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2013-2022)语文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专题4:狼(含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狼
一、(2020·广西玉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
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投之.:指示代词,此指代狼
B.一狼洞.其中:挖洞。
C.又何间.焉:参与
D.登轼.而望之: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时才明白面前那狼假装睡觉,原来是为了迷惑对手。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C.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D.既克,公问其故——打败齐军之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齐军失败的原因。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均紧扣题目行文:甲文重在写“狼”,先后写狼的胆怯、狡黠、贪婪和无能可笑;乙文重在写曹刿之“论”,战前之论、战时之论和战后之论。
B.两文都涉及危急关头的抉择:甲文屠户在个人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丢掉幻想,勇敢地选择了战斗;乙文曹刿在国家遭到强敌入侵的危急关头,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主动参与保家卫国的谋划与战斗。
C.两文都表达对敌斗争的取胜之策:甲文告诉人们,狼来了,怎么办?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乙文表明战争取胜之道的前提是取信于民,还要善于把握有利的战机。
D.两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所不同:甲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乙文则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曹刿的形象。
二、(2016·山东东营·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选自苏轼《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一犬.坐于前
(2)橐坚而不可穴.也
(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4)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5.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6.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7.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三、(2011·广东佛山·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屠暴起(暴躁)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止增笑耳(只有)
9.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
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四、(201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2)一狼洞.其中
1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6.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专题4:狼
一、(2020·广西玉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
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投之.:指示代词,此指代狼
B.一狼洞.其中:挖洞。
C.又何间.焉:参与
D.登轼.而望之: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时才明白面前那狼假装睡觉,原来是为了迷惑对手。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C.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D.既克,公问其故——打败齐军之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齐军失败的原因。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均紧扣题目行文:甲文重在写“狼”,先后写狼的胆怯、狡黠、贪婪和无能可笑;乙文重在写曹刿之“论”,战前之论、战时之论和战后之论。
B.两文都涉及危急关头的抉择:甲文屠户在个人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丢掉幻想,勇敢地选择了战斗;乙文曹刿在国家遭到强敌入侵的危急关头,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主动参与保家卫国的谋划与战斗。
C.两文都表达对敌斗争的取胜之策:甲文告诉人们,狼来了,怎么办?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乙文表明战争取胜之道的前提是取信于民,还要善于把握有利的战机。
D.两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所不同:甲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乙文则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曹刿的形象。
【答案】1.A2.D3.A
【解析】1.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A.句意为:(屠户)又把骨头投给(狼)。
之:代词,代狼。
不是“指示代词”;
故选A。
2.本题考查翻译重点句子。
D.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其:代词,代鲁国取胜;故:缘故,原因。
正确翻译应为:战胜齐军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鲁国取胜的原因。
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甲文重在写“狼”,先后写了狼的贪婪(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狡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笑(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没有表现出狼的胆怯、无能。
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
屠户又把骨头投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
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
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
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
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
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溃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鲁国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
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
二、(2016·山东东营·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选自苏轼《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一犬.坐于前
(2)橐坚而不可穴.也
(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4)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5.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6.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7.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答案】
4.(1)像狗一样。
(2)咬破。
(3)被。
(4)在。
5.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
(意思对即可)
6.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敢,最终战胜了狼;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
(意思对即可)7.甲文为小说(或寓言),重在突出故事之奇,因此以记叙为主,作者的观点表述十分简要,故事寓含的道理由读者从中意会。
乙文为小品(或赋),重在“悟理”,以“黠鼠”逃脱为基础,着重推演故事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启示,揭示道理。
(意思对即可)
【解析】
4.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穴,名词作动词,咬破。
见,一词多义,被。
于,一词多义,在。
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故,因此。
啮,咬。
而,表转折,却。
以,用。
致,招引。
求,求得。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结合甲文内容,从“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可知,屠户认识到了狼贪婪的本性,识破了狼的奸计,抓住狼假寐的有利时机,暴起杀之。
;结合乙文,根据其中的“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可知童子用心不够专一,被老鼠装死欺骗,陷入对方圈套,最终被老鼠成功逃脱。
据此回答即可。
7.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从体裁上来看,甲文是小说或者寓言,乙文是赋或小品文。
甲文重在叙事,以
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只在末段点明了故事当中蕴含的哲理,言简意赅。
重在表现故事之奇特,而非说理。
乙文则以说理为主,叙事只有一段。
其余两段都在叙事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重在分析故事当中蕴含的因果关系。
层层分析以后,末段揭示故事内蕴的道理: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参考译文
甲: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
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
(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
”(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发现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
……(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了口气说:“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很坚固、老鼠不能够咬破的。
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破袋子,用假装咬袋子声音来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
(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他们,最终却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
……好像有人对我说“……你自己心里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
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
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
三、(2011·广东佛山·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屠暴起(暴躁)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止增笑耳(只有)
9.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
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答案】
8.B
9.A
10.B
11.D12.C
【解析】
8.B加点字解释不正确。
屠暴起(突然)。
9.A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都是介词“用”之意。
B连词“来”。
C因为。
D通“已”,已经。
10.B翻译正确。
A“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