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流派比较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流派比较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流派的差异和特点,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进行比较,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典经济学流派
古典经济学流派诞生于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能够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例题:假设在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 100 2P,供给函数为 Qs = 20 + 3P,求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令 Qd = Qs,即 100 2P = 20 + 3P,解得 P = 16,将 P = 16 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均衡数量 Q = 68。
古典经济学认为,在这种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价格会自动调整,使供求达到平衡,无需政府干预。
知识点总结:
1、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
2、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各国应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利。
3、自由放任政策:倡导政府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由运作。
二、新古典经济学流派
新古典经济学流派兴起于 19 世纪 70 年代,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等。
新古典经济学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市场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边际分析方法。
例题: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 X^05Y^05,预算约束为 100 =2X + 3Y,求消费者的最优消费组合。
解:通过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L = X^05Y^05 +λ(100 2X 3Y),分别对 X、Y 和λ 求偏导并令其为 0,解得 X = 25,Y = 50/3 。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基于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从而实现自身的最优。
知识点总结: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一单位新增商品中获得的效用逐渐减少。
2、需求曲线的推导:基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推导出需求曲线。
3、供给曲线的推导:通过边际成本曲线推导供给曲线。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主义诞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时期,凯恩斯是其主要代
表人物。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认为市场存在失灵的情况。
例题:假设一个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8Y,投资 I =50,政府购买 G = 200,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Y。
解:根据 Y = C + I + G,即 Y = 100 + 08Y + 50 + 200,解得
Y = 1750 。
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减税等政策
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知识点总结:
1、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包括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
2、乘数理论:投资或政府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变动。
3、宏观经济政策:主张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四、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试图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
分析结合起来。
例题:在一个包含家庭、企业和政府的经济中,家庭的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75Yd,Yd 为可支配收入,T = 02Y,I = 50,G = 100,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Y 。
解:首先,Yd = Y T = Y 02Y = 08Y ,然后代入消费函数得到
C = 100 + 075×08Y = 100 + 06Y 。
再根据 Y = C + I + G ,即 Y
= 100 + 06Y + 50 + 100 ,解得 Y = 500 。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总需求来调节经济,同时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也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总结:
1、 ISLM 模型:用于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2、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3、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和机制。
五、货币主义学派
货币主义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强调货币供应量在经济中的重要
作用。
例题:假设货币流通速度 V 恒定为 5,货币供应量 M 从 1000 增加
到 1200,根据货币数量论,计算物价水平 P 的变化。
解:根据货币数量论公式 MV = PY ,初始时 1000×5 = P1Y ,变
化后 1200×5 = P2Y ,由于 Y 不变,可得 P2 / P1 = 1200 / 1000 =
12 ,即物价水平上升了 20% 。
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政府应控制货币供
应量的增长。
知识点总结:
1、货币需求函数:强调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恒久性收入等因素。
2、单一规则货币政策:主张政府按照固定的货币增长率来制定货
币政策。
六、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代表人物有卢卡斯等。
该学派认为人们能够做出理性的预期,并据此做出经济决策。
例题:假设政府宣布实施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预计会增加 100
亿元的支出。
如果公众具有理性预期,且经济原本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分析该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解:由于公众具有理性预期,他们会预见到政府的政策将导致通货
膨胀,从而提前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如要求提高工资等。
因此,该
政策可能不会对实际产出产生影响,只会导致物价上涨。
知识点总结:
1、理性预期假设:人们会充分利用所有可得的信息来做出最优预测。
2、政策无效性命题:在理性预期的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无法对经济产生实际影响。
七、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继承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市场失
灵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例题:假设一个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的边际成本为 MC = 2 + Q ,需求函数为 P = 10 Q ,求企业的最优产量和价格。
解: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 MR = MC ,其中 MR = 10 2Q ,令 10
2Q = 2 + Q ,解得 Q = 8 / 3 ,P = 10 8 / 3 = 22 / 3 。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价格粘性等因素,导致
市场不能自动出清,需要政府干预。
知识点总结:
1、价格粘性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价格不能迅速调整以实现市场均衡。
2、菜单成本理论:说明企业调整价格存在成本,这导致了价格粘性。
3、信贷配给理论:分析了在信贷市场上,即使存在超额需求,利
率也不一定上升,而是会出现信贷配给现象。
通过对以上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的比较例题和知识点总结,我们可
以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流派在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上的差异
与联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经济情况,综合运用不同
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为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同时,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西方经济学流派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学习,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