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名师授课教学设计:《金与南宋的对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单元: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题: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授课人:深圳市光明区公明中学叶敏
审核人:深圳实验光明学校陈泽群
一、教学分析
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金和南宋的对峙》是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内容。
本课内容包含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关系变化的重要环节,呈现了金与南宋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包括“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三个子目。
从历史发展来看,女真族通过灭亡辽与北宋,改变了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局面。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偏安江南,南宋与金形成了近百年的对峙局面。
各民族政权的碰撞交流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为第9课讲述宋代经济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本课课标要求是: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和北宋及岳飞抗金事迹和南宋偏安。
其中教材第一子目女真族的崛起主要讲述
金的建立及统一抗辽;教材第二个子目金灭辽及北宋主要讲述政权并立后不同政权之间的碰撞;教材第三个子目南宋的偏安主要分析了金和南宋的关系,呈现了金和南宋从战争到议和到对峙的过程,形成了民族交融新高潮。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经过,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及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正确评价岳飞,辩证分析和认识民族间的战与和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影响。
2.通过典型史料的分析,直观感受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变化,初步形成史料实证意识。
通过讲述岳飞抗金故事,感悟岳飞的精神品质,涵养家国情怀。
通过探究南宋与金议和的影响,培养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到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族政权之间虽有战争,但民族友好、民族交融始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金的崛起及宋金的对峙。
2.难点
如何正确看待岳飞抗金。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朗诵: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转引自《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七年级下册,第11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
提出问题: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靖康耻”指的是什么?“胡虏”“匈奴”是哪个少数民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2.正课讲授
(1)女真崛起颂碑记
①东北渔牧,统一抗辽
(人物扫描女真民族源头)
金之先,出靺鞨氏……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属于契丹。
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即女真,下同);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
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
谓白山、黑水是也。
——《金史》卷一《世纪》(转引自《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七年级下册,第10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
通过PPT呈现和教师讲述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女真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辽至金时期称“女真”,清朝时改为“满州”,也就是今天的满族。
出示史料:
“(女真人)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辛劳,善骑,上下崖壁如飞。
——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证》卷三十九(转引自《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七年级下册,第106-107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
通过阅读史料,引导学生找出女真族生活特点:勤劳勇敢、游牧渔猎。
(过渡:11世纪末,女真族各部完成统一,但此时女真族发现他们还在谁的控制之下?)
出示史料:
材料一:“辽朝对女真的剥削和压迫非常残酷,生女真每年需要以北珠、貂皮、名马、人参、生金和猎鹰“海东青”等贡献给辽朝...辽朝派驻生女真地区的地方官,到任后迫使女真各部奉献礼物,并有名目繁多的摊派。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2页。
材料二:及天祚嗣位,责贡尤苛......稍不奉命,召其长加
杖,甚者诛之。
诸部怨叛,潜结阿骨打,至是举兵谋叛。
——赖咏《永乐大典》:中国书店出版社,2013年,第913页。
引导学生思考:女真族,这么强悍的一个民族,甘于受辽的压迫吗?不甘心得怎么做?通过分析史料,使学生从史料中明白女真摆脱辽的压迫迅速崛起,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教师总结: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使女真族各部完成统一,但女真族还在辽的控制之下, 1114年9月,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依靠几千名受到严格训练的士卒,女真人屡战屡胜,所向披靡,大败辽兵。
(过渡:女真族是如何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又是怎样迅速崛起的?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以示意图的方式梳理女真族崛起的历程)
②建号大金,改革建制
1115年春天,完颜阿骨打在会宁(今哈尔滨市阿城区)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大金,年号收国,完颜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那么女真建国,为何定国号为“大金”呢?
