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命题人:武汉市第49中学肖建锋审题人:武汉4中刘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 1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某种“自热米饭”,在食用时,将某液体加入到某白色固体中,放上装有冷米饭和蔬菜
的盒子,过几分钟米饭就热气腾腾,非常方便。

试推测该液体和固体最有可能的组合是()
A.硝酸铵和水B.浓硫酸和水C.生石灰和水D.苛性钠和水
2.对反应3A(g)+B(g)=2C(g)+2D(g),下列表示的速率最快的是()
A. v A= 0.5 mol·L-1·s-1
B. v B = 0.5 mol·L-1·s-1
C. v C=0.4 mol·L-1·s-1
D. v D =1.2 mol·L-1·min-1
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灼热的炭与H2O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
B.氢气是一种燃烧热高,来源丰富,环保的一级能源
C.达化学平衡时,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一定等于其逆反应速率
D.由自由能判据推出反应2CO(g) ==2C(s)+O2(g)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6.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中a+b>c+d
B.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C.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温度达平衡后,C
在T1时的反应速率大于T2
7.已知2SO 2(g)+ O2(g)2SO3(g);△H=-196.6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SO2燃烧热为196.64kJ•mol-1
C.在容器中充入1mol SO2和0.5mol O2充分反应,热变化为98.32kJ
D.当有N A个电子发生转移时,热变化为49.16kJ
8.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L CO2、
0.1 mol/L 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g)+CO2(g) 2CO(g)+2H2(g),测得CH4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如图,
CH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条件下,1molCH4(g)和1molCO2(g)的总能量大于2mol CO(g)和2molH2(g)的总能量B.压强:P2>P1
C.1100 ℃达平衡时,c(CO)=0.16 mol/L
D.压强为P2时,在y点:v正> v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B.已知H2O(l)= H2O(g) △H=+44 kJ·mol-1,则2g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kJ的能量
C.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的化学反应
D.同温同压下,H2(g)+ 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10.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缩小体积B.恒容,充入He C.恒容,充入O2 D.恒压,充入N2
11.已知:2H2(g)+O2(g)=2H2O (g) △H13H2(g)+Fe2O3(s)=2Fe(s)+3H2O (g) △H2
2Fe(s)+3/2O2(g)=Fe2O3(s) △H32Al(s)+3/2O2(g)=Al2O3(s) △H4
2Al(s)+Fe2O3(s)=Al2O3(s)+2Fe(s) △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0,△H3>0 B.△H5<0,△H4<△H3
C.△H1=△H2+△H3D.△H3=△H4+△H5
12.已知反应2HI(g)H 2(g) + I2(g) △H=+11kJ·mol-1,1molH2(g)、1mol I2(g)分子
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kJ)为()
A.598
B.576
C.288
D.299
13.在一密封的恒容容器P中注入NO2,在25℃时达到平衡状态,若将P置于100℃的水
中,则升温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B.混合气体密度变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N2O4的质量变小
1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在0.1mol/LK2Cr2O4溶液中,滴加3滴浓硫酸,K2Cr2O4溶液颜色会改变
B.在做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应该将Na2S2O3和稀硫酸分别加热到设定温度再混合
C.恒温恒容已达H
(g)+I2(g) 2HI(g)平衡的容器中,充入少量HI(g),容器中气体颜
色不变
D.不断读取数据,直到出现下降,取最大值,即为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15.某温度下,将6 mol CO
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 +3H2(g)
CH3OH(g) + H2O(g) ΔH < 0,容器中H2的物质
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中的实线所示。


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
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下列正确的是()
A. 该温度下,a 点时,3 v 正(CO 2)= v 正(H 2)
B. 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充入氦气
C. 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降低温度
D. 从反应开始至a 点,v (CO 2) = 0.6 mol·L -1·min -1 16. 在1.0 L 密闭容器中放入0.1 mol X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X(g) Y(g)+Z(g) H
<0 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 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t 1时n(X)=0.04 mol
B. t 1到t 2到,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增大
C. 欲提高平衡体系中Y 的含量,可升高体系温度或减少
Z 的量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 气体X ,平衡正向移动,
X 的转化率减少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 (10分)
向某10L 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 2SO 2(g )+ O 2(g ) 2SO 3(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 2(g )氧化为1mol SO 3放热99kJ ,请回答: (1)图中A 点表示 。

