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阅读教学设计要点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阅读教学设计要点与分析陈丽(昌平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高级教师)
关于课程设置的说明
一、课程设置依据
1.国培计划课程标准
依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设计侧重关注:
(1)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环节。
(2)把握文本的教学解读及其要领。
(3)根据学生学情,依据文本体式选择、确定教学内容。
(4)把握教学的基本路径和逻辑流程。
2.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
语文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需要关注几个能力标准:
(1)正确理解教材。
(2)分析学生情况。
(3)明确教学目标。
1.课标理念
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标理念,关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关注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的多元。
重视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必须深刻领悟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设计必须时刻关注学生主体的体验。
设计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系统理论
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体现整个教学的系统流程,注重逻辑关联和环节流程的融合,确保框架建构和细节设计的一致性和系统性,体现选择——定序——综合——总结的特点。
专题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吃不透
(2)学生吃不饱
(3)思维展不开
(4)匠气脱不去
我们的课程站在实践关怀的角度,通过对相关课例的研究和解读,让大家明了新课城理念下如何做好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基础
1个原则:以学定教
2个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课程特点、文本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前的相关教学经验反思等
学情分析:学生认知基础、学习能力、习惯、学习兴趣及差异状况等。
3个明白:(这是基于2个分析得出的)
与文本对话——教师明白(吃透教材)
具有科学性——学生明白(关注学生)
富有艺术性——让学生容易明白(关注学生)
三、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文本读细。
没有对文本的深度接触,没有对文字的反复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解读教材的能力就会丧失殆尽,所以,文本细读对于教师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文本细读,可以通过对话作者,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心理,以便更充分地解读文本;对话编者,了解其将文章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用意,发掘文本的语文教育价值;对话文本,关注文本的文体特点,以及文本从语言、情节、形象到意蕴、情感的表达,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对话读者(儿童),探寻儿童阅读童话的审美体验,并在儿童的体验中激活成人的思维和情感。
四、教学设计三要素
教师主体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我们所谈的教学活动,更多地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的行为,教师的品格特征和认知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状态和效率。
那么,教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呢?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目标定准
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从教学的角度研读教材,读出核心内容和教育价值,关注年段特点,兼顾学生学情,明了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学习困难,立足学生发展,确定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1、整体把握
2、有针对性
3、明确具体
4、三个维度。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去年的树》教学目标的确定。
(二)内容选精
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年段目标有别,不可能把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解读到的所有信息都写到教学设计中,所以,应抓住本质去粗取精,精减非本质非重点的内容,精选与课程目标,文章主题相契合的内容,重点品读与教学目标、文章主题有关联的内容进行教学。
例如,《去年的树》一课中对于最后一个环节“鸟儿对灯火唱歌”的处理。
(三)设计落实
杨再隋老先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我们语文课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用足教材、用活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不要过多依赖于多媒体,更多地摆弄花架子。
确定三点和两线是把教学设计落到实处的关键。
怎样针对学情定准重难点呢?这要求教师遵循学生认知特点,统筹考虑,然后细化过程,加强引导,使学生情感与认识上的“盲区”逐步过渡为“最近发展区”。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建议我们抓住“三点”,那就是重点、难点、发散点。
例如,在《去年的树》一课中,我们把“紧紧抓住四次对话体会小鸟和大树的情感”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基于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们把“在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深层次体会鸟儿的内心情感”作为本课的难点。
关于发散点,作者没有具体描写鸟儿寻找大树的过程,这个过程隐藏在鸟儿的三次问询中,所以,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鸟儿的执着的追寻。
后边的“两看”,也可以作为发散点,引发学生想象。
两线是什么?教线和悟线。
例如,在《去年的树》一课中,教师教的线索就是“四次对话”,学生悟的线索是小鸟对友情的执着,对诺言的信守,以及他们之间超越了生死的友情。
专题二、立足整体设计教学环节
