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模版
![课程标准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f27ec6eefdc8d377ee32cf.png)
注1: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注2:蓝色字体部分为填写样式或建议***********学院《**************》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注:对于岗位能力、专业知识课程只能填写一个专业,不含方向;职业素质类课程,可填大类,如全院所有专业、工科类专业等)编者:××教研室(××课程组)课程负责人:审核人:编制单位:********学院****系(部)合作单位:(注:请填写单位全称,如无,则将此项删除)编制日期:年月日《********》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书写要求:表格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二)课程详细信息(书写要求:标题为黑体四号;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1.适用对象高中后三年制学生/初中毕业五年一贯制学生.2.适用专业*******专业3。
参考课时*** 学分***4。
课程简介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课程的主要信息,让同行教师很直观了解到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的开发特色、教学特色、组织特色等信息。
②语言凝练,一般不超过200字。
5。
课程性质与定位①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如果是专业核心课程,请表述为“***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②课程定位:明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该课程预期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6。
课程设计思路①课程设计依据:包括相关文件、制度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课程的设置要求等。
②具体设计思路: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的设计思路③建议采取“主题句+详细阐述"的方式进行阐述。
注意思路清晰,语言凝练。
7. 课程目标①应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
②总体目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③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证书目标四部分(如无证书目标,可删除).归纳具体目标时,请注意以下几点:细致区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课程标准格式模板
![课程标准格式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85768f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7.png)
《xxxxxx》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4号黑体,首行缩进2字符,下同)备注: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学分、课时、开设学期要与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
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行距23,首行缩进2字符,小四仿宋,加粗,下同)(正文行距23,首行缩进2字符,小四仿宋,下同)要求:主要叙述本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与先导、后继课程的关系,以及课程类型等内容。
参考解读:(1)课程类型。
标明课程类型(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请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查找),写出本门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特殊性,以反映出本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即体现培养目标,如何落实培养规格的。
(二)课程设计思路要求:将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讲授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时分配、考核与评价方式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
参考解读:基本思路要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课程设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要充分体现本专业人培目标。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据本门课程所代表的专业知识体系、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科学合理提出本门课程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课时量小的课程只写具体目标即可)。
(二)具体目标(知识、能力、素质顺序与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要求:从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并为优秀学生的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
参考解读:(1)从知识、能力与素质,分三个方面来写,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一般要求,可以参看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部分。
(2)一定要写具体,不能太简单。
1.知识目标(1)……(2)……(3)……2.能力目标(1)……(2)……(3)……3.素质目标(1)……(2)……(3)……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条件要求(二)教师能力要求参考解读:教师具备任课的学历、职称资格以及相应的行业经验,以及具备本课程所需要的能力要求。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b0f30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3.png)
《××××》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主要描述该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主要学习内容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部分。
描述示例:该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类别进行修改),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能力。
它要以……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主要说明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内容编排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等内容,如: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项目编排的思路、总课时安排和各部分的课时分配以及建议课时数等。
课程设计思路必须依据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要求、相应职业资格标准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方面的要求。
描述示例:1.该课程是依据“XXXX专业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XXXX职业岗位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着重培养学生XX能力,具备XX知识。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构成部分突出职业能力训练,理论知识学习围绕完成工作任务需要进行,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形式可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实习等工学结合实践形式。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XX学时,其中理论XX学时,实践XX学时。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文字表述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目标,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部分为具体目标,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目标。
为了使得课程目标的表述能够明确,尽量不要使用“知道”、“了解”、“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dee92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f.png)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分: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等)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支撑作用。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2、技能目标3、情感目标4、任务目标四、教学内容安排及标准(按照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进行整体设计。
)表3 项目教学设计(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五、教学建议(包括教学内容实施建议、教学方式实施建议。
)六、课程实施条件1.教师基本要求(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Android项目实战》课程标准
![《Android项目实战》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a11ce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c.png)
