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手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高层建筑脚手架施工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建筑高度为30层,总建筑面积约为120,000平方米。

工程主要包括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给排水、电气、通风与空调等分部工程。

为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针对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搭设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工作及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一)、技术准备工作
1. 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规、规范,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相关要求。

2. 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3.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脚手架搭设、拆除及检查方法。

4. 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物资准备工作
1. 根据脚手架施工方案,计算所需主要材料数量,包括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

2.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要求具有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资料。

3. 材料进场前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 采购足够的施工工具和设备,如扳手、电焊机、手动葫芦等。

5. 储备足够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6. 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准备材料、设备、劳保用品,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7. 建立材料管理制度,确保材料合理使用,防止浪费和丢失。

三、一般规定
1. 本工程脚手架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规范及标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

2. 脚手架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3. 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如需修改,应经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4. 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中,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5. 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应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施工。

如确需夜间施工,应确保施工区域有足够的照明,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 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期间,应设专人进行现场监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7.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严禁超载使用。

应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8. 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操作技能,严禁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9. 遇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应暂停脚手架施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10.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施工人员及物资运输安全。

11. 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
意识。

12.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搭设标准
(一)、脚手架材质
1. 钢管: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φ48.3×3.6mm焊接钢管,材质应为Q235A 级钢,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焊缝开裂等缺陷。

2. 扣件:应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专用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

3. 脚手板: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木质或钢质脚手板,板面应平整、无腐朽、无裂纹,钢质脚手板应焊接牢固,木质脚手板应采取防水、防火措施。

4. 安全网:应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密目式安全网,网目密度不得小于2000目/100cm²。

(二)、脚手架的基底
1. 脚手架基底应平整、坚实,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防止因地基沉降导致脚手架不稳定。

2. 基底应进行硬化处理,铺设厚度不小于20cm的C20混凝土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脚手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底座与垫板应平整、坚固,确保立杆垂直度。

(三)、脚手架的扫地杆
1. 扫地杆应采用与立杆相同规格的钢管,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
200mm。

2. 扫地杆应与立杆连接牢固,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性。

(四)、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
1. 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应设置水平拉结和垂直拉结,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2. 水平拉结应每隔一层设置一道,垂直拉结应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

3. 拉结件应采用钢丝绳、拉杆或其他刚性连接件,连接应牢固可靠。

(五)、脚手架板的铺设
1. 脚手板应铺设平整、牢固,不得出现空隙、松动等现象。

2. 脚手板两端应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30cm。

3. 木质脚手板应设置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宜大于30cm。

(六)、立杆的纵距、横距、步距
1. 立杆纵距:不宜大于1.5m,横距:不宜大于1.05m,步距:不宜大于
1.8m。

2. 立杆应垂直设置,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宜大于1/200。

3. 横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与立杆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七)、外脚手架的防护
1. 脚手架外侧应设置连续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应为1.2m,底部设置180mm高的挡脚板。

2. 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横杆间距不应大于0.35m。

3. 脚手架应设置上下通道,通道处应设置安全门或防护网,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4. 脚手架作业层应设置1.5m高的防护栏杆和180mm高的挡脚板。

5. 脚手架作业层以下每隔10m应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张紧、牢
固。

(八)、支撑体系
1. 脚手架支撑体系应包括立杆、横杆、斜杆等,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性。

2. 斜杆应设置在脚手架的四个方向,形成空间结构,提高脚手架的抗倾覆能力。

3. 支撑体系应与脚手架同步搭设,不得滞后。

(九)、杆件搭设构造要求
1. 立杆、横杆、斜杆的连接应采用扣件连接,扣件应紧固、可靠。

2. 立杆的上下两端应设置对接扣件,中间应设置直角扣件。

3. 横杆与立杆的连接应采用直角扣件,横杆的端部应伸出立杆不少于
100mm。

4. 斜杆与立杆、横杆的连接应采用旋转扣件,斜杆与立杆的夹角宜为45°。

(十)、荷载
1. 脚手架应按设计荷载进行搭设,严禁超载使用。

2. 脚手架设计荷载应包括施工荷载、结构自重、风荷载等,并按相关规范取值。

3. 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荷载情况,确保脚手架安全稳定。

(十一)、特殊部位处理
1. 对于脚手架与建筑物间的缝隙,应采取封堵措施,防止物料坠落。

2. 对于脚手架的转角、阳角等部位,应加强支撑和防护,确保安全。

3. 对于建筑物挑檐、阳台等突出部分,脚手架应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并采取防护措施。

(十二)、搭设和拆除顺序
1. 脚手架搭设应按照从下到上、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2. 脚手架拆除应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顺序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 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应设置专人指挥,确保作业有序进行。

五、各项技术管理措施
(一)、脚手架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 严格材料验收制度,所有材料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资料。

2. 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

3. 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材料质量。

4. 对扣件、螺栓等关键连接部件进行无损检测,确保其可靠性。

(二)、保证施工质量措施
1.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掌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艺。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不得擅自更改。

3. 设置质量检查员,对脚手架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三)、保证安全施工措施
1. 制定安全施工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

2.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4.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违章作业进行严肃处理。

5. 配备合格的劳保用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1.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确保施工材料、设备堆放有序,通道畅通。

2.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音、粉尘污染,保护周边环境。

3. 做好施工现场卫生清洁工作,定期清理垃圾、废物。

4. 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文明素质,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

四、吊篮的安装、移位和拆除方案
1. 吊篮安装前,应检查吊篮及其配件的质量,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 吊篮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 吊篮安装完成后,进行空载试验,确认吊篮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4. 吊篮移位时,应确保移位路线安全,移位过程中严禁载人。

5. 吊篮拆除应按照拆除顺序进行,拆除前应确保吊篮内无人员及物品。

6. 吊篮拆除过程中,应设置安全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