我们结合文本特点,从解题和设计学习提示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解题
(一)了解课题的意义
教材中,文本的题目就是课题,从教学实践看,课题可以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统一的一个形式点。
阅读课文,总是从阅读课题开始的,作为语文的课题,其蕴涵的语文意义和价值是多元而丰富的。
1、从课题理解文本
课文题目,有的开门见山,概括了文本的思想内容;有的色彩鲜明,铺垫了文本的情感基调;有的富有张力,引发文本的阅读期待;有的一语双关,蕴藏了文本的深刻内涵。
因此,借助课题能够很好地促进和深化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阅读《去年的树》、《晏子使楚》、《巨人的花园》等叙事类的课文,要求学生弄清楚“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如何”,补充到课题中来,就能迅速而准确地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课题,学生深化阅读理解,掌握阅读策略,这是第一个要点。
2、从课题学习表达
课题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表达形式,其中蕴涵了诸多的语言技巧和规律。
例如,课题《蟋蟀的住宅》有拟人的意味,教师在读议中凭借拟人的特点和作用,可以使学生体会蟋蟀住的洞穴可以称得上是住宅,它对自己的住宅要求宽敞明亮,温暖舒适,为了达到这一点,一直在不停地忙碌。
正是拟人的手法,给单调枯燥的蟋蟀筑巢这一行为赋予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通过课题,习得文本表达的奥秘,这是第二点。
(二)挖掘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聚焦课题、理解课题、挖掘课题的语文价值呢?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把握主要内容
在人教版教材中,通过课题就能猜到文本主要内容的课文不少。
比如,有一类表达形式是《xx和xx》,常常承载和提炼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的《爷爷和小树》,三年级的《陶罐和铁罐》、高年级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
这类课题,典型的特点是短语的并列关系,如,爷爷和小树都是诗化语境中的人物角色,陶罐和铁罐,都是寓言故事中的角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励志故事中母亲和父亲角色的指代。
这类角色是同类的,并列的。
阅读这类文本,关键是处理好两种角色的关系,可以采取对比、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主题。
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这也是xx和xx的形式,只不过是在前边加了一个定语,明确了不是一般的父与子,而是在地震这个特殊环境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是故事的背景,父与子是故事的任务,故事就是在“地震”这个背景下,发生在父与子之间的故事。
地震越惨烈,父亲的承诺,儿子的信念就显得越感人、越可贵,父与子之间的亲情就显得越深沉、越厚重,这其实是一种环境的渲染和衬托。
2、理清教学线索
行文脉络是叙事文本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线索,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课文,大多是采取单线索结构。
寻到这条线,就可以把文本的各个要点串联起来,进而把握文本结构,领会主题思想。
不少课题往往透露着行文脉络的信息,比如:《去年的树》一课,教学线索和树是相关联的,而树在第一部分出场后,就再也没有出场,所以小鸟对树的追寻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线索。
一年级有这样3篇课文《平平搭积木》、《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小松鼠找花生》,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课文中的关键字眼,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藏的主人公的行为线索,帮助学生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3、探寻课题意义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者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象征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意义深刻,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蕴无穷的感觉。
比如,人教版4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是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课题。
该文是作家肖复兴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是作家心目中叶老高尚品格的一种独特象征,这对4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阅读挑战。
他们无法自觉地将“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和“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联系在一起。
由物及人是一种相对较难的思维,在这个思维中,要抵达抽象的、内在的人物精神和品格,更是难上加难。
当这种文本自有和生本需要之间形成一道沟壑时,教师的引领和点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读了课文,你知道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答案是明确的,不是写景状物,而是叙事写人。
既然课文不像《爬山虎的脚》那样写景状物,为什么课文偏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明明是在叙事写人,课题为什么直接写成《怀念叶圣陶先生》或者《大作家和中学生》……通过讨论,学生初步体悟到这个课题的命题效果:形象,含蓄,耐人寻味。
这只是一种粗浅的感悟,深入阅读,还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既然课文真正目的是写叶老的文品和人品,为什么作者非要选择“爬山虎”来作为象征物呢?“爬山虎”和“叶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再进行探究,让孩子明白了课题的意义。
总之,通过对于课题的探究和理解,让学生明白,课题是走进文章的第一步。
同时,掌握了课题阅读策略,也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自己的习作中学会审题和命题,促进他们将阅读本领转化为习作本领,可谓一举两得。
二、有效的“学习提示”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候要设计学习提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这里我们谈一谈如何为中高年级的学生设计有效的“学习提示”。