《Android项目实战》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Android项目实战》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相关知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胜任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软件研发等工作任务。
本课程主要是以项目实战为主。
通过完整的项目案例《传智学习助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掌握Android 的基础知识上,学会编写较为复杂的应用程序,能够清楚并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的整个开发流程。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Java语言)》、《数据库SQL》、《移动软件应用技术(Android)》。
二、课程设计理念1、该课程是依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各个企业实际项目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融合相关岗位(群)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要求该课程要通过校企合作,组织校内实训项目小组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4。
本课程在设计时考虑主要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对于比较难懂、但实际开发中运用较少的知识点尽量少讲或不讲,一切以实际项目为核心,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工作需要能完全吻合。
教学过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实验项目或工作情景,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知识,并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保证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课程标准模板(参考)
![课程标准模板(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823f288b941ea76e59fa043c.png)
课程标准【注:以下内容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板填写: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填写A 模板;项目化课程填写B模板;整周实训课程填写C模板;其它课程填写D模板】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说明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还是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或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
说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本课程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专业能力定位,服务于哪些岗位要求开设本课程的;如是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职业素质或者能力定位,服务于从事哪些职业工作要求开设的课程;专门为掌握知识、拓展专业素质开设的课程可以按照传统的描述方式。
(二)先修后续课程除说明本课程的前导后续课程外,还应说明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思路首先说明课程设计的理念;其次在分析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说明学习情境中教学内容选取和排序思路。
最好能用表格描述通过学习领域学习来培养行动领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首先描述课程的总体目标。
用具体、明确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能力目标——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用××做××”。
这里所说的“做”,是指“完成专业任务”,不是指“掌握知识”。
所以,“能理解××概念,能掌握××定义,能回答××问题”之类,都不是我们要求的能力目标。
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①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②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③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④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⑤按照规范操作的能力;⑥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⑦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⑧事故的处理能力;⑨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⑩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应首先分析本课程直接服务的后续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本课程的哪些知识、能力、素质,再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本课程在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c1eab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4.png)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成为成功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
本课程将让学生掌握以下主要能力:1.掌握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2.熟悉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方法;3.熟练掌握项目计划、执行、监控、控制等各阶段的技能;4.理解项目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变更管理等内容;5.培养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协作、沟通、领导和决策等能力。
二、课程内容1. 项目管理基础•项目管理的概述、定义、特征和优势•项目生命周期•项目运行环境和制约因素•项目组织与角色分工2. 项目计划与实施•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3. 项目监控与控制•项目风险管理•项目变更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评估与改进4. 团队管理与领导•团队授权与领导•团队建设与归属感加强•团队动机与激励•团队合作与协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和项目模拟的方式授课。
1. 课堂教学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将围绕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讲授,教师将介绍项目管理的流程、方法和工具,以及各管理阶段的技能要求,结合案例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将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
教师将引导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深入了解项目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增强实践能力和判断力。
3. 项目模拟项目模拟是本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教师将设计真实的项目模拟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模拟实际的项目管理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项目管理的技能和方法。
四、课程评估课程评估主要采用成绩评定、学生反馈和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
其中,成绩评定将从课堂表现、作业和项目考核等方面进行评定。
五、参考资料本课程的参考资料包括: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2.项目管理工具手册等相关专业书籍;3.优秀的实际案例;4.优秀的项目管理课程视频资源等。
六、结语本课程是一门关键的核心课程,将为广大学子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课程标准范本
![课程标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4c57b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e.png)
课程标准范本以下是一份课程标准范本,供参考:课程名称:数学学段:小学学科内容:基础数学知识和运算技能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5. 培养学生的数学沟通和合作能力。
课程内容:1. 数字和数理关系- 数字的读写和认识;- 数量的表示和比较;- 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 数的秩序和序数的认识。
2. 运算与计算- 加法和减法运算;- 乘法和除法运算;- 数字组合的转换和应用;- 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3. 几何与形状- 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线段、角度和面积的认识;-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计算;- 几何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4. 数据和概率-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数据的概率和预测;- 数据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课程资源:1. 教材: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编写的数学教材;2. 参考书:辅助教学和扩展学习的数学参考书;3. 板书:教师课堂板书和学生学习笔记的记录;4.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5. 实物和模型:利用具体的实物和模型进行教学示范。
