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总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 ,易得电子, 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He 有 2 个),结构稳定, 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配”、“注”“等”。
(化学总复习资料)第 页
3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说明:( 1)PH值=7,溶液呈中性; PH值 <7,溶液呈酸性; PH值 >7,溶液呈碱性。
( 2) PH值越接近 0,酸性越强; PH值越接近 14,碱性越强; PH 值越接近 7,溶液的酸、碱性就
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 Ca、 Na、 Mg 、 Al、 Zn 、 Fe、 Sn、 Pb、( H)、 Cu、 Hg、 Ag、 Pt、Au
10、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 O2 是单质, CO2 是化合物
12、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 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 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 的值
2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 2n 个电子( 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 2 个) 稳定结构: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考点归纳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的变化,只是在、和大小的改变。

比如:、玻璃破碎,冰融化和水结冰等。

(2)化学变化是的变化,也叫。

比如:葡萄酿酒、光合作用、木柴燃烧和金属生锈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现象,同时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等。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饱和联系区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的变化的变化外观特征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

、和大小的改变联系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就表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中变现出的性质,比如:、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另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比如:物质的、、状态、熔点、沸点和等。

(2)、化学性质是指在中表现出的性质。

比如:、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而“镁条燃烧”则是。

3、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反映;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考点讲解考点1:判断物质变化【例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B【解析】A.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组成。

元素符号:化学元素的缩写。

元素周期表:包含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

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化学结合而成。

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不同类型原子的种类和相对数量。

结构式:用方框代表原子,用化学键连接原子。

3. 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质量数不同。

4. 常见元素及其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和韧性。

- 非金属元素:通常没有金属的上述性质。

5. 常见化合物- 水:H2O- 纯碱:Na2CO3- 纯硫:S8- 二氧化碳:CO2- 纯铜:Cu- 二氧化硫:SO2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 物质的消失和生成- 物质的性质改变-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

- 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3. 平衡反应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个数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4. 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要平衡- 化学方程式要符合实验事实-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正确三、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技术1. 物质的性质- 颜色、气味、味道、溶解性、密度等- 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性质的稳定性、易燃性、挥发性等2. 物质的实验检验- 火焰颜色测试- 酸碱中和试验- 气体的检验- 盐的检验3. 实验技术-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安全操作规范四、常见物质1. 酸和碱- 酸: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常见酸有硫酸、盐酸、醋酸等。

- 碱:碱性氢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盐: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常见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钠等。

3. 氧化物:氧与其他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常见氧化物有氧化铁、二氧化硫等。

4. 燃料:可以燃烧释放能量的物质,常见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高中总复习化学必背知识点

高中总复习化学必背知识点

高中总复习化学必背知识点作为高中化学的必修科目,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化学知识。

在考试前,必须进行总复习,以帮助巩固所学内容,准备好考试。

今天,我们将概述高中化学总复习必备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解释和例子。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知识的基础,其中元素的周期性和趋势是学习高中化学的重要部分。

周期表可以在考试中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如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等等。

此外,元素周期表还可以指导学生研究种类多样的元素。

2.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是用符号表示一种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方程式则反应化学反应过程。

这些式子是化学意义上的基本单位,并且它们能够解释很多化学实验现象。

在考试中,化学方程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答案的方法和科学的解释。

3. 离子式:离子式是描述物质离子性质的重要工具,包括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以及电离程度的大小。

离子式包括括号中正离子和负离子原子的数量,以及它们描述阴阳离子分别的电荷。

例如,硫酸铜的离子式为CuSO4。

4. 物质的基本性质:这包括固态事物的硬度、熔点、沸点,以及气态物质的压力、体积和温度。

它们可以用于描述物质的三个状态,反映物质本身的性质。

例如,二氧化碳物质在室温下是气态的,而铁物质在高温下是液态的。

5. 化学反应条件:理解化学反应发生所需的条件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

反应条件描述环境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因素。

这些条件包括温度、催化剂、压力和浓度等。

理解化学反应条件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并体现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例如,一些化学反应在偏低温度或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才能实现。

6. 热力学:高中化学总复习必须涉及热力学,因为它是化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热力学包括反应热、焓变、内能变化和熵变的理解和计算。

在考试中,热力学能够帮助学生回答问题,例如能量转换和焓变的计算,以及内能和反应热的概念。

7.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就是描述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物质。

