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野中小学生态课堂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视野中小学生态课堂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课程改革迫切需要革新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追求、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手段的课堂,倡导用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指导课堂实践。

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开始在课堂上重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改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致力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以“为了一切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力图建立一种令学生和谐发展、注重人性培育的新教育模式。

行动之一“构建理想课堂”在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木,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等方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而、持续、和谐发展的探索与追求永无止境,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体系,特别是需要形成可操作的实践范例。

课堂生态属于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国外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在课堂生态的具体内容、对象群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良好的研究态势,但己有的研究成果还缺少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建立课题组,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参与,提出了木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生命”从生物学角度看,生命是生物体的活动能力;从哲学角度看,人的生命是意志和精神的体现。

木课题中,生命是物化和文化的有机统一。

“发展”即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朵、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

木课题中,发展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奠定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

“生命发展”即生命的整体发展、全面发展。

新课程目标中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和个体差异”的表述正是对生命发展的终极关照。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

“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生态元素,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的新型课堂。

存在于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元互动的关系。

“生态课堂”中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以人为木,关注人性, 突出发展,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乐园
“关注生命发展,构建生态课堂”本质是“直而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建立以实践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以理解、交往实现动态生成为教学路径,以民主、效率为管理前提的适宜生命发展的生态课堂。

三、研究的目标
1、学习借鉴国内外生态课堂的相关理论,调查课堂生态中生命体(教师、学生)的行为和课堂环境的现状,研究探讨课堂生态因素包括人、物质和精神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向、开放、互动的关系。

2、构建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学习与发展、生活与生命的关系, 通过优化课
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3、通过研究,改变学生过去机械、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自然、和谐、健康的发展,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

4、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中捕捉、筛选、提炼问题,通过研究,改善教学行为,丰富行动策略,并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5、培养和锻炼一支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大批教师科研素养的有效提升促进校木教研体系的不断完善,提升学校教科研内涵,为学校发展增添活力。

四、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课堂教学生态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课堂教学中师生地位与关系的研究;
3、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及其操作策略的研究
4、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重视理论学习,积极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信息,研究中外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使木课题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2 .调查分析法。

借助访谈、问卷、测试对教与学的现状调查, 找出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第一手材料,便于进行个案总结。

为研究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打下基础。

3 •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由一批既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教改经验的教师组成,课题组每两周活动一次,理论学习与教改实践交叉进行,课题组成员轮流上实验课。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
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六、研究思路
(一)树立四种理念。

1、生态的课堂环境观。

因此构建一个符合生命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生态课堂的首要前提。

生态课堂环境是一种动态和谐的自然和人工互补的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教师和学生。

非生物因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种。

物质因素又可分为自然因素,包括光照、色彩、自然环境等自然因素;时空因素,包括课堂的空间大小、课堂活动展开的时间长短和在时间上的安排;设施因素,包括教学设备、课桌、图书等。

精神因素包括教学信息、课堂文化、课堂制度、课堂组织、师生情感、人际关系、课堂氛围和课堂舆论等。

在开放课堂,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到天然课堂中沐浴和体验自然的一切的同时,更应从我们赖以成长和生活的人工课堂人手。

首先改变课堂的物理环境,特别是教室的布置方式,变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摆放方式为环形或活动式方式。

其次,要营造心理空间。

教师在心理上要对每位学生抱有美好的期待,形成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能;在师生交往中多几分宽容,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感受。

再次,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教真正成为促进学的手段,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发展特征变更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速度,合理应用接受式、探究式学习形式,合理组织合作式、自主式学习活动。

2、理解、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观。

理解是生命发展的基础。

生态课堂是建立在师生间彼此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的。

理解是换位思考和移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命发展将得到视角的转换和情感的互动,他人的生命和自我的生命才能融为一体,成为共生的“类生命”体,达成生命质的飞跃。

交往是生命发展的方式。

在课堂中的生命发展不同于日常情境中的发展。

课堂是历经千百年人类理性的选择结果,是自为的优化了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展开的是文本、师、生的视界融合,是主体间及主客体间的水乳交融的实践活动,是师生、生生真正的“人一—人”关系的平等交往和心理移情活动。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师生围绕内容,共同参与,通过交往(对话、沟通和合作),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达成目标,实现价值。

动态生成是生命发展教学的本质o生命是动态的,发展是动态的, 教学没有理由不是动态的。

课堂中教师、学生和交往都是在时间的流变中。

一切人的目的性活动都需要在流变中矫正、聚焦然后达成。

动态生成性是对机械线形教学过程的超越,是对生命学习规律的重新认识,是对课堂计划和变化、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理解。

3、民主、效率的管理观
课堂是人为的、优化的生命发展环境,是人类理性指导下的制度化产物。

课堂的效率是以课堂制度作保障的。

课堂制度是课堂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介于有形的课堂物质成分与无形的课堂价值成分之中,实现了观念和物质的合一。

