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B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
C .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D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正数.
2.计算(3)(5)-++的结果是( )
A .-8
B .8
C .2
D .-2
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 .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
B .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身高的调查
C .对温州市市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
D .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
4.王老师有一个实际容量为()201.8GB 1GB 2KB =的U 盘,内有三个文件夹.已知课件文
件夹占用了0.8GB 的内存,照片文件夹内有32张大小都是112KB 的旅行照片,音乐文件夹内有若干首大小都是152KB 的音乐.若该U 盘内存恰好用完,则此时文件夹内有音乐()首. A .28 B .30 C .32 D .34
5.有 m 辆客车及 n 个人,若每辆客车乘 40 人,则还有 25 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 45 人,则还有 5 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① 40m +25=45m +5 ;
②2554045n n +-=;③2554045
n n ++=;④ 40m +25 = 45m - 5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6.﹣2020的倒数是( )
A .﹣2020
B .﹣12020
C .2020
D .12020
7.墙上钉着用一根彩绳围成的梯形形状的饰物,如图实线所示(单位:cm ).小颖将梯形下底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虚线所示.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厘米?如果设长方形的长为xcm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 )
A .2(x+10)=10×4+6×2
B .2(x+10)=10×3+6×2
C .2x+10=10×4+6×2
D .2(x+10)=10×2+6×2 8.化简(2x -3y )-3(4x -2y )的结果为( )
A .-10x -3y
B .-10x +3y
C .10x -9y
D .10x +9y
9.如图,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是( )
A .∠2+∠4=180°
B .∠3=∠4
C .∠1+∠4=90°
D .∠1=∠4
10.当x=3,y=2时,代数式23x y -的值是( ) A .43 B .2
C .0
D .3 11.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 >0
B .ab >0
C .a ﹣b <o
D .a÷b >0 1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美”字一面相对面上
的字是( )
A .设
B .和
C .中
D .山
二、填空题
13.如图,数轴上点A 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AB =4则点A 表示的数为
______.
14.﹣30×(1223-+45
)=_____. 15.分解因式: 22xy xy +=_ ___________
16.把(a ﹣b )看作一个整体,合并同类项:3()4()2()-+---a b a b a b =_____.
17.﹣2
25
ab π是_____次单项式,系数是_____. 18.计算7a 2b ﹣5ba 2=_____.
19.已知线段AB=8cm ,在直线AB 上画线段BC ,使它等于3cm ,则线段AC=______cm .
20.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 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从原点出发,第1次运动到P 1(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P 2(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P 3(3,-2),…,按这的运动规律,点P 2019的坐标是_____.
22.若x 、y 为有理数,且|x +2|+(y ﹣2)2=0,则(
x y
)2019的值为_____. 23.用度、分、秒表示24.29°=_____. 24.单项式()2
6
a bc -的系数为______,次数为______. 三、压轴题
25.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 在数轴上运动,点C 在点E 的左边,且CE =8,点F 是AE 的中点.
(1)如图1,当线段CE 运动到点C 、E 均在A 、B 之间时,若CF =1,则AB = ,AC = ,BE = ;
(2)当线段CE 运动到点A 在C 、E 之间时,
①设AF 长为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BE = (结果需化简.....
); ②求BE 与CF 的数量关系;
(3)当点C 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 从点E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 后,立即以原来一半速度返回,同时点Q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 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8),求t 为何值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
26.已知120AOB ∠︒= (本题中的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
(1)如图1,在AOB ∠内部作COD ∠,若160AOD BOC ∠∠︒+=,求COD 的度数;
(2)如图2,在AOB ∠内部作COD ∠,OE 在AOD ∠内,OF 在BOC ∠内,且
3DOE AOE ∠∠=,3COF BOF ∠=∠,72
EOF COD ∠=∠,求EOF ∠的度数;
(3)射线OI 从OA 的位置出发绕点O 顺时针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时间为t 秒(050t <<且30t ≠).射线OM 平分AOI ∠,射线ON 平分BOI ∠,射线OP 平分MON ∠.若3MOI POI ∠=∠,则t = 秒.