学生需要掌握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图和化合物性质。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卷:物质结构与性质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卷:物质结构与性质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卷: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ⅤA族,是p区元素C.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D.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答案B解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第四周期ⅤA族,最后填充p轨道,是p区元素,故B正确;p轨道均为哑铃形,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2p轨道的能量低于3p轨道,故C错误;利用“洪特规则”可知最外层电子排布图应为,故D错误。

2.(2020·山东菏泽高三期中)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Z元素的2p轨道上有两个成单电子。

A、B、C、D、E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是淡黄色固体,F是Z元素的气体单质。

已知:A+B→D+F,A+C→E+F;25℃时0.1mol·L-1D溶液的pH为13。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与W属于同主族元素B.原子半径:W>Y>Z>XC.1.0L0.1mol·L-1E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大于0.1molD.物质A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X、W分别是H、Na,属于同主族元素,故A正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Na>C>O>H,故B正确;1L0.1mol·L-1碳酸第1页共15页。

初三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初三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初三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初中学生,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以常见物质为线索,系统介绍其性质与用途,以帮助同学们巩固化学知识。

一、金属1. 铁铁是一种有力的金属元素,常见于建筑、制造业、冶金等领域。

它具有高强度、导热性好、导电性好等性质,常被用于制造钢铁、工程结构、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2. 铝铝是一种轻巧且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金属。

它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饮料罐等领域。

铝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同时也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二、非金属1. 碳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常见于生物体中。

它的最重要性质是形成强而稳定的化学键,使得许多物质都能形成碳基化合物。

碳还广泛应用于石墨烯、活性炭、燃料等领域。

2. 硅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常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此外,硅也是制造玻璃、陶瓷等材料的重要原料。

三、化合物1. 盐酸盐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Cl。

盐酸具有强酸性,可用于清洗金属表面、调节酸碱度等领域。

此外,盐酸还可用于制备其他化学物质。

2. 硫酸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O4。

硫酸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广泛应用于电池、制药、冶金等领域。

同时,硫酸也是制备其他化学物质的重要原料。

四、常见化学品1. 氨水氨水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溶液为碱性。

氨水常用于清洁剂、农药、染料等领域。

在实验室中,氨水还常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2. 氯仿氯仿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Cl3。

氯仿具有挥发性和溶解性,常用于制药行业、溶剂、昆虫灭蚊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毒性,使用氯仿时需要注意安全。

五、聚合物1. 聚乙烯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塑料袋、瓶子、绝缘材料等领域。

聚乙烯的可回收性使其成为一种环保材料。

中考总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中考总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一、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指示剂反应。

“酸石红,酸酚无”,即酸遇石蕊变色,酸遇酚酞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和盐。

写出镁铝锌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亚铁盐。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

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4、酸与碱发生反应,生成和。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5、酸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气体。

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a: 检验CO3-、HCO3-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加,观察是否有,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时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与指示剂反应。

“碱石蓝,碱酚红”。

即碱遇石蕊变色,碱遇酚酞变色。

2、碱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主要是CO2、 SO2、SO3等)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

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

A: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原因:吸收了空气的而变质,生成了。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怎样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方法一:取少量溶液,滴加HCl,有气泡产生。

方法二:取少量溶液,滴加C a(O H)2溶液,有白色沉淀。

C:怎样除去氢氧化钠中碳酸钠杂质?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C a(O H)2溶液,待不再产生沉淀时,再过滤。

反应原理:Na2CO3 + C a(O H)2--------。

4、碱与某些盐反应,有沉淀或气体(氨气)生成。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NH4)2SO4+ C a(O H)2------ 。