它将课堂内各要素、各行为联结,整合为一个有序的整体,保证课堂高效率的运转。

任何教学价值观都必须借助课堂制度,并在制度的运作中实现。

以生命发展为主旨的生态课堂必定秉持民主、效率的管理观,既不为追求效率而异化,又不为盲目自由而失去效率。

无效率的课堂是不科学的,无民主的课堂是不人道的。

我们需要的是灵活而富有张力,高效而充满魅力,能够体现社会公正,在规范课堂的同时,又解放课堂, 最大限度地发掘课堂优势潜力,调动师生积极性的课堂。

我们需要的是有心理安全氛围,能充分释放个性又能愉快合作的课堂。

课堂制度最主要的是确立师生在课堂中的民主平等地位,确立每个学生的平等权利,包括政治的、话语的、获得各种帮助的等学生应有的权利,也要树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的观念,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以保证课堂有序高效地运行。

4、整体发展性评价观
评价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需要评价诸主体(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民主的基础上制定。

生态课堂的评价秉持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在评价理念上,发展性课堂评价强调师生的生命发展,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发展、创生的过程,评价课堂最主要的标准是看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是否得到提高,生命的创生力是否得到发展。

在评价的主体上,发展性评价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既包括课堂系统内部主体, 也包括多方而的社会主体。

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课堂进行全程评价, 既有设计评价,也有实施评价,还有效果评价。

在评价对象上,既包括对学生的发展评价,也包括对教师发展的评价,是教师和学生的知、情、意统一的评价。

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即时的口头评价,也主张事后的反思评价。

在具体评价手段上,提倡成长袋评价和面对面评价。

发展性课堂评价不是不要考试,学生必须要懂得考试在他们学习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一事实,学会正视考试的成绩和名次,家长也有权利得知自己孩子的学习水平,但更为重要的是评价必须成为促进发展的手段和方式。

(二)处理好五种关系
①教师与学生。

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在“对话”基础上起动组织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主动构建,主动发展。

②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从来都是整体共生的,知识的接受离不开能力,能力的增
强促进知识的积淀,努力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能力
就会得到有效发展。

同时知识的积累更为厚实,更为鲜活, 因为它是由学生
主动去构建的,己内化的知识与能力就如同血液一样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

③认知与情感。

情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如学习有无兴趣,
是否喜欢……,要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则必须建立在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之上,如学生遭遇失败,遭受挫折,则情感低落,教师就应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④学习与发展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发展,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则必须进行有效的学习,两者相辅相承,互为因果。

⑤生活与生命
生命质量是依附在生活质量的基础之上,学生的生命质量提高则必须建立在学生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之上。

就学生而言,学习生活是其生活范畴里最主要的组成内容,要提高学习生活质量,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该学什么就学什么,该学会什么就要学会什么。

只有学习成功了,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愉悦与放松,其生活才有激情,生命才有活力。

七、实施步骤
1.筹备立项阶段:( 2 0 06. 2 -20 0 6. 7 )
成立课题组,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搜集生态课堂的相关资料,调查分析课堂生态现状,提炼课题,并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价值进行全而的论证。

完成课题的中报工作。

2 .开题论证阶段:(2 0 06.8-2006. 12)
进行前期培训,开展生态课堂相关理论和现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学习研讨活动,进一步分析和理清相关研究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在课题研究的基木理论框架及研究内容、思路、过程与方法等方而达成共识,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和开题论证报告。

3.组织实施阶段:(2 007. 1-2009. 7 )
确立课题研究的基木理论框架,按课题方案组织实施课题研究。

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各成员根据木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研究重点,制订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子课题的工作计划。

各成员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围绕构建生态课堂进
行教学研究,形成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及时进行交流。

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举行校、县范围内的课堂教学示范观摩,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完成中期报告。

4 .结题鉴定阶段:(2009. 8-2 0 1 0. 6)
汇编研究论文集、教学案例集,展示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完成结题报告,为课题的结题鉴定作好充分的准备。

八、保障措施
1、成立课题组。

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
组建一支骨干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并聘请专
家给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2、在学习中思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采用个人自学、集体学习与专家讲座相结合,以个人学习为主的多元化学习形式,围绕研究课题有重
点地学习一些理论层而的内容,或以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去追因
学习,或选择典型性、有示范性的方案、案例、实录进行深入剖析学习。

3、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研讨将通过“问题诊断一课堂实践-反思改进一课堂实践”的方式进行。

研究教师将要求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包活问题分析、设计实施、结果反思等内容。

4、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调整研究方向,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完成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

5、推行案例研究。

我们强调在自我反思基础上去研究来自自身的真实问题。

我们将以教师的案例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口,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生动的案例研究来丰富课题内容,推进研究进程。

6、不断加强教科研平台建设。

教科室将借助“心羽论坛”和“清远沙龙”,介绍前沿理论,探讨课题研究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交流生态课堂的理念与方法,经验与教训,成功与困惑。

九、预期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汇编。

3、生态课堂实践范例。

(二)实践成果
通过在生态课堂的建构,实现师生的心灵对话,教师施展才华,学生个性张扬,课堂充满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