出示史料:
“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
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
”
——《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26页。
教师讲述: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中,金属于首位,金能克铁,而辽的国号是铁,铁虽然坚固,但容易生锈,所以女真族定名为金,有灭掉辽朝,建立金国的想法。
(过渡: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金太祖又是如何做的?请大家结合老师给的材料和图片来说说。
)
教师讲述:对,为了适应对先进农耕地区的管理,女真人学习先进的中原化,进行改革,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女真人本无文字,与邻族交往,都借用契丹字。
金朝建立后,女真人依据由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制成女真字。
(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统治者沉湎于一种和平的假象,腐败无能,而女真族趁此机会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这三个政权又会出现怎样的变故呢。
欲知后事,且听政权并立风波起。
)
(2)政权并立风波起
①海上之盟,联宋灭辽
出示史料:
辽人尝言女直兵若满万则不可敌,至是始满万云。
”
——《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81页。
(过渡:女真族日益崛起之时,宋辽的统治状况怎么样呢?我们首先来看下宋辽两位君主有什么共同特点?)
出示史料:
材料一:辽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
斥逐忠良,任用群小。
远近生灵,悉被苛政。
——《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349页。
材料二:北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徽宗就没想做一个“中兴之主”,继位后一如既往地耽于享乐,沉浸在声色犬马中。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463页。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教师:补充海上之盟相关知识点。
教师讲述:在金不断强大的同时,辽的统治日益腐朽,人民起义不断,
辽政权岌岌可危。
金朝建立后,继续向腐败不堪的辽朝发动攻击,连连告捷。
以宋徽宗为首的北宋统治集团,也看到了辽朝有必亡之势。
提问:面对这种形势,北宋朝廷作了怎样的决定?
出示史料:
材料一:“结好女真,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
”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364页。
材料二:“北掳以夷狄相抗,尚不能胜,倘与邻之,又将何求御知乎。
”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65 页。
教师总结:北宋朝廷想借用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海上之盟,相约夹击辽朝。
小结:金军先后占领辽的五京和许多地区,1125年金灭辽提问:北宋和金在攻辽过程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金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而北宋却被辽军打得大败。
②靖康之耻,金灭北宋
出示史料:
材料一:自古亡国之耻辱,未有如赵宋者。
——(宋)确庵、耐庵《靖康稗史笺证》:中华书局,1988年,第187页。
提问:为什么金在灭辽之后,很快又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指导学生归
纳:正所谓唇亡齿寒,辽的灭亡使得北宋失去了与金之间的缓冲地带。
金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又让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
故而金在灭辽后,立即派兵大举南侵。
提问:面对金军的大举人侵,北宋的统治者是怎样的态度?北宋为什么在金兵的攻击下这么快就灭亡了?指导学生然后归纳: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出示材料:
材料一:北宋之亡的一大原因就是关键时刻“文臣主兵,多次决策错误”......宋朝为防范武将,以文人统兵,徒然消耗巨大财力与士兵生命。
——张劲松《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转引自《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七年级下册,第111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
)
材料二: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全都望风而逃。
金军连续好几天渡河,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对此,金军的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
——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
教师总结:北宋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军事战斗力不强(尤其是边防守备空虚);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政治腐败使得军队士气低落,与金交战时常常不战而逃。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
到统治者执政能力对国家的责任感,影响的不仅是一个人,在他身上系着的是全天下老百姓的命运。
(过渡:上回说到徽、钦二帝被掠到金国,宋朝江山一时无主,幸好微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趁乱逃了出来,逃难路上登基做了皇帝,这就是宋高宗。
辗转到临安将其定为都城,历史上称为南宋。
南宋与金的政权关系又是如何的呢?且听第三回南宋偏安江南隅。
)
(3)南宋偏安江南隅
①岳飞抗金,收复河山
教师讲述:1127年,金兵攻占东京时,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正好在外地组织义军,因祸得福。
1127年,金兵北归后,北宋王室唯一仅存的皇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教师:金人得知消息后,再一次南下,扬言要活捉赵构。
金军一路气势汹汹南下,宋高宗一路逃难。
为了躲避金军的威胁,宋高宗渡过长江,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
教师: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
南宋主战派将领英勇抵抗,岳飞领导的军队就成为抗金力量中重要一支。
根据课前预习及教师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岳家军能打胜仗的原因?