三、盐的性质1、盐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和盐。

铁和硫酸铜反应:。

2、盐与碱反应。

有沉淀或氨气生成。

3、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

4、碳酸盐与酸反应。

有生成。

四、附录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常见沉淀:CaCO3、 BaCO3、 BaSO4、 AgCl 、 M g(O H)2白色沉淀C u(O H)2蓝色沉淀、F e(O H)3红褐色沉淀常见离子颜色:Cu2+蓝色、 Fe2+浅绿色、 Fe3+黄棕色五、达标练习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A. 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C. 硝酸银溶液D. 氯化钡溶液2.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A. 具有吸水性B. 能跟碱反应C. 能跟金属反应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3.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盐酸C. 食盐水D. 石灰水4.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Cu→CuSO4B. Al2O3→Al2(SO4)3C. Fe2O3→FeSO4D. Fe→Fe2(SO4)35.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A. NaOHB. AgClC. ZnD. AgNO36.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A. 稀硝酸B. 稀盐酸C. 酚酞试液D. 蒸馏水7.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A. 食盐水B. 酚酞试液C. 蒸馏水D. 硝酸钾溶液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的是()A. FeSO4、BaCl2、 KNO3B. NaOH、Ba(OH)2、KClC. CuSO4、Ba(OH)2、NaCl D. Ca(OH)2、Na2CO3、NaCl9.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10.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 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11.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跟水反应的是A.硫酸 B.石灰石 C.生石灰 D.氧化铁12.下列物质中,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FeCl3 B.AgCl C.CuCl2D.FeCl213.下列关于酸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的水溶液的pH都小于7 B.酸能跟所有的金属都发生置换反应C.酸都具有刺激性气味 D.酸能跟各种盐发生复分解反应14.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B. 氧化铜C. 镁条D. 二氧化碳15.人被虫咬(甲酸),痛痒难忍,涂抹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缓解A.肥皂水 B.醋 C.酒精 D.食盐水16.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总结复习过程

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总结复习过程

一.金属(1)金属与氧气反应: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H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FeSO4+ H2↑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H2↑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Al2(SO4)3+3 H2↑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Cu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Cu(NO3)2+ Hg二.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的反应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冶炼金属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冶炼金属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高温2Fe+3H2O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高温H2+ CO 水煤气的制法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CuO + 2HCl = H2O + CuCl2Fe2O3+ HCl = H2O + FeCl3CuO + H2SO4= H2O+CuSO4Fe2O3+ H2SO4= H2O + Fe2(SO4)3Fe2O3+ HCl = H2O + FeCl3Na2O + HCl = NaCl + H2ONa2O + H2SO4= Na2SO4+ H2O可溶性金属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Na2O + H2O = 2NaOHCaO + H2O = Ca(OH)2K20+H20 = 2KOH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知识点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掌握:一、电离方程式H 2SO4= 2H++SO42-NaOH = Na++OH-Al2(SO4)3= 2Al3++3SO42-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三、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相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态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困难.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溢(p6、d10、f14)、半充溢(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驾驭能级交织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依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依次。

②依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上升;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上升。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依次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须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改变:每隔肯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改变.(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改变.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改变: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

初三化学总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总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总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1.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单元:空气1. 组成:N2 78%、O2 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与杂质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 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 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 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第18讲卤素的性质及提取

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第18讲卤素的性质及提取

第18讲 卤素的性质及提取【课程标准】 1.掌握卤素的性质及卤素离子的检验。

2.掌握溴、碘单质的提取。

考点一 卤素及卤素离子的检验1.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性质 Br 2 I 2 颜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 状态液体 固体 溶解性水中溶解度不大 溶解度不大 有机溶剂中 易溶 易溶 特性易挥发、有毒①易升华 ②使淀粉变蓝2.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1)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2Fe +3Br 2=====△2FeBr 3、 Fe +I 2=====△FeI 2。

(2)都能与H 2反应:H 2+X 2===2HX 。

(3)都能与水反应:X 2+H 2OHX +HXO(F 2例外,2F 2+2H 2O===4HF +O 2)。

(4)都能与碱液(如NaOH)反应:X 2+2NaOH===NaX +NaXO +H 2O(F 2例外)。

3.卤素单质性质的递变性4.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 3溶液——沉淀法未知液――→先加稀HNO 3后滴加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有Cl -浅黄色沉淀,则有Br -黄色沉淀,则有I -(2)置换——萃取法无色未知液――――――――――→加适量新制饱和氯水振荡――――――――――→加入CCl 4(下层)或汽油(上层)振荡有机层呈⎩⎪⎨⎪⎧红棕色或橙红色,表明有Br -紫色、浅紫色或紫红色,表明有I-(3)氧化——淀粉法检验I -未知液――→加入适量新制饱和氯水(或双氧水)振荡――→淀粉溶液振荡蓝色溶液,表明有I -。

