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评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络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高校的运作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从而促使各种教育教学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日趋完善。
本文着重讨论高等学校教学评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为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对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结果分析三个方面。
本文提山了教学评价系统的基本需求和功能设计,详细介绍了高校教学评价软件系统U—TEST的设计与实现。
与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该系统使得评价表的建立和使川更加科学、灵活。
系统建立了一个可动态修改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教师指标、评价课程指标、评价学生指标和评价综台环境指标四个部分,教学管理人员针对不同的课程提取不同的评价指标.制定有不同评价参数(评价指标、权重等)的评价表,参与教学评价的tE}j户在系统开放期间随时随地登录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完成评价。
系统利用计算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更广的空间上收集评价数据,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正确率,井设计实现了对评价结果进行多种统计分析:积累多年的评价结果,可以得到一个评价对象的变化趋势;分析、比较不同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总结发现优点以便于评价对象之间相互学习借鉴。
本文所建立的U.TEST系统实现了教学评价的请多功能,为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达到“以评促教”提供了更为先进、便利的手段。
关键词: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软件系统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omputertechnologiesandtheincreasinguseofcampusnetworksatcollege.theworkingofcollegeismoreandmoredependingonthecomputersandthenetworks.Manykindsofsoftwaresystemshavebeendevelopedandputintouse.Thispaperfocusesonthefunctiondesignandtheaccomplishmentoftheteachingevaluationsystem.
1nordertoachievethedesignandaccomplishmentofthesoftwaresystem.thepaperintroducesthreeaspectsofCheevaluationtheoriesrespectively.theteachingevaluationmechanism.theevaluationcriterionmechanismandtheanalysisoftheevaluationresults.Thepaperanalysesthebasicdemandandfunctiondesignofthesystem,andthenitintroducesthedesignandaccOmD¨shmentoftheUniversityTeachingEvaluationSyatem(U.TEST)indetail.Comparingtothetraditionalteachingevaluation,thesystemmakesitmorereasonableandscientifict0setupandusetheevaluationtablesThesystemsetsupachangeableevaluationcriterionsystemwhichcontains竹1ecriterionsforevaluatingteachers,thecriterionsforevaluatingcourses.thecriterionsforevaluatingstudents,andthecriterionsforevaluateeducationenvironmentThesystemmanagerselectsdifferentcdtedonsfordifferentcourses.andsetsupevaluationtalbleswithdifferentevaluationparameters.thentheusersIogininthesystemandcompletetheevaluation.Makinguseofthecomputersinaperiodoftimeandinalargerspace.wecanimprovetheefficiencyandtheaccuracyofthecalculationoftheevaluationresults,andwedesignandaccomplishseveralstatisticalanalysis:wecangetthetendencyoftheevaluatedobjectsifwecollectyearsofevaluationresults;wecancomparethedifferentresultstofindoutfhemeritsofthegoodones.SOitmakespossiblefortheusersf0Iearnfromeachothers
ThesystemofU-TESTwehavesetupaccomplishesthefunctionsoftheteachingevaluation,anditmakestheteachingevaluationmorescientificallyandeffectively.Thesystemalsocomesupwithamoreconvenientandadvancedmethodwhichmakes“topromoteteachingbyevaluation”realized.
Keywords:Teachingevaluation:Evaluationcriterion:Softwaresystem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地位十分重要。
能否通过高校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地位.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发展前途。
要培养高品位的人才,高校的教学必须改革,融合时代特点.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时代”。
而教学评价正是实际可行的衡量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未来世纪将是信息社会,教学也向着信息化的趋势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校园网络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高等学校的运作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从而促使各种教育教学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使用和El趋完善。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校园网络来实施教学评价.使教学活动中的各个主体都从评价中得到有葫的评价结果,进而从各个角度改进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正是本文工作的出发点。
1.2高校教学评价与软件系统概况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诞生于美国131933年至1940年开展的课胖改革实验.史称“八年研究”。
发展到现在,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目的、功能、目标、过穰、方法等都有了一整套成熟的理论。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是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利人才培养要求,采圳科学台理的评价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教学环境进行系统的评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获取评价结果,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评定教学效果平Il教学过程的优缺点,以求改进教学的过程。
在欧美等国家.一些大学已经开发使用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t如华盛顿大学的教学评价系统IAS(InstructionalAssessmentSystem)、弧利桑那大学的教师一课程评价(TCE:Teacher-CourseEvaluation)、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教学评估和个人发展系统IDEA(IndividualDevelopmentandEducationalAssessment)等,这些系统通过校园网络实施教学评价·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还有一些大学开发了网络教学系统,如WebCT、WISH、Virtual-U、
帮一孽绪甜
BlackBoradCourselnfo、PathWare等,在这些系统中已经开发了基本的教学评价功能,如Virtual—U教学平台在教学评价方面做的比较全面,包含了作业、考试的定性与定量评价与管理。
国内的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一r:作在近儿年开始起步.有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在此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尝试。
例如北京师范人学开发的一套网络敦!学系统Vclass中就包括了教学评价功能,Vclass教学评价也含有作业、考试的管理和评价.包括了对系统、对教师、对学习者的定性的评价,但是这些平台对于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和综合环境,缺少系统的考虑。