27.如图,在数轴上的A 1,A 2,A 3,A 4,……A 20,这20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1,a 2,a 3,a 4,……a 20.若A 1A 2=A 2A 3=……=A 19A 20,且a 3=20,|a 1﹣a 4|=12.
(1)线段A 3A 4的长度= ;a 2= ;
(2)若|a 1﹣x |=a 2+a 4,求x 的值;
(3)线段MN 从O 点出发向右运动,当线段MN 与线段A 1A 20开始有重叠部分到完全没有重叠部分经历了9秒.若线段MN =5,求线段MN 的运动速度.
2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B 是数轴上在A 左侧的一点,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 ,点P 表示的数是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P 、Q 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相遇?②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29.如图①,点C 在线段AB 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 、AC 和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 是段AB 的“2倍点”.
(1)线段的中点__________这条线段的“2倍点”;(填“是”或“不是”)
(2)若AB =15cm ,点C 是线段AB 的“2倍点”.求AC 的长;
(3)如图②,已知AB =20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 m /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1c m/s 的速度沿BA 向点A 匀速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s ),当t =_____________s 时,点Q 恰好是线段AP 的“2倍点”.(请直接写出各案)
30.已知:A 、O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过O 点作射线OC ,使∠AOC :∠BOC =1:2,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M 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
(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ON 落在射线OB 上,此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 度;
(2)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的位置,使得ON 在∠AOC 的内部.试探究∠AOM 与∠NOC 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5°每秒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OM 所在直线恰好平分∠BOC 时,时间t 的值为 (直接写结果).
31.如图,在数轴上从左往右依次有四个点,,,A B C D ,其中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是0,3,10,且2CD AB =.
(1)点D 表示的数是 ;(直接写出结果)
(2)线段A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是t (秒),当两条线段重叠部分是2个单位长度时.
①求t 的值;
②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P ,满足3BD PA PC -=?若存在,求出点P 表示的数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问题一:如图1,已知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 cm,甲,乙两点分别从相距3cm的A,B两点同时出发到C点,若甲的速度为8 cm/s,乙的速度为6 cm/s,设乙运动时间为x(s),甲乙两点之间距离为y(cm).
(1)当甲追上乙时,x = .
(2)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当甲追上乙前,y= ;
当甲追上乙后,甲到达C之前,y= ;
当甲到达C之后,乙到达C之前,y= .
问题二:如图2,若将上述线段AC弯曲后视作钟表外围的一部分,线段AB正好对应钟表上的弧AB(1小时的间隔),易知∠AOB=30°.
(1)分针OD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 cm;时针OE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 cm.
(2)若从4:00起计时,求几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试题解析:A∵0的绝对值是0,故本选项错误.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故本选项正确.
C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D∵0的绝对值是0,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2.C
解析:C
【分析】
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
-++
(3)(5)
=5+-3-
=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是解题关键.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详解】
解:A、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工作量大,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B、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身高的调查,需要全面调查,故此选项正确;
C、对温州市市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工作量大,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D、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有破坏性,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方法的选择,正确选择调查方式要根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再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1.8−0.8)×220=220(KB),
32×211=25×211=216(KB),
(220−216)÷215=25−2=30(首),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乘除法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首先要理解清楚题意,知道总的客车数量及总的人数不变,然后采用排除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
根据总人数列方程,应是40m+25=45m+5,①正确,④错误;
根据客车数列方程,应该为
255
4045
n n
++
=,③正确,②错误;
所以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把握总的客车数量及总的人数不变.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倒数的概念即可解答.
【详解】
解:根据倒数的概念可得,﹣2020的倒数是
1 2020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目中图形,求得梯形的长.由图知,长方形的一边为10厘米,再设另一边为x 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梯形的周长,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详解】
解:长方形的一边为10厘米,故设另一边为x厘米.
根据题意得:2×(10+x)=10×4+6×2.
故选:A.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清题目中梯形变化为矩形,其周长不变.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按照去括号法则去掉整式中的小括号,再合并整式中的同类项即可.
详解:原式=2x ﹣3y ﹣12x +6y
=﹣10x +3y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两个考点.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去括号法则,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得.