[正误辨析]1.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的KIO 3( )2.用CCl 4萃取碘水中的碘,先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 3.碘易升华,可用加热升华法除去NH 4Cl 中混有的I 2( )4.实验室保存少量液溴时常加少量水液封,并用玻璃塞密封,不能用橡胶塞( ) 5.类比Fe 与Cl 2反应,可知Fe 与I 2反应产物为FeI 3( ) 6.I -可使淀粉溶液变蓝( )7.卤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强酸溶液( )8.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的操作是先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 ) 答案:1.× 2.× 3.× 4.√ 5.× 6.× 7.× 8.√ 学生用书↓第97页 归纳总结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正误判断(1)(2023·浙江6月选考)往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KI溶液,振荡,现象为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则碘在浓KI溶液中溶解能力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能力()(2)(2022·海南卷) 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3)(2022·全国乙卷)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现象为先变橙色,后变蓝色,则氧化性:Cl2>Br2>I2()(4)(2022·江苏卷)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则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答案:(1)√(2)√(3)×(4)√(2022·河北卷)LiBr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复习题集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复习题集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复习题集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铁C. 水D. 氢气2. 在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中,C6H12O6是什么类型的化学物质?A. 元素B. 混合物C. 酸D. 碱3. 某物质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独特的性质,不能经过物理手段分解或合成,这种物质属于:A. 元素B. 混合物C. 溶液D. 化合物4.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水B. 水银C. 氧气D. 铝5.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质中的原子和离子是:A. 被消耗物质中的原子和离子B. 与被消耗物质中的原子和离子相同C. 与被消耗物质中的原子和离子不同D. 生成物质中没有原子和离子二、填空题1. 化学方程式Mg + 2HCl → MgCl2 + _____ 中,空格处应填写的是什么?2. 在化学式H2O中,氢和氧的原子比是 ______。

3. 物质的______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显现出来的。

4. 分子式H2SO4表示一分子 _______。

三、简答题1. 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2. 什么是化学式?如何表示一个物质的化学式?3. 举例说明元素和化合物的不同。

4. 解释离子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5. 请解释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四、应用题假如你是一名化学研究员,以下是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请根据所给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氢氧化钠(NaOH)-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溶于水- 化学性质: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用途:制作肥皂、清洁剂,调节酸碱度盐酸(HCl)-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 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用途:金属清洗,制备盐类化合物氯化钠(NaCl)-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可溶于水- 用途:食盐,用于调味、食品加工1. NaOH与HCl反应会产生什么物质?2. 盐酸可以用来处理哪种金属表面的腐蚀问题?3. 为什么氯化钠可用于食品加工?五、综合题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6H12O6,化合物Y的分子式为CO2。

化学复习四年级常见物质的性质

化学复习四年级常见物质的性质

化学复习四年级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复习:四年级常见物质的性质一、引言在四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

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本文将带领大家复习四年级常见物质的性质。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1. 纯净水:无色透明。

纯净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是无色透明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饮用和清洁。

