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三节《认识人民币》。

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识别,以及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加减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货币观念,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和基本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课件、计算器。

学具:人民币模拟纸币、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教师展示一张购物清单,让学生帮忙计算需要支付多少钱。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使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2. 新课导入(10分钟)
(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教师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区分。

3. 例题讲解(15分钟)
(1)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加减运算方法。

(2)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
1. 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 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3. 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请列举出你所认识的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5元 + 3元 = ?
10元 6元 = ?
2. 答案:
(1)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8元、4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加减运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2. 拓展延伸:
(1)让学生尝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学生的随堂练习反馈。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
1. 情景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2. 情景要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情景中要包含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例如,在引入人民币的认识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小明的
妈妈给了他20元钱,让他去商店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

铅笔的价格
是5元,橡皮的价格是3元。

请同学们帮小明计算一下,他应该怎么
付钱,找零多少钱。

二、例题讲解
1. 例题要具有代表性,涵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 讲解过程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思路。

3. 讲解时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解
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人民币的加减运算时,可以先从最简单的例子开始,如5元 + 3元,然后逐步增加难度,如10元 6元。

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的数值变化,帮助他们理解加减运算的规律。

三、随堂练习
1. 练习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覆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练习题的难度要适中,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给予针对
性的指导。

四、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要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确保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够
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答案要准确无误,避免给学生带来误导。

3. 作业量要适中,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五、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1. 教师要真实记录课堂教学情况,认真分析教学效果,找出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要积极参与拓展延伸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在拓展延伸过程中的需
求和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清晰、准确的发音,确保学生能够听懂讲解。

2. 语调要富有变化,保持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适时调整语速,与学生的理解速度保持一致。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且不紧张。

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环节可适当增加时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3. 随堂练习和作业设计环节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感到疲惫。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

2. 提问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回答的机会。

3.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鼓励积极思考和参与。

四、情景导入
1. 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情景导入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涵盖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反思课堂提问和讨论环节,学生参与度是否高,教师是否给予及时反馈。

4.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分析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5. 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回顾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是否存在过紧或过松的情况,如何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6.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