【详解】
A. ∠2+∠4=180°,互为邻补角,不能判定a//b ,故不符合题意;
B. ∠3=∠4,互为对顶角,不能判定a//b ,故不符合题意;
C. ∠1+∠4=90°,不能判定a//b ,故不符合题意;
D. ∠1=∠4,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当x=3,y=2时,直接代入代数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23x y -=2323⨯-=43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代数式求值,正确的计算出代数式的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C
解析:C
【解析】
利用数轴先判断出a、b的正负情况以及它们绝对值的大小,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解:由a、b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0,b>0,且|a|>|b|,
∴a+b<0,ab<0,a﹣b<0,a÷b<0.
故选:C.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
【详解】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美”与“设”是相对面,
“和”与“中”是相对面,
“建”与“山”是相对面.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二、填空题
13.-2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且,
则A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
解析:-2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 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且4
AB=,
则A表示的数为:2
-.
故答案为:2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 14.﹣19.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30×(+)
=﹣30×+(﹣30)×()+(﹣30)×
=﹣15+20﹣24
=﹣19.
故答案为:﹣19.
【点睛
解析:﹣19.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30×(12
23
-+
4
5
)
=﹣30×1
2
+(﹣30)×(
2
3
-)+(﹣30)×
4
5
=﹣15+20﹣24
=﹣19.
故答案为:﹣19.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解析】
【分析】
原式提取公因式xy,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原式=xy(2y+1),
故答案为:xy (2y +1)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是解本
解析:xy(2y 1)+
【解析】
【分析】
原式提取公因式xy ,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原式=xy (2y +1),
故答案为:xy (2y +1)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6.【解析】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指数不变,可得答案.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熟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5()-a b
【解析】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指数不变,可得答案.
【详解】
解:3()4()2()(342)()5()-+---=+--=-a b a b a b a b a b ,
故答案为:5()-a b .
【点睛】
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熟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7.三 ﹣
【解析】
【分析】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由此可得答案.
【详解】
是三次单项式,系数是 .
故答案为:三, .
解析:三 ﹣
25
π 【解析】
【分析】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由此可得答案.
【详解】 2
25
ab π-是三次单项式,系数是25π- . 故答案为:三,25
π-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知识,掌握单项式系数及次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8.2a2b
【解析】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化简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解析:2a 2b
【解析】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化简即可.
【详解】
()22227a b 5ba =75a b=2a b ﹣﹣.
故答案为:22a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9.5或11
【解析】
【分析】
由于C 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考虑AC 的长,注意不要漏解.
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C点在B点右侧时,如图所示:
AC=AB+
解析:5或11
【解析】
【分析】
由于C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考虑AC的长,注意不要漏解.
【详解】
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C点在B点右侧时,如图所示:
AC=AB+BC=8+3=11cm;
当C点在B点左侧时,如图所示:
AC=AB﹣BC=8﹣3=5cm;
所以线段AC等于11cm或5cm.
20.45°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余角的和等于90°,互为补角的和等于180°用这个角表示出它的余角与补角,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余角为90°﹣α,补角为180°﹣α
解析:45°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余角的和等于90°,互为补角的和等于180°用这个角表示出它的余角与补角,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余角为90°﹣α,补角为180°﹣α,
根据题意得,180°-α=3(90°-α),
解得α=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与补角,能分别用这个角表示出它的余角与补角是解题的关键.21.(2019,-2)
【分析】
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
【详解】
∵第1次运动
解析:(2019,-2)
【解析】
【分析】
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
【详解】
∵第1次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运动到点(5,1)…,
∴运动后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
第2019次运动后点P的横坐标为2019,
纵坐标以1、0、-2、0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
∵2019÷4=504…3,
∴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是第504个循环组的第3次运动,与第3次运动的点的纵坐标相同,为-2,
∴点P(2019,-2),
故答案为:(2019,-2).