2. 铁:灰色。

铁是一种金属,通常呈现出灰色的颜色。

铁可以用来制造工具和建筑材料。

3. 金:金黄色。

金是一种贵金属,它的颜色是金黄色。

由于金的稀有性和美丽的外观,它常被用作珠宝。

4. 红牛:红色。

红牛饮料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它的颜色是红色。

这种颜色常常与能量和兴奋联系在一起。

三、常见物质的气味1. 花香:芳香。

许多花朵都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比如玫瑰花、茉莉花等。

这些花香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

2. 燃烧的木材:烟熏味。

当木材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烟熏味。

这种味道常常让人回忆起露营和烧烤活动。

3. 香蕉:香甜味。

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具有香甜的味道。

这种味道是由其中的化学物质所产生的。

四、常见物质的触感1. 毛织品:柔软。

毛织品,比如毛巾和毛衣,通常给人一种柔软的触感。

它们可以保持我们温暖和舒适。

2. 砂纸:粗糙。

砂纸是一种用来打磨物体表面的工具,它的触感是粗糙的。

砂纸通常用于木工和金属工艺。

3. 水果:光滑。

许多水果,比如苹果和梨,具有光滑的触感。

这使得我们在食用水果时感到愉悦和舒适。

五、常见物质的味道1. 糖:甜味。

糖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它具有甜味。

我们在吃糖果和甜点时能够体会到它的味道。

2. 柠檬:酸味。

柠檬是一种酸性水果,它的味道是酸味。

柠檬汁可以被用来制作酸甜味道的饮料和食品。

3. 盐:咸味。

盐是一种调味品,它具有咸味。

我们在烹饪和食用许多菜肴时都会使用到盐。

六、常见物质的溶解性1. 食盐:易溶于水。

食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易溶于水。

我们在烹饪中经常使用盐水来增加菜肴的味道。

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_3

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_3

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硼氢化氧化反应 (烯烃的间接水合):
----烯烃和乙硼烷(B2H6)容易发生加成反 应生成三烷基硼,该反应叫硼氢化反应.
+ B
H
δ+
δ- CH3CH=CH2
δ+ BH3
δ+ CH3CH=CH2 CH3CH2CH2BH2 一烷基硼
(CH3CH2CH2)2BH 二烷基硼
CH3CH=CH2
(CH3 CH2CH2)3B 三烷基硼
+ Cl
CH3 CH3 C CH CH3
CH3
CH3 。 2 碳正离子
(重排)
CH3Cl 预期产物
体系有自发地由高能态向低能 态转化成的趋势.
CH3
CH3
C
+
CH3 CH3
Cl
CH
CH3
C
CH CH3
CH3 。 3 碳正离子
Cl CH3 主要产物
例: 请解释下列反应的机理:
+ HBr
CH 3
Br
CH 3 +
1 与HX的加成
CH2 = CH2 + HX CH2 __ CH2
H
X
酸性强弱次序
加成反应的活性次序:H—I > H—Br > H—Cl 键能: 297 368
431(KJ/mol)
反应可直接通入HX气体,或加入浓的氢碘酸或氢溴酸。若使用浓盐酸时, 需在AlCl3的催化下进行反应.
HCl + AlCl3 H+ + Al-Cl4
烯烃进行的反应主要有: 1、亲电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2、催化氢化反应 4、α-氢的卤代反应
一、亲电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的定义: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作用生成一个分子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由亲电试剂E+进攻富电子的π键体系所引起的加成反应叫亲电加成反应。 亲电加成:
(一)对称加成——与卤素的加成
1) 加X2
1.H2SO4 2.H2O
CH3 OH
五. 烯烃的羟汞化——还原(脱汞)反应
OxymercurationDemercuration
R
CH
CH2
Hg(OAc)2 R H2O, THF CH OH CH2
NaBH4 R CH OH CH3
+
Hg
Hg OAc
羟汞化
还原(脱汞)
反应特点及局限性:
• 反应较快(第一步几分钟,第二步1小时左右) • 产率较高(>90%) • 易操作,条件温和,Hg易处理 • 区域选择性好(Markovnikov取向) • 无重排产物(说明什么?) • 非立体专一( 顺式加成+反式加成)
(CH3)3COH CHCl3 + (CH3)3COK 具有酸性
-
CCl3 + (CH3)3CCOH + K+ -ClCCl2 ( 二氯卡宾 )
R 2C
R R
sp2 C 空P轨道
p轨道 C
sp杂化
单线态卡宾
三线态卡宾 CH2
立体专一、顺式加成。合成三元环状化合物
CH3 C C H H + CHBr3 CH3 (CH3)3COK (CH3)3COH H3C Br C C H C H H3C Br + (_ )
δ+ CH
δCH2
δ+ H
δX
CH3CH2 CH X
CH2 H
CF3
δCH
δ+ CH2
δ+ H
δX
CF3 CH H
CH2 X
CH3
δ+ CH
δCH2 + HBr
H3C CH CH2 Br H
双 键 上 连 有 烷 基 : CH3CH2, CH(CH3)2,C(CH3)3
δ- δ+ NC CH CH2
+ H+
H
+
BrBr
例: 推测下面2个化合物与HBr加成的速度快慢:
CH 3 ,
+
+ CH 3
不对称烯烃与亲电试剂的加成
不对称烯烃与亲电试剂加成时,其中带有部分正电荷的原子或基团总 是加到带有部分负电荷的重键碳原子上,而中带有部分负电荷的原子 或基团总是加到带有部分正电荷的重键碳原子上。
CH3CH2
R1 R R1 R
2 2
R C C R O R3 R
4
3 4
R1
+ O3
O C C O O
R3 R4 R3
R R1 R
2
2
C C O O
H2O Zn
C O O
C
R4
酮 or 醛
4、过氧酸氧化
CH3 H CH3 H
O
+ CH3CO3H
CH3 H
C
C
CH3 H
烯烃用过氧酸氧化得到环氧化物,将得到的环氧化物进行水解可得到 反式邻二醇.
+
R3CHO
+
HCHO
臭氧化分解反应除碳碳双键和三键外,其它官能团很少反应,且很少发生重 排,故可根据产物的结构来推测碳碳重键的位置和原化合物的结构。 产物为:酮、脂肪醛、甲醛
• 臭氧化反应的用途:
a 由烯烃制备羰基化合物,当双键碳上的R基为H
时,得到的是 醛; R为烃基时,得到酮。 b 鉴定烯烃中双键的位置常常用于鉴定反应; c Zn的加入是为了抑制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
在日光和过氧化物存在下,烯烃和 HBr 加成的取向正好和马尔科夫尼科夫 规律相反,叫做烯烃与HBr加成的过氧化物效应.
只有HBr有过氧化 物效应
H
2 α-H的卤代反应
a-H
CH3CHCH=CH2 a-C
CCl4溶液 室温
CH3CHCH2 Cl Cl
低温离子型加成
CH3CH=CH2 + Cl2
0
CH3CH2CH2 + HCl 2 500~600 Cl Cl
CH2 CH2 + O2
Ag
O CH2 CH2
5 催化氧化
O CH2—CH2 O CH3– C–H O CH3–C–CH3
在有机合成中 有广泛的应用
CH2=CH2 +
CH2=CH2 + CH3CH=CH2 +
1 2 1 2 1 2
O2 O2 O2
Ag
250℃
PdCl2-CuCl2
PdCl2-CuCl2
七、催化加氢反应
CH2 = CH2 H__H Ni CH2 __ CH2 H H
CH3CH
Cl
CH3
C+的重排问题
CH3 CH3 C H CH = CH2
HCl
CH3 CH3 C H CH Cl CH3 + CH3
CH3 C Cl 83% CH2 CH3
17%
碳骨架发生改变的产物为主要产物
CH3 CH3 C CH =
HCl CH2 ( Cl )
CH3 CH3 C CH CH3
C+的稳定性顺序
CH3 CH3__ C__ CH3
30
>
CH3__ CH__ CH3
20
>
CH3__ CH2
10
>
CH3
甲基
对C+稳定性的解释
物理学上的基本原理:带电体系电荷越分散体系越稳定
C+的稳定性与反应的取向
CH3CH2 CH3CH2 = CH2 + H+ CH3CH
+
CH2+
Cl-
CH3
C
C
+
X2
C C X X
活性 Cl2 > Br2
1)卤素加成的活性顺序:氟 〉氯 〉溴 〉碘, 氟与不饱和烃的加成异常猛烈,而 碘与不饱和烃的加成较为困难。因此,加卤素通常指的是加氯和加溴。 2)烯烃双键连有烷基越多,亲电加成反应速度越快
?
H2C=CH2
+ Br2பைடு நூலகம்
(红棕)
CCl4
H2C-CH2
(无色)
+
+ X