(2)该反应通常用V 2O 5作催化剂,加V 2O 5会使图中
B 点______(填“升高”还是“降低”),△H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能说明容器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速率v 逆(SO 3)=2 v 正(O 2)
B.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4)该温度下,SO 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5)平衡状态由A 变到B 时.平衡常数K (A)___K (B)(填“>”、“<”或“=”)。

18. (9分)
利用50mL 0.50mol•L -1盐酸、50mL 0.55mol•L -1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测定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是 。

p /12 E 能

(2)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两个量筒B.仪器a
C.泡沫塑料板D.碎泡沫塑料
(3)向装有盐酸的小烧杯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性迅速倒入
(4)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t=3.4℃,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保留一位小数).(5)下列操作可能会使测量的中和热数值改变的是
A.用氨水代替NaOH实验
B.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把仪器a由玻璃制品改为铜制品
D.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19.(10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弄清实验原理和细致观察实验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I.某同学利用1 mol/L KI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和淀粉溶液探究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原理
(2)实验时,试剂加入顺序为①KI溶液、②淀粉溶液、③稀H2SO4溶液,试解释②③的顺序为何不能颠倒。

II.某化学小组发现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为了探究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探究记录及分析】
实验①②对比是为了。

(2)x=
(3)(填“能”、“不能”)用MnCl2固体代替MnSO4固体。

【探究结论】
(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但随后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

结合文献资料与实验得出:草酸(H 2C 2O 4)溶液与酸性KMnO 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先慢后快的主要原因是 。

20. (8分)
一定量的CO 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 2
(g) 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反应, ΔS 0(填“>”、“<”或“=”,下同), ΔH 0。

(2)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平衡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3)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 2的转化率为 。

(4)925℃时,若气体总压记作P 总,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的计算式为 。

21. (15分)
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不但要着眼于物质种类的变化,也要关注物质状态的变化。

(1)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物质的体积分
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 、
B 表示的粒子依次是O 和H
B .图中A 、B 表示的粒子依次是H +和O 2-
C .图中A 、B 重新生成水时的活化能等于0
D .图中A 、B 重新生成水时的活化能大于0 (2)已知H 2的燃烧热ΔH =-285.8kJ/mol ,且H 2O 的汽化热为44.0kJ/mol 。

试写出H 2燃烧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

(3)在容积为2.0L 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 在T ℃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用A 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第5min 时,升高温度,A 、B 、D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则该反应为 (填“吸
n(Mn 2+)
n(Mn 2+)
热”或“放热”)反应。

③若在第7min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其他条件不变,则A的物质的量图像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_(用图中a、b、c的编号回答)
(4)在100℃、200KPa的条件下,反应aA(g) bB(g)+cC(g)建立平衡后,在不加入任
何物质的条件下,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维持温度不变),下表列出的是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大小:(填>、<或=)
②压强从500KPa增加到1000KPa时,平衡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其原因可能为。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分)
(1) 反应物的总能量或2molSO2(g)和1molO2(g)的总能量 (2分)
(2) 降低 (1分) 不变 (1分)
(3) ACD (2分)
(4) 800 L·mol-1 (2分) (不写单位不扣分)
(5) = (2分)
18.(9分)
(1) 环形玻璃搅拌棒 (1分)
(2) A (2分)
(3) C (2分)
(4) -56.8 (2分)
(5) ABC (2分)
19.(10分)
I.(1)4H++ 4I-+ O2= 2I2+ 2 H2O (1分)
(2)若②③顺序颠倒,则I2生成后不能立刻被检测到(溶液变蓝)
(2分)
II.(1)探究温度是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分)
(2) 25 (2分)
(3)不能 (1分)
(4)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生成的MnSO4(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
用(2分)
20.(8分)
(1) > (1分) > (1分)
(2) 正向 (2分)
(3) 25.0% (2分) (25%不扣分)
(4) (P总×96.0%)2/( P总×4.0%) (2分)
21.(15分)
(1) C (2分)
(2) H2(g)+1/2O2(g) = H2O(g) ΔH= —241.8kJ/mol (2分)
(3) ①0.067 mol/(L·min) (2分)
②吸热 (2分)
③ b (2分)
(4)① = (2分)
②正向 (1分) 压强增大为原来的两倍,B浓度的变化大于两倍,说明C在增大压强时变为非气体,平衡正向移动(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