【点睛】
本题是对点的坐标的规律的考查,根据图形观察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2.﹣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2019=()201
解析:﹣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由题意得:x+2=0,y﹣2=0,解得:x=﹣2,y=2,
所以,(x
y
)2019=(
2
2
-
)2019=(﹣1)2019=﹣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23.【解析】
【分析】
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详解】
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
24°+17′+0.4×60″=24°17′
解析:241724
︒'"
【解析】
【分析】
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详解】
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24°+17′+0.4×60″=24°17′24″.
故答案为24°17′24″.
【点睛】
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
24.【解析】
【分析】
根据定义: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单项式的系数是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即可得解.
【详解】
单项式的系数为;次数为2+1+1=4;
故答案为;4.
【点睛】
此
解析:1
6
-
【解析】
【分析】
根据定义: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单项式的系数是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即可得解.
【详解】
单项式()2
6
a bc -的系数为16-;次数为2+1+1=4; 故答案为16
-;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对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的理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三、压轴题
25.(1)16,6,2;(2)①162x -②2BE CF =;(3)t=1或3或
487或527 【解析】
【分析】 (1)由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別是-4、12,可得AB 的长;由CE =8,CF =1,可得EF 的长,由点F 是AE 的中点,可得AF 的长,用AB 的长减去2倍的EF 的长即为BE 的长;
(2)设AF =FE =x ,则CF =8-x ,用含x 的式子表示出BE ,即可得出答案
(3)分①当0<t ≤6时; ②当6<t ≤8时,两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1)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
∴AB=16,
∵CE=8,CF=1,∴EF=7,
∵点F 是AE 的中点,∴AF=EF=7,
,∴AC=AF ﹣CF=6,BE=AB ﹣AE=16﹣7×2=2,
故答案为16,6,2;
(2)∵点F 是AE 的中点,∴AF=EF ,
设AF=EF=x,∴CF=8﹣x ,
∴BE=16﹣2x=2(8﹣x ),
∴BE=2CF.
故答案为①162x -②2BE CF =;
(3) ①当0<t ≤6时,P 对应数:-6+3t ,Q 对应数-4+2t ,
=4t t =2t =1PQ ﹣+2﹣(﹣6+3)﹣,
解得:t=1或3;
②当6<t ≤8时,P 对应数()33126t 22
t ---=21 , Q 对应数-4+2t ,
37=4t =t 2=12
t PQ -﹣+2﹣()25﹣21, 解得:48t=7或527
; 故答案为t=1或3或
487或527.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中的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列式,是解题的关健
26.(1)40º;(2)84º;(3)7.5或15或45
【解析】
【分析】
(1)利用角的和差进行计算便可;
(2)设AOE x ∠=︒,则3EOD x ∠=︒,BOF y ∠=︒,通过角的和差列出方程解答便可;
(3)分情况讨论,确定∠MON 在不同情况下的定值,再根据角的和差确定t 的不同方程进行解答便可.
【详解】
解:(1))∵∠AOD+∠BOC=∠AOC+∠COD+∠BOD+∠COD=∠AOB+∠COD
又∵∠AOD+∠BOC=160°且∠AOB=120°
∴COD AOD BOC AOB ∠=∠+∠-∠
160120=︒-︒
40=︒
(2)3DOE AOE ∠=∠,3COF BOF ∠=∠
∴设AOE x ∠=︒,则3EOD x ∠=︒,BOF y ∠=︒
则3COF y ∠=︒,
44120COD AQD BOC AOB x y ∴∠=∠+∠-∠=︒+︒-︒
EOF EOD FOC COD ∠=∠+∠-∠
()()3344120120x y x y x y =︒+︒-︒+︒-︒=︒-︒+︒
72
EOF COD ∠=∠ 7120()(44120)2
x y x y ∴-+=+- 36x y ∴+=
120()84EOF x y ∴︒+︒︒∠=-=
(3)当OI 在直线OA 的上方时,
有∠MON=∠MOI+∠NOI=1
2
(∠AOI+∠BOI))=
1
2
∠AOB=
1
2
×120°=60°,
∠PON=1
2
×60°=30°,
∵∠MOI=3∠POI,
∴3t=3(30-3t)或3t=3(3t-30),
解得t=15
2
或15;
当OI在直线AO的下方时,
∠MON═1
2
(360°-∠AOB)═
1
2
×240°=120°,
∵∠MOI=3∠POI,
∴180°-3t=3(60°-6120
2
t-
)或180°-3t=3(
6120
2
t-
-60°),
解得t=30或45,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15
2
s或15s或30s或45s.