C H
C X
不对称烯烃的加成取向及理论解释:
(1)
+ H I
按(2) C H3
按(1) C H3 C I
马氏规则
C H3 C H3
CH3 CH3 C CH2
C H3 CH C H2I
(2)
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俄国化学家Markovnikov总结出: 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等极性试剂加成时,氢原子总是 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卤原子(或其它原子或 基团)则加到含氢较少或不含氢的双键碳原子上。 Markovnikov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烯烃双键的氧化断裂:产物为酸、酮、二氧化碳
==CHR ==CR1R2 ==CH2 [O] RCOOH R1R2C==O HCOOH [O] CO2 + H2O
此反应,可用于推断烯烃的结构。
2 烯烃与四氧化锇的反应
• 四氧化锇 OsO4可把双键氧化成顺式邻二醇:
• 3 臭氧O3氧化:
R1 C R2 H C H C H C H R O3, Zn/CH3CH2OH RCHO R3 O3, Zn/CH3CH2OH R1 R2 C O
+ HBr
NC CH CH2 H Br
双 键 上 连 有 吸 电 子 基 : CF3, COOEt, CHO等
小结:
R
CH =CH2
δ+
δ
δ+
δ
+
Z H H H H Cl Br
Y Cl (Br、I) OSO3H OH OR OH 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