(一)遵循原则
设计“学习提示”的原则:整体性、针对性、有效性
具体说:
形式: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合作交流
内容:立足全文,统领全课、突出重点
学生:讨论要有思维碰撞和认知冲突(跟文本对话时的碰撞与冲突,和同伴交流时的碰撞与冲突)
有效的交流是生与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和教学实质的对话,这种对话应该是触发到实质的有效交流。
教师应该适时介入,引导学生不仅表达自己的观点、方法,还要了解别人的观点、方法,并从中做出比较和判断,教师进行适时的小结和提升。
所以,交流不仅仅是说话,更重要的是思维的交流。
(二)设计思路和方法
这里举个4年级的例子:
我们在4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培养得好,孩子们终生受益。
怎样掌握一定的方法,来培养阅读习惯呢?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想边表述。
读、悟、写、说是一体,个性飞扬情与思。
前两句,是要培养的习惯;
第三句,是运用的方法;
第四句,是达到的效果。
我们以人教版4年级的《生命生命》中设计的学习提示为例进行说明
1.默读课文2——4自然段(读),这三个生命现象给作者留下的感受是什么(悟)?用“”画出相关语句。
2.读一读画下来的句子(写),把自己的体会简单批注在旁边。
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说)
对这4个环节的把握要灵活:
不规定教学用时,不确定教学程序(谁先谁后都行,尤其是后2点),不拘泥完整应用(可以只选择3点)。
在《去年的树》一课中,我们这样设计学习提示。
1.默读5—17自然段。
找一找鸟儿都询问了谁?用“——”画出鸟儿的问话,用“﹏﹏”画出得到的回答。
2.三次询问中鸟儿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在旁边做简单批注。
之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特点:虽然在学习提示中没有小组交流中“说”的过程,但是之后做了全班交流,基本上“读、悟、写、说”。
具体分析以上学习提示的设计特点:
“批注”是目前我们语文教学很倡导的一种行为。
一般说,批注分为2种,一种是符号式批注,如:这三个生命现象给作者留下的感受是什么?用“”画出相关语句。
一种是文字式批注,如:读一读画下来的句子,把自己的体会简单批注在旁边。
这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受、体会等简单地写在段落的旁边,这种批注,少有迂回,直入文本,是阅读者自我感受的笔录,体现阅读者个性感受和思考。
在这个学习提示中,渗透了4个环节:读、悟、写、说是一体。
这4个环节落得实,课堂实效性就强,因为:
1、读是吸取,通过读,可以感受文字的精妙,吸收语言的精髓,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蕴,对于本而言,就是明白生命的意义,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道理。
2、悟是内化,通过对文本的深层次对话,读懂课文,理解其文字背后的意蕴,揣摩一些深刻句子的含义,生成自己的理解。
3、写是提炼的过程,在这里就是提炼出自己的感受,写在段落的旁边,让学生在读、悟的基础上,迅速提炼出自己简介、恰当的语言尽可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强烈的求知欲、顽强的生命力、负责的生命观)
4、说是表达的过程,表达的是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关注“全体和个体”的关系。
没有个体的发展,就没有全体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全体学生读书、思考在前,独自旁批、练笔在前,指名读书、答问、汇报在后,既关照个体,又兼顾全体。
关注学生阅读细节,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来完成,当我们学生细腻的感悟、丰润的情思、飞扬的个性充盈于课堂的时候,我们教师苦苦追寻的东西也就悄然而至。
专题三、突出文本主题的策略
突出文本主题的办法很多,针对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突出文本主题,深化学生理解。
一、对比与衬托
对比:通过两种事物相比较,突出其中的一种事物。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一种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现代汉语词典》)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有效的环节,通过对比衬托凸显文本的主题,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去年的树》一文,鸟儿的三次问询中,通过对比,想象鸟儿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
如:人教版六年级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短短77个字,却有着深
厚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如何让学生透过文言文的深层解读,感受到伯牙和子期的“知音”深情。
可以通过三次对比,来实现难点的突破。
第一、在对比中提出疑问
对比身份,提出疑问,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第二、在对比中理解字义
一篇77个字的古文中,出现了4个“善”字,含义不同,怎么让学生理解这4个字的意思呢?
这里,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言文,解决了一词多意的问题,他们的印象也会深刻。
第三、在对比中感悟知音
伯牙常常和不懂音乐人为伍,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没有人理解自己挚爱的音乐,没有人听得懂自己的琴声,伯牙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孤独的、寂寞的、渴望真正的朋友。
他苦苦寻觅的知音就是那个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樵夫钟子期,于是,他们尽管有着那样悬殊的身份差别,但是因为音乐,因为琴声,他们成了好朋友,知音人。
这样的对比,衬托了他们友情的可贵,也为学生理解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的做法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层次与梯度
学生理解文本的主题有时候会有一些困难,我们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我们看《去年的树》一课的学习提示。
1.默读5—17自然段。
找一找鸟儿都询问了谁?用“——”画出鸟儿的问话,用“﹏﹏”画出得到的回答。
2.三次询问中鸟儿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在旁边做简单批注。
这篇课文中,教线是鸟儿对大树一路的追寻,悟线是:鸟儿对友情的执着,对诺言的信守,鸟儿和大树超越生死的友情。
老师从四个层次入手:
一是感受树与鸟的真情。
二是体会鸟儿寻找树的心情。
三是回读“约定”,再次体会树与鸟的对话。
四是体会小鸟和大树超越了生死的友情。
第一个层次,感受树与鸟的真情。
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主人公鸟儿和树是好朋友,你是从哪读出来的?”