课程评估:1. 笔试:针对知识和技能进行的书面考试;2. 实践表现:针对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3. 作业和课堂表现:针对课堂参与、态度和合作能力的评估;4. 小组项目:针对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评估;5.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不同评估方式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备注:此为数学课程标准的简化版本,实际课程标准可能更加详细和具体。
古典舞基训项目课程标准
![古典舞基训项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b9c5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d.png)
古典舞基训项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艺术中专校六年制中国舞表演专业学生二、课程性质中专中国古典舞课的总任务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中国古典舞所需要的较全面、扎实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技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民族风格、韵律、音乐感和艺术表现力。
中国古典舞课总的要求是围绕“形、神、劲、律”进行的种种训练,这种要求必须贯穿在每一个教学进程中。
低、中、高三个教学阶段,每个教学阶段的任务不同,它是教学中的横线;各类教材的有浅入深。
由简至繁则是教学的纵线。
纵横线是紧密联系的,它构成了严密的教学网络,必须严格按照各个教学阶段的任务要求实施。
三、参考课时1260课时四、总学分70学分五、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导的各项活动,讲授中国舞表演的基础知识、教授中国舞表演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理解“中国舞表演”的基本理论、掌握中国舞表演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及与中国舞表演相关艺术创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素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
2. 树立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
4. 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习惯和团队协作、用于创新的精神。
5. 培养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专业训练规范的良好习惯。
(二)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舞表演》课程标准相关的风格特点、动律体态基本知识。
2. 掌握体态、动律的基本原理,风格、特点的基本常识。
3. 掌握中国舞表演的基本知识。
4. 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
(三)技能教学目标1. 会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对成品剧目进行动作分析。
2. 熟练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方法,实践于自身风格特点的纠正。
3. 会合理掌握组合音乐、节奏。
4. 会运用中国舞表演特色技术技巧。
会正确区分中国舞表演不同舞姿的风格特点,能完成成品剧目。
六、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的总体设计原则是:以考学、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形成项目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f2a3dd61eb91a37f0115c27.png)
XXXX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全名)2.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综合能力培养课,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模块一致)3.课程编码:(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代码)4.学时:(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方案中的学时)5.适用专业:(写出适用的所有专业全名)(二)课程性质(对课程在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功能,课程前后衔接关系等作定性描述)(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表述本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中某一岗位能力培养的关系)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阐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方向、思路)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应从人才培养方案中某一具体培养目标(知识、素质、能力)出发,阐述本课程目标从何而来、内容由什么而定)4.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以上所确定的课程目标通过怎样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来实现,重点强调课程目标实现的路径、方法、过程)二、课程目标或预期学习成果(二者选择其一)(一)总目标:(主要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的培养目标及方案中的课程目标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应能反映整个课程的内容框架和深度)(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素质目标三、内容标准(可用以下两种形式表现)第一种四、实施建议(一)教学组织(从教学方式、教学具体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教学要求等方面描述。
体现如何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整体设计的总体思路框架)(二)教材编写(根据课程特点,从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呈现形式、教材特色等方面描述)(三)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学效果,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就评价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描述,尽量做到可检测)(四)教学资源(与本课程相关的所有教学资源如文本资料、规范标准、参考书、期刊、网站、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描述)五、附录(一)专业术语(主要针对难以理解或者可能产生歧义的术语进行解释)(二)编制依据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课程标准制定及实施工作的通知》(院发〔2008〕67号)。
课程标准 参考
![课程标准 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2910cf01ec3a87c24028c4a7.png)
课程标准【注:以下内容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板填写: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填写A 模板;项目化课程填写B模板;整周实训课程填写C模板;其它课程填写D模板】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说明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还是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或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
说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本课程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专业能力定位,服务于哪些岗位要求开设本课程的;如是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职业素质或者能力定位,服务于从事哪些职业工作要求开设的课程;专门为掌握知识、拓展专业素质开设的课程可以按照传统的描述方式。
(二)先修后续课程除说明本课程的前导后续课程外,还应说明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思路首先说明课程设计的理念;其次在分析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说明学习情境中教学内容选取和排序思路。
最好能用表格描述通过学习领域学习来培养行动领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首先描述课程的总体目标。
用具体、明确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能力目标——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用××做××”。
这里所说的“做”,是指“完成专业任务”,不是指“掌握知识”。
所以,“能理解××概念,能掌握××定义,能回答××问题”之类,都不是我们要求的能力目标。
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①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②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③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④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⑤按照规范操作的能力;⑥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⑦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⑧事故的处理能力;⑨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⑩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应首先分析本课程直接服务的后续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本课程的哪些知识、能力、素质,再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本课程在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