【点睛】
此是角的和差的综合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和差计算,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旋转的性质,有一定的难度,体现了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分情况讨论是本题的难点,要充分考虑全面,不要漏掉解.
27.(1)4,16;(2)x=﹣28或x=52;(3)线段MN的运动速度为9单位长度/秒.【解析】
【分析】
(1)由A1A2=A2A3=……=A19A20结合|a1﹣a4|=12可求出A3A4的值,再由a3=20可求出a2=16;
(2)由(1)可得出a1=12,a2=16,a4=24,结合|a1﹣x|=a2+a4可得出关于x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3)由(1)可得出A1A20=19A3A4=76,设线段MN的运动速度为v单位/秒,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类似火车过桥问题),即可得出关于v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A1A2=A2A3=……=A19A20,|a1﹣a4|=12,
∴3A3A4=12,
∴A3A4=4.
又∵a3=20,
∴a2=a3﹣4=16.
故答案为:4;16.
(2)由(1)可得:a1=12,a2=16,a4=24,
∴a2+a4=40.
又∵|a1﹣x|=a2+a4,
∴|12﹣x|=40,
∴12﹣x=40或12﹣x=﹣40,
解得:x=﹣28或x=52.
(3)根据题意可得:A1A20=19A3A4=76.
设线段MN的运动速度为v单位/秒,
依题意,得:9v=76+5,
解得:v=9.
答:线段MN的运动速度为9单位长度/秒.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两点间的距离以及规律性:图形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1)由相邻线段长度相等求出线段A3A4的长度及a2的值;(2)由(1)的结论,找出关于x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3)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28.(1)﹣4,6﹣5t;(2)①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先标出点A,然后根据B在A的左侧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确定点B,由点P 从点A出发向左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表示出点P即可;
(2)①由于点P 和Q 都是向左运动,故当P 追上Q 时相遇,根据P 比Q 多走了10个单位长度列出等式,根据等式求出t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②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第一种是点P 追上点Q 之前,第二种是点P 追上点Q 之后.
【详解】
解:(1)∵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
∴OA =6,
则OB =AB ﹣OA =4,
点B 在原点左边,
∴数轴上点B 所表示的数为﹣4;
点P 运动t 秒的长度为5t ,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P 所表示的数为:6﹣5t ,
故答案为﹣4,6﹣5t ;
(2)①点P 运动t 秒时追上点Q ,
根据题意得5t =10+3t ,
解得t =5,
答:当点P 运动5秒时,点P 与点Q 相遇;
②设当点P 运动a 秒时,点P 与点Q 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当P 不超过Q ,则10+3a ﹣5a =8,解得a =1;
当P 超过Q ,则10+3a+8=5a ,解得a =9;
答:当点P 运动1或9秒时,点P 与点Q 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点睛】
在数轴上找出点的位置并标出,结合数轴求追赶和相遇问题是本题的考点,正确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解.
29.(1)是;(2)5cm 或7.5cm 或10cm ;(3)10或
607. 【解析】
【分析】
(1)根据“2倍点”的定义即可求解;
(2)分点C 在中点的左边,点C 在中点,点C 在中点的右边三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
(3)根据题意画出图形,P 应在Q 的右边,分别表示出AQ 、QP 、PB ,求出t 的范围.然后根据(2)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
(1)∵整个线段的长是较短线段长度的2倍,∴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2倍点”. 故答案为是;
(2)∵AB =15cm ,点C 是线段AB 的2倍点,∴AC =1513⨯=5cm 或AC =1512
⨯=7.5cm
或AC=15
2
3
⨯=10cm.
(3)∵点Q是线段AP的“2倍点”,∴点Q在线段AP上.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AP=2t,BQ=t,∴AQ=20-t,QP=2t-(20-t)=3t-20,PB=20-2t.∵PB=20-2t≥0,∴t≤10.
