隆德县“十二五”水利规划取得效益分析及突出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隆德县“十二五”水利规划取得效益分析及突出问题研究
作者:李彩梅
来源:《种子科技》 2016年第11期
李彩梅
(隆德县水务局,宁夏固原 756300 )
摘要:分析总结了隆德县“十二五”水利工作规划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隆德县在水利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水利发展;十二五;工作思路
1 基本情况
宁夏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1 720~2 942 m之间,地貌类型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川道区,属内陆型气候,处于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
全县国土总面积985 km2,辖13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8.2万。
年平均降水量为502.1 mm,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这4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2%左右。
水资源总量7 214万m3,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无过境客水。
全年可利用
水资源量3 880万m3,实际利用量1 500万m3左右,“十年九旱”成为新常态。
2 “十二五”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2.1 工程建设情况
隆德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共计七大类141项,计划总投资81 329万元。
2.2 取得的效益
2.2.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驶入快车道,保障了全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5年来,隆德县抢抓国家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和“农村自来水入户改造”等项目的历史机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群众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有效改善了
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健康水平。
2.2.2 淤地坝、小流域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保障了水生态安全
5年间,完成了中联、渝河4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好水川、什字河和唐家河3条
坝系、74座淤地坝,兴修基本农田0.67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 km2。
全县水土流失面
积达到478 km2,治理率65%,基本达到了“泥土不下山、暴雨不成灾、洪水不泛滥”的要求。
同时,探索生态环境建设新途径和新模式,当年建设当年见成效,被誉为大六盘山生态经济圈
一颗耀眼夺目的生态明珠。
2.2.3 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隆德县通过积极开展自治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黄河杯”竞赛活动,5年累计维修、新建干支渠道238 km,修建各类建筑物3 851座,清淤渠道1.2万km,整修田间道路800多km,加固水库7座,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0.39万hm2,新增旱作基本农田0.67万hm2。
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灌水难、行路难、环境差”等问题,有力地夯实了农业基础,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2.2.4 防洪减灾体系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隆德县紧紧围绕“防汛保平安、救灾促增收”的目标,扎实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确保防汛度汛安全。
通过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的建设,基本上实现了对全县水雨情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
水雨情监测站网密度已达20个/km2的水平,防汛抗旱水雨情自动测报、远程视频监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水利信息化初步实现了数据采集自动化、资源管理规范化、信息发布网络化、指挥决策科学化,防汛度汛管理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2.5 灌区节水改造及高效节水灌溉取得重大进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示范等项目,对渝河、桃山、温堡、红堡、杨河、前庄和联财镇东光灌区进行节水改造。
积极推广管道输水、集雨节灌和微喷灌技术,农业灌溉得到有力保障,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
2010年,隆德县被国家列入小农水重点县,通过集中投入、重点扶持、连片配套,5年来共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0.39万hm2,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42。
围绕全县“两新一优”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和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在渝河、甘渭河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新增设施农业低压管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25万hm2,推动了花卉、苗木、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等高效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3 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水利建设步伐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城乡供水还未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制约着全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有待解决;部分农村人饮工程建设标准低、水质不达标。
3.2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供需矛盾突出
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大水漫灌现象普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
同时,气候变化日趋干旱,工业、城市化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3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仍然薄弱
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仍然严重,水利法规制度、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不够完善,农村饮水工程合理水价机制尚未形成,农民用水者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水利执法难,各种水利规费征收难度大。
3.4 水利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难度加大,隆德县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财力投入十分困难,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工程运行管理管护、维修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水利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5 重建设、轻管理,管理体制不完善
重建设、轻管理一直是隆德县农村水利的顽疾。
由于管理制度的区域限制性,跨村以上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受行政安排,带有垄断色彩的经营模式,缺少水务财务公开、民主监督的农户参与管理机制,而工程养护管理经费财政或集体经济负担不起,向农户筹措难度又大,构成了工程运行入不敷出、设施老化陈旧不能维护更新、服务质量下降效益衰减、农民不愿意交水费(或维护费)、工程运行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
因此,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单位的生存命运。
(收稿日期: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