课程标准模板大全
![课程标准模板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a93ccdbbe23482fb4da4cc9.png)
课程标准模板大全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定位、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为做好编制专业课程标准工作,特制订本要求。
一、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
要着眼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切合高职教育教学实际,确立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2.发展性原则。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及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3.实用性原则。
课程内容要符合企业、行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对接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确定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办法。
四、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1.专题调研。
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等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课程标准教案范本(标准格式)
![课程标准教案范本(标准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4da6f8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b.png)
课程标准教案范本(标准格式)课程标准教案范本(标准格式)
一、教学目标
描述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对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进行清晰而明确的说明。
二、教学内容
列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资源,包括教学材料、课程计划和
其他相关资源。
三、教学方法
说明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讨论、实验等,并描述每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步骤
详细描述课程的教学步骤,包括引入、展开和总结,以及每个
步骤所需的时间和活动安排。
五、教学评估
说明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和标准,包括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六、课堂管理
描述课堂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学生纪律要求、奖惩制度和卫
生安全措施等,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七、教学资源
列出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设备等,以便学生能够获取必要的研究材料。
八、其他事项
提及任何与课程相关的其他事项,例如特殊要求、备课时间等。
九、课后作业
明确说明学生在课后需要完成的作业和任务,以巩固和拓展所
学内容。
以上是课程标准教案范本的大致内容,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剧目排练项目课程标准
![剧目排练项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c42272469eae009581becb7.png)
剧目排练项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艺术中专校六年制中国舞表演专业学生二、课程性质舞蹈剧目排练课是舞蹈表演专业学生,从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到舞蹈表演专业演员重要的转换过程。
通过舞蹈剧目排练学习,为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积累舞台实践经验。
三、参考课时216课时四、总学分12学分五、课程目标通过对专业技术课学习,对技术课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将课堂技术课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通过排练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启发学生的表演能力,传授表演知识,训练表演技巧,培养创造能力以及舞台实践经验。
六、设计思路1、本课程的总体设计原则是:以教学和舞台表演为本位,以舞台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形成项目课程体系。
2、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行业专家舞蹈表演类专业的岗位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中等艺术学校学生的认识规律;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内容,每个项目由2到3个模块组成。
3、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掌握”、“理解”、“领会”、“熟练”等用语来表达。
“掌握”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程度,“领会”、“熟]练”用于技能的表现程度。
“理解”用于表述原理知识的学习七、内容纲要项目一民族民间舞剧目(群舞)一、训练类别(女)1、《红是红啊,绿是绿》2、《走向远方》3、《风荷雨笠》二、训练类别(男)1、《动感萨巴依》2、《狼图腾》3、《翻身农奴把歌唱》三、训练类别(男女)1、《芦花香香鼓儿响》2、《麦西来普》项目二中国舞和古典舞模块一群舞一、训练类别(女)1、《荷花舞》2、《鱼儿》3、《且吟春雨》二、训练类别(男)1、《穿越》2、《满江红》3、《冲》三、训练类别(男女)1、《黄河》模块二独舞一、训练类别(女)1、《蝶儿》2、《罗敷行》二、训练类别(男)1、《一条红领巾》2、《少年聂耳》三、训练类别(男/女)1、《我的兄弟姐妹》2、《望穿秋水》项目三当代舞和现代舞一、训练类别(女)1、《最疼爱我的人去了》二、训练类别(男)1、《恰同学少年》三、训练类别(男/女)1、《进城》项目三国际标准舞模块一伦巴舞一、训练类别(男/女)《中国风》模块二牛仔舞二、训练类别(男/女)《都市精灵》模块三恰恰舞三、训练类别(男/女)《Fighting》八、技能考核要求1、评价目的:教学评价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进程,分析判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达到何种程度,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依据。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2020)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2020)](https://img.taocdn.com/s3/m/8fcc9a964b73f242326c5f75.png)
OBE课程标准撰写要点课程标准是以课程计划为依据,是规定某一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1.课程标准的制定服从课程计划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同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结构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有所区别。
2.结构完整,内容饱满。
课程标准的编制必须包括六个部分主要内容:1)编制说明。
包括编制人姓名、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审核人姓名。
2)课程概述。
包括课程名称、考核性质、前后续课程、总学时、课程类型、适用专业。
3)课程性质与功能定位。
课程性质描述力求扼要精简,尽量从学科专业、职业岗位及学生发展三个维度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定位,撰写课程设置依据、预期效果和功能。
4)课程设计思路。
简要概述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教学内容的序化情况及依据。
鼓励采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课程设计理念,(OBE)的课程设计理念倡导反向设计原则,包含三个步骤:确定课程学习成效(毕业能力指标要求),以学习成效为指南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最后通过作业考试等环节检验学习成效的达成,形成课程设计的闭环。
5)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表述以学生为中心,勿以教师为中心;撰写力求清晰、明确、具体,所有教学目标均应有效可测,超过70%的学生可以达成;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要求,呼应专业的毕业能力要求指标,教学目标数量不宜过多,6—10为宜。
不延展或缩小本课程边界。
课程内容能较好遵循学生能力培养基本规律,模块清晰、重难点突出、与课程目标结合好,体现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6)课程考核。
包括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且各自应有具体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体现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学情以及考核方式执行的实际问题。
7)实施要求。
包括对授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的条件要求、教学方法和策略。
3.知识与能力关系处理得当,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比重分配合理。
