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基础巩固]
1.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由此可见,“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诗情画意D.雅俗共赏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现实主义,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故选B项。
答案:B
2.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
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B.《子虚赋》C.《论语》D.《诗经》
解析:从材料中的“南方倾向抒情”说明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离骚》。
故选A项。
答案:A
3.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镇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
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解析:文学作品能反映一定的历史现象,但经过了文学加工,并不是原始资料,排除A 项;盛泽镇在南方,故B项错误;材料的描写没有涉及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问题,排除C项。
题干材料可以作为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故选D项。
答案:D
4.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
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 )
A.李白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该诗人的风格应该属于浪漫主义,而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
故选A项。
答案:A
5.有人评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词作:“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 )
A.李白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解析:材料“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体现的是豪放派词人。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明清时代,大量以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有所放松
解析:明清时代小说发展的原因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的扩大,印刷术的完善和发展,故C项符合。
A项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项不是主要因素;思想控制没有放松,而且加强。
故D项错。
答案:C
[同步真题]
1.(北京文综)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示意图中的“齐”“郑”“卫”等名称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
根据所学知识,《诗经》收录
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该作品集,故A项正确。
B项中“汉相如”指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陶元亮”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C项中的“李将军”指西汉时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D项诗句是对秦朝在全国推行小篆为标准字体、“焚书”的评论。
B、C、D三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2.(江苏单科)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气势恢弘的汉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故A、B两项理解正确。
结合材料中司马相如的赋的特征可知D项理解正确。
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反映了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与道家无为思想不符,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C
3.(北京文综)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
A.《春秋》B.《孟子》
C.《荀子》D.《离骚》
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文化。
根据图片信息“赵”“魏”“韩”可推知此时期为战国时期,④处于长江中游地区,为楚国地界,D项《离骚》为楚国大夫屈原所著,故选D项。
《春秋》为春秋时期孔子所著,A项在时间、地理位置上不符合题意。
《孟子》为孟轲所著,孟子的故乡位于今山东济宁,排除B项。
荀子为战国时期赵国人,《荀子》系统阐述了他的学术思想,排除C项。
答案:D
4.(四川文综)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材料大意是司马相如的赋虽然多假托的言辞和夸张的说法,但其主旨却归于节俭,这与《诗经》的“风谏”之旨相似。
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的赋有提倡节俭的文风,B项正确;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A项错误;汉赋虚辞滥说,文辞铺张,辞藻华丽,缺乏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述,而《诗经》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因此,C、D两项错误。
答案:B
5.(重庆文综)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该作品是( )
A.《诗经》B.《老子》
C.《庄子》D.《离骚》
解析:本题考查屈原著作的特点。
注意材料信息“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理想的执着追求”“比兴手法”“南方楚文化”等,这些都指向屈原及其著作,《离骚》是屈原的著作,故选D项。
答案:D
6.(大纲文综)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
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 )
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
解析:本题考查陶渊明和王维诗歌的共同特点。
两人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故C项正确。
陈子昂和岑参属于边塞诗人,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故A、B、D三项均可排除。
答案:C
7.(全国文综)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可以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学形式。
然而,其中只有元曲未被明清两朝的正史收录,究其原因是“托体稍卑”,即元曲源于民间文学,反映了社会下层(市民)的文化需要。
“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充分反映了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故选C项。
答案:C
8.(江苏文综)“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
解析:《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
而且“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因此它充分体现了“民间性情之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项。
答案:A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