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4单元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期整体分析
苏教版教材数学教学内容(单元)分析表
苏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第 2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第 3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年级第单元经典习题讲评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材数学教学内容(单元)分析表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按“整体—部分—整体”的线索分别教学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

学生认识几何体一般先整体感知形状再仔细研究结构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描述建立形体概念。

2展开圆柱的侧面、表面、研究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建立“等底”“等高”概念形成“等积”猜想。

·通过推理得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切、拼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还要通过推理得到。

教材先指导学生研究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的关系看到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再体会“底面积×高”既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3.“估计—验证”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

就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把圆锥转化成体积相等的其他物体有些困难。

因此教学圆锥体积公式采用的方法与圆柱不同
4.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与圆柱表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2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3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4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5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6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7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8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9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第 10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材数学教学内容(单元)分析表
苏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第 2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第 3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年级第单元经典习题讲评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材数学教学内容(单元)分析表
苏教版六年级第四单元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第四单元第 2 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
年级第四单元第 3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设计者王春龙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
流程
学习过程预设(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过程的开展)教学调整
常规
训练
完成口算本第()页
教学过程一、情境
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二、过程
(一)认识比例的项、内项、外项
例题呈现: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问题引领: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不同的比例吗?
资源呈现:
学生1:两个三角形底的比和高的比相等6:3=4:2
学生2:两个三角形高的比和底的比相等4:2=6:3
学生3:每个三角形底和高的比相等6:4=3:2
学生4:每个三角形高和底的比相等4:6=2:3
操作要求:
找一找:找出比例中的项、内项、外项
说一说:跟同桌说一说
想一想: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思维完善: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六年级第四单元第 4 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