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设计,有序推进——例谈“三位一体”单元整体构设阅读教学教学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设计,有序推进——例谈“三位一体”单元整体构设阅读教学教学流程
发表时间:2020-05-09T16:29:04.9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作者:危胜初
[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这些论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是单篇课文的教学,整体性是其本质。

而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如火如荼,许多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行使用,明确提出了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更是为我们指明了阅读教学研究的方向。

湖南省岳阳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范练娥老师主持了省级课题《“三位一体”单元整体构设的阅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三位一体”单元整体构设的阅读教学的概念。

指出“把单元阅读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将单元的学习目标体系、逻辑完整性的学习内容、要素关联的知识体系结构化,分摊到各课精细定学,精确定教”。

那么单元整体构设的阅读教学的教学流程怎样构建?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位一体”单元整体构设的阅读教学采用“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教学结构,区分“教读”“自读”课型,“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使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在“自读课”“课外阅读”中有效迁移和拓展。

这样的设计理念,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对单元内各篇目平均用力的方法。

必须以一个单元为整体,将教材进行教学化处理或内容重组,整体上的把握教材内在的联系,形成单元内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体系。

一个或者多个单元的阅读教学进行整体构设,就要结合单元的总体目标,把教读课文教学、课内自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起来。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一般流程为:单元定向(或单元介绍、单元说明)——单元预习——单元学习——单元总结。

单元整体教学流程的构建,能有效地打破初中语文现行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以人教版国家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具体谈一谈。

一、单元定向,明确目标。

教师备课时须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单元通读思考,整体把握一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析单篇课文的个性,提炼共性,找到单元整体教学的整合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单元整体教学课时。

在单元导读课前,教师要就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简要说明,指导学生的单元预习,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文体具有多样性,既有小说,也有散文,还有诗歌。

本单元阅读的重点是: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由此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第一,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对民俗文化的热爱。

第二,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

第三,品味课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强朗读,训练语感。

这三个目标也就是本单元整体构设阅读教学的主要线索。

这四篇课文编在一个单元是因为拥有同一个人文主题:民俗文化。

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同学们阅读时要从文章中提炼不同的“民俗文化”表象,重点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要提醒学生梳理四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侧重点:《社戏》还表达对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淳朴人性的期盼,《回延安》还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安塞腰鼓》还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灯笼》还表达保家卫国的意志和热情。

至于表达方式的运用和生动的语言,可以要求同学们用圈点批注法进行赏析。

二、单元导读,整体预习。

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利用好单元预习课,即以一单元为单位,集中利用一到两课时(若受阅读速度的限制,可以提前作好布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单元教材内容。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制定预习任务单,学生自读课文,自行查阅字词和文学常识等相关资料,熟悉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主题,梳理学习疑难问题等等。

这重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提取信息能力、自学能力。

预习任务单可以包括“积累字词,夯实基础”“走近作者,了解文学常识”“梳理思路,整体感知”“优美段句摘抄及评价、质疑”等。

预习任务的完成可以当堂检测,采用书面、口头表达的形式,在同桌间、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进行。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教学,“单元介绍”“单元导读”和“单元预习”可以安排两个课时,预习任务单列为:1.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掌握音形义,记下疑难。

2.搜集作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3.结合课文后的“思考探究”中的问题或“阅读提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思路。

在预习检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社戏》可参照思考探究第一题,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写的事件。

再补充小说前半部分,形成整体印象,加深理解。

《回延安》可参照思考探究第一题,概括每部分内容,找出诗歌的线索:重逢—回忆—赞美—展望。

《安塞腰鼓》的思路,可分为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

《灯笼》以灯笼为话题,以情感为线索,杂而不乱,形散神聚,卒章显志。

4.勾画每篇文章中表现的“民俗文化”,与同学进行交流。

5.用圈点批注法就情感、语言等方面写出自己认识。

三、教读悟法,自读运用。

这一流程是指在教师主导下的课文学习,要求区分“教读”与“自读”两种课型。

引导学生将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在“自读课”“课外阅读”中有效迁移。

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作这样的安排:《社戏》两课时,《回延安》两课时,《安塞腰鼓》《灯笼》课内整合阅读两课时,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后都在“拓展延伸”环节中都有“课外阅读”篇目的推荐。

《社戏》为本单元的教读引路课,主要教会学生梳理文章记叙的事情,理清作者思路;体会课文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及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理解社戏这一传统民俗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

《回延安》同为本单元的教读课文,但体裁与写作手法与《社戏》完全不同,它的训练重点是继续练习梳理内容,了解民俗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情怀;赏析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在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中体会诗人真挚炽热的情感;学习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场景的描写,通过比兴、拟人、夸张、地方特色词语的运用来间接抒发情感的方式。

《安塞腰鼓》和《灯笼》为自读课文,这两课的学习具有运用性和总结性的作用,要联系本单元前面两篇文章所学内容和阅读方法,加深巩固,也要进一步开拓,让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

我们采用课内整合的教学形式,采用“自主阅读交流课”的课型,来进行自读教学。

梳理、理解课文所写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认识“安塞腰鼓”和“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读出《安塞腰鼓》高亢、热烈、豪放的情调;读出《灯笼》的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的语流语速,感受作者对早年生活、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和激越的爱国热情。

品味两篇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文中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体会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
方式。

四、单元总结,拓展延伸。

在一个单元课文阅读教学完成之后,还应该安排一节单元总结及阅读汇报课或者拓展阅读课,教师指导读书方法、做好阅读笔记,在课堂上通过展示交流进行分享。

做到阅读与积累、交流、欣赏、表达的“四个结合”,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归纳提炼阅读方法,助力学生将阅读延伸到课外,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可以选择本土作家梅实的《巴陵戏的那些事》、通讯《岳阳楼下汴河街庙会玩龙舞狮年味浓》、当代作家史良高的《水乡的日子》、马亚伟的《故乡的年戏》、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节选、祁念的《延安,我把你追寻》、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汪曾祺的《大淖记事》等等,进行拓展阅读和赏析。

当然,这些文章不是一课时就能全部读完的,必须贯穿在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整理的单元整体构设的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但这一流程以及具体的课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单元的不同要求,设计符合本单元的教学设计。

总的说来,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有单元整体构设的理念,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在一个单元内有序实施,坚持下来,教师和学生一定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18BJC0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