出示史料:
材料一: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482页。
材料二:(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21 年,第117页。
材料三:(金军中流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497页。
教师讲述:数百年来,民众们一直传颂岳飞抗金的事迹,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还有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在抗金斗争中,他率领的岳家军军纪严明,作战勇敢,是当时抗金力量的中坚;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南方人民免受战火侵袭,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郾城大捷后,金军对岳家军闻风丧胆,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然而南宋统治者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在岳飞抗金初见成效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的力量壮大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任何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有一批令他们的子民引为自的前往江的先贤为楷模,其中那些大智大勇、不畏强暴、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不惜捐躯的英烈人物,无疑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永远不倒的脊梁,是鼓舞子孙万代生生不息,奋发求进,振兴国家民族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能有岳飞这样的英雄人物是我们的幸运,一个国家需要有英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过渡:几百年来,在岳飞的事迹广为传颂的同时,更有仁人志士到杭州岳飞墓凭吊,他们不只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多的是为
了体味和感受英雄的浩然之气。
人们将迫害岳飞致死的秦桧夫妇二人形象铸成跪像置于岳飞墓前,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正所谓精忠报国流芳百世,陷害忠良遗臭万年。
岳飞班师回朝后,投降派占了上风,宋金达成和议。
)
②遥望中原,偏安江南
教师:了解不同时期的国家概况最好的方式是看地图。
地图也会说话,它会告诉你们一个时代国家主权的变化,展示历史的真相。
我们先在这幅图上找到此时三个并立的政权。
找到了吗?
多媒体展示:林升《题临安邸》
提问:北宋无心战争,统治集团腐朽,最终导致北宋灭亡,那么南宋统治者呢?在逃到南方后有没有重整旗鼓,收复山河?
教师讲述:讽刺南宋统治者沉醉于江南的歌舞升平,把杭州当作汴州了,不再想着去收复北方的失地了,你认为宋军对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认识南宋与金和议?且听第四回民族交融是主流。
(4)民族交融是主流
①绍兴和议,交融显现
教师讲述:绍兴和议内容:南宋向金称臣、交纳“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为界以北归金,以南归宋。
于是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就形成了。
那么宋金和议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出示材料:
材料一:十一月,和议成,南宋称臣,划淮为界,岁贡银25万两、
绢25万匹,史称绍兴和议。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转引自《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七年级下册,第115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
材料二:“双方进一步确定西以大散关,东以淮河为界,金宋疆域从此稳定下来。
此后的四十年间,双方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
”
——卜宪群总攥稿《中国通史》(转引自《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七年级下册,第115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
材料三:昔者金人草居野外,今者城郭宫室,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497页。
教师讲述:南宋与金和议,南宋给金岁币,这增加了南宋人民的负担,它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和平局面的出现,有利于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流。
而且我们要认识到南宋与金,包括我们之前讲的北宋与西夏与辽之间的战争,他都是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兄弟之战,而各族之间的关系主流仍然是和平。
你看现在国家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过渡:自“绍兴和议”签订后,南宋与金在此后的交往中基本上无大的战事,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
提问:纵观辽、西夏、宋金这段历史,你认为战多还是和
多?(结合数据分析)此时宋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学生回答: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得出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
(过渡: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
②同根同源,共促发展
教师总结:从本课的学习,我们看到在历史上,我们民族内部虽然有过冲突和战争,但是和平交往才是主流,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上互相学习,交融发展,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课堂总结
中国古代各民族政权间虽有斗争,但却是内部打架。
辽宋夏金时期,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彼此间有冲突和战争。
不管是战还是和,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彼此交融的步伐从未停止。
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