∵QP=3t-20≥0,∴t≥20
3,∴20
3
≤t≤10.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AQ=1
3
AP时,20-t=
1
3
×2t,解得:t=12>10,舍去;
②当AQ=1
2
AP时,20-t=
1
2
×2t,解得:t=10;
③当AQ=2
3
AP时,20-t=
2
3
×2t,解得:t
60
7
=;
答:t为10或60
7
时,点Q是线段AP的“2倍点”.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线段的和差等知识点,题目需根据“2倍点”的定义分类讨论,理解“2倍点”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1)90°;(2)30°;(3)12秒或48秒.
【解析】
【分析】
(1)依据图形可知旋转角=∠NOB,从而可得到问题的答案;
(2)先求得∠AOC的度数,然后依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到∠NOC=60°-
∠AON,∠AOM=90°-∠AON,然后求得∠AOM与∠NOC的差即可;
(3)可分为当OM为∠BOC的平分线和当OM的反向延长为∠BOC的平分线两种情况,然后再求得旋转的角度,最后,依据旋转的时间=旋转的角度÷旋转的速度求解即可.
【详解】
(1)由旋转的定义可知:旋转角=∠NOB=90°.
故答案为:90°
(2)∠AOM﹣∠NOC=30°.
理由:∵∠AOC:∠BOC=1:2,∠AOC+∠BOC=180°,
∴∠AOC=60°.
∴∠NOC=60°﹣∠AON.
∵∠NOM=90°,
∴∠AOM=90°﹣∠AON,
∴∠AOM﹣∠NOC=(90°﹣∠AON)﹣(60°﹣∠AON)=30°.
(3)如图1所示:当OM为∠BOC的平分线时,
∵OM为∠BOC的平分线,
∴∠BOM=∠BOC=60°,
∴t=60°÷5°=12秒.
如图2所示:当OM的反向延长为∠BOC的平分线时,
∵ON为为∠BOC的平分线,
∴∠BON=60°.
∴旋转的角度=60°+180°=240°.
∴t=240°÷5°=48秒.
故答案为:12秒或48秒.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旋转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计算,求得三角板旋转的角度是解题的关键.
31.(1)16;(2)①t的值为3或14
3
秒;②存在,P表示的数为
31
4
.
【解析】
【分析】
(1)由数轴可知,AB=3,则CD=6,所以D表示的数为16,
(2)①当运动时间是t秒时,在运动过程中,B点表示的数为3+2t,A点表示的数为2t,
C点表示的数为10-t,D点表示的数为16-t,分情况讨论两条线段重叠部分是2个单位长度
解答即可;②分情况讨论当t=3秒, t=14
3
秒时,满足3
BD PA PC
-=的点P, 注意P为线段
AB上的点对x的值的限制.
【详解】
(1)16
(2)①在运动过程中,B点表示的数为3+2t,A点表示的数为2t,C点表示的数为10-t,D点表示的数为16-t.
当BC=2,点B在点C的右边时,
由题意得:32-10-2BC t t =+=(),
解得:t =3,
当AD=2,点A 在点D 的左边时,
由题意得:16--22AD t t ==,
解得:t =143
. 综上,t 的值为3或
143秒 ②存在,理由如下:
当t=3时,A 点表示的数为6,B 点表示的数为9,C 点表示的数为7,D 点表示的数为13. 则13-94-6|-7|BD PA x PC x ====,,,
-3BD PA PC =,
()4--6|-7|x x ∴=, 解得:314x =或112, 又P 点在线段AB 上,则69x ≤≤
314
x ∴=. 当143t =时,A 点表示的数为283,B 点表示的数为373,C 点表示的数为163
,D 点表示的数为343
. 则37343816-1-|-|3333
BD PA x PC x ====,,, -3BD PA PC =, ∴ 28161--|-|33x x ⎛
⎫= ⎪⎝
⎭, 解得:7912x =或176, 又283733
x ≤≤, x ∴无解
综上,P 表示的数为
314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解题的关键是:(1)由路程=速度×时间结合运动方向找出运动t 秒时点A 、B 、C 、D 所表示的数,(2)根据3BD PA PC -=列出关于t 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