基础理论教学以适用、实用为目的,以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与专业标准、企业实际衔接,能较好体现其针对性和实用性,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需要。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153adc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3.png)
统一格式:段前段后为0,除标题为黑体外,其余全部宋体,行间距统一25磅附件一理论为主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课程标准(三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为零)课程编码:课程类型:适用专业:课程属性:学时:授课单位:学分:授课学期: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以上为小四,宋体)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程性质与作用(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1.1课程性质(三级标题及正文内容均为五号,宋体)本课程是×××(类)专业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主干课程),是整合的学科课程,…1.2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例如: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全面发展等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是有本专业特点课程实施蓝图和路径的描述在目前条件下理论为主课程可基本保持学科体系和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要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部分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的包含需解决问题的生活事件、社会事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教学单元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建议: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表述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即参照项目课程的要求;对知识的基本要求也可按“了解、基本了解”、“理解、基本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写明附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表内“单元内容”尽可能细化附实践教学课时分配表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本课程各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应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标准模板格式
![课程标准模板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cb57e86e102de2bd960588e0.png)
XXX专业《xxx》课程标准模板课程编号:编写规则(见附件:120108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关于规范编制课程代码的通知)适用专业:XXXXX专业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职业能力课/职业拓展课修课方式:必修/选修教学时数:96(专业课程原则上每周上6节,每学期一般安排15——16周,每周设计一个学习情景,教学时间相对集中,尽可能保持完成学习情景的连续性)学分:4学分一、课程定位(1)课程任务主要针对…………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
实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单片机系统的硬件电路组成,学会单片机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体会真实、完整的单片机开发工作过程(硬件电路焊接、电路调试、软件编程、程序下载等)。
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小型智能化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岗位,为就业打下基础。
(2)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课程,后续课程有………课程。
二、学习目标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特别应突出能力目标。
学习目标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价的、可量化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文字表述分两段:第一段:总体描述。
即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段: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说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学习结果。
实例: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能够根据实际控制系统要求,合理地选择单片机并对其硬件、软件(进行)设计;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
1.熟悉AT89S52单片机的性能并了解单片机系统的应用;2.能够正确选用元器件、识读电路图,完成单片机系统的安装与调试;3.熟练运用AT89S52单片机进行编程,并能进行简单应用程序设计与调试;4.熟练使用常用仪器仪表,能够检测单片机系统故障并修复;5.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6.具有敏锐的网络信息意识,善于整合资源、乐于团队协作;7.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b29bfdda58da0116c174908.png)
XXX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注: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
具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职业能力必修课、职业能力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等。
)二、课程目标(说明: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具有哪些能力、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特别是要说明具有哪些能力,突出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要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段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说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
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
通常采用的动词有:●操作类:操作、采集、配置、标定、使用、挑选等●程序类:排序、连接、制造、调整、准备、安装等●理会类:理会、阅读、摘录、寻找等●知识类:了解、理解、应用等●解决问题类:计划、设计、排除、估算、计算、选择、布置等●管理组织类: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监控等)三、课程内容与任务设计说明: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领域,并以此规划和设计学习情境、子情境。
学习情境一般分为2级,通常每个学习情境由多个子情境支撑。
规划和设计学习情境依据的是对工作任务的分析结论。
课程整体设计关注的是将工作任务映射到具体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子情境,每个教学子情境根据需要又可包含若干个学习任务。
(本部分共有2个参考模板,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模板)模板一:模板二:1.课程整体设计2.子情境设计(说明:又称课程单元详细设计,明确具体的学习项目或任务)四、 教学实施条件1. 教学团队 :(重点说明团队成员组成和各自角色、责任,条件允许的话课程教学团队应该)2. 实训条件:(主要是硬件要求)3. 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4. 其他条件五、 考核方法说明:课程考核要给出具体的考核方式,不同的课程类型可采用不同的考核模式,鼓励“课证融合”课程与专业相关性高、权威性强的职业资格考证项目相结合,开展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
(黑体,三号,居中,1.5倍行距)
一、课程定位(黑体,四号,加粗, 1.5倍行距。
下同)
课程的定位:课程是……专业的项目课程,目标是……。
(正文:仿宋,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20磅。
下同)
二、课程设计思路
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特色的项目课程设计思路,例如:针对行业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与车间合一”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等。
三、课程目标
突出岗位关键职业能力要求,从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岗位技能及岗位知识)、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三方面入手。
要深化对岗位能力的
理解,既要重视外显化、行为化的岗位技能、职业资格要求,又要重视岗位能力的内隐性、过程性、动态性。
四、课程典型工作任务
1、工作任务名称:……,工作任务简介……
五、课程整体设计
六、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
七、课程考核与评价
此处应强调课程考核与评价的整体性,尽量体现出课程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出学时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校企共建课程应体现出学院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及评价结果。
学生学习成绩评级与考核表
八、教材及相关资源
1、教材
2、参考教材
3、参考网站
4、实训实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