这里,抓住“天天”体会,想象树和鸟在一起的美好和谐
在他们的对话中,又通过抓“一定”这个词,感受鸟的承诺,为引出下文做准备。
第二个层次,体会鸟儿寻找树的心情。
这是结合学习提示进行教学的:“三次询问中鸟儿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在旁边做简单批注。
”
这里,我们看到鸟儿心情的变化的层次:
着急、奇怪、期待——焦急、迫切、依旧带着希望——迫不及待、心急如焚,近乎绝望。
在第一次问话中体会到,鸟儿显得很着急,着急中带着惊讶和诧异;在第二次问话中体会到,鸟儿就更加着急了,着急中有一种迫切;在第三次问话中,让我们体会到的就是一种焦急,近乎于绝望。
第三个层次,回读“约定”,再次体会树与鸟的对话。
通过对诺言的回读,体会鸟儿的内心世界,以及感受到要找到朋友兑现承诺的坚定决心,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
第四个层次,体会小鸟和大树超越了生死的友情。
课上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结尾,两次看,在想什么?为什么要唱起去年的歌?
再如,苏教版6年级《渔歌子》这首词的教学,我们这样这样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借助注释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全词
第二个层次:结合想象,理解感悟全词的优美意境。
第三个层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专题四、有效的升华和拓展
一、小结和升华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的语言不是大白话,要有含金量,要有文化的气质。
”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准要点,适当点拨,让导语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小结、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深入,升华学生情感。
例如,在《去年的树》一文中,学习完全文,教师这样进行小结的:
小鸟的追寻,小鸟的执著,小鸟和大树之间超越了生死的友情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柔软的感动。
回到上课时的那个问题:这篇课文到底是什么打动了我们呢?正是是鸟儿对于大树的追寻,鸟儿对友情的执著,鸟儿对于诺言的信守。
童话就是这样一个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从而塑造形象、教我们诚信、勇敢、热情、善良、乐观----
之后,教师通过一首自编的小诗,这就是“课堂小结、回顾全文”环节:就要下课了,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小诗。
这个环节,既是对文章的一个回顾,又是对文章主题的一个深入理解。
还体现了教师功力,对学生写作文做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约定》
我答应过你,
还要再来唱歌给你听。
春天,我来了,
而你却不见了踪影。
我知道你的心里在盼着我呀,
于是,我开始了长久的飞行。
今夜,在灯下,
我们终于重逢,
可我面对的,竟不再是你翠绿的身影。
你最后的生命燃成了灯火,
我知道,这是你往昔的笑容。
灯火明天也许会熄灭,
不灭的,是我们的约定和友情。
二、有效的拓展
依托文本资源进行拓展,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究竟怎样拓展,拓展什么,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践中,有些教师由于没有深入理解和运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而任意拓展,导致拓展环节脱离了文本所表达的主题。
例如,一位青年教师在讲《麻雀》一课时,结尾部分做了这样的拓展设计:
师:原文表达了屠格涅夫对老麻雀的崇敬,也表示了他倡导人与人之间要有爱,而生活中也的确如此:爱在人与动物间流淌,沙滩上搁浅的鲸被人用一桶桶水唤醒;海滩上大片海鸟因为海水受到污染无家可归,被人们一一救助;爱还在人与人之间播撒着,给身边的白血病的小朋友献上爱心,让他得到有效救治;给边远山区的孩子捐上学习用具和钱物,让他们重返校园……爱可以是一次温和的问候,一次举手之劳,一次耐心的讲解,一次真诚的倾诉,此时此刻的你,想对谁说点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生:爱是无价之宝。
生:我想对我们班救助的王某某说,我们一定让你完成学业。
生:我想对人们说,你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那么多的动物无家可归。
……
教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无疑为了深化主题,升华学生情感,但这样的设计显然偏离了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一位青年教师在教一年级《雨点儿》一课时,课的结尾部分,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如果你是一颗雨点,你想落在哪里?
生:我想落在山上,山上的大树需要我。
生:我想落在田野里,让禾苗长得又高又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