其他的还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空军雷达学院等学校均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
但是有些高校已经研发的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只是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其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的制定缺乏灵活性.对丁评价结果缺少综合的分析,在结果分析上没有发挥网络和计算机的强大功能。
1.3本文的工作背景及意义
本文开展教学评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丁以F背景:
1.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平¨培养人才的类型的改变,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教育教学思想的涌入,冲击着国内高校。
这些都促使我国高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如何评定在改革中高校教学取得的效果?这就需要一种可行的教学评价。
2.近年来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已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发展成为“以学生为中心”,为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促使教学评价的发展完善。
3.我国高等院校连续几年大规模的扩招,虽然给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给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师资的增长幅度低于招生数,教师师资资源需求紧张,教学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影响教学质量雨I教学效果,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使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4,信息技术和校园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额技术的出现和应tl{j,健使高校改变传统的纸质教学评价方式,为我们建立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评价软什系统提供了可能。
为了确保教育质量,教育评估、尤其是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评价,正日益得到重视。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是对高等学校教学活动和现象进行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改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现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建立基于网络的高校教
2
第一尊劈越学评价系统,可以对~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做出综台、全面、客观的评价.井及时反馈给被评价人,从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角度出发.其主要功能是鉴定、导向、调控、教育等,其意义分析如下:
1.使得教学评价的实施更加灵活、简单、方便、快捷,在系统开放的时间段内,崩户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系统完成评价,与传统的纸质评价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2.利用计算机收集评价数据和处理评价结聚,使得评价结果计算更加准确,提高效率.减少运算时间。
还可以准确、快速的得到多种数理统计结果表达和直观化描述.如饼图、柱状图、正态分布图等。
3.建立能可以动态修改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课程,灵活的制定评价指标和权重等评价指标体系参数,使得生成的评价表科学、合理。
4.根据每一学期的评价结果.可多方面分析、比较各个评价对象的差异;积累多年评价结果,可以查看一个评价对象的变化趋势,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隐含的规律,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5.有助于教师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及时调整、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发扬优点:对学生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管理决策者的工作作风和管理水平也是一种促进,对其掌握教学动态、规范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针策略和保证教学质量,起到辅助参考作用。
1.4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进行高校教学评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作涉及对高校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的剖析.分析教学评价的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提山高校教学评价系统的基本需求。
对高校教学评价软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就具体的实现技术进行探讨,并给山一个科学、方便、有效的评价流群,从而最终使用户可以在这一系统上方便、灵活地配置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等教学评价参数,实现对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况的综合评价。
3
辨二搴病挫敷半件贽体系第二章高校教学评价体系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动力源,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效果的可行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管理体制和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
教学评价不应局限教学目标.应侧重于教学全过程,它至少应有自我评价、教师互相评价、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几部分组成,只有在建立科学、公平、台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才能真正体现出对教学工作的诊断、鉴定、反馈、调节、发展等功能。
2.1教学评价体系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是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整体教学环境进行系统的评价.通过建立科学合理数学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评定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的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本章分别从高校教学评价的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和实施评价的方式三个方面阐述教学评价体系。
2.1.1评价对象
教学.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活动,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参与教学的全部因素,而不是单一的授课教师。
所以。
高校教学评价对象是多维的,包括授课教师.学生,课程和综合环境等。
(1)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说明自占教师就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土导的作H;|。
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时至今日,教师的讲授仍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核心手段。
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组织者——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要的对象。
就教师而言,教学效果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业务能力.包括学识水平、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协调能力等,虽然个体之间的业务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教师基本的教学素质是都具备的.随着不断的教学实践而日益积累成熟。
二是敬业精神.良好的敬业精神有
4
第二章高技教学件价体系两个动力源.一是“自发动力”:教师面对青年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义务,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和尊师如父的恭敬,使你不敢有所保留和丝毫懈怠。
“白发动力”来源丁多年培养和自身素质的积累。
它可以保证教学效果的基本稳定,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二是“胁迫动力”: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受到社会的监督,当你面对荣辱选择时就有压力,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
当你工作质量与你的生活质量相关时,当你.1:作的过程和效果昭示于大庭广众之下时.本能会促使人积极奋进。
相反,没有监督的工作则可能偷工减料、不负责任。
“胁迫动力”要靠形成监督机制才能产生。
教学评价便是监督的有效形式,是“胁迫动力”之一。
实践证明,“胁迫动力”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发挥白己的才能,良好的敬业精神可以使业务能力得以充分施展。
相反,一名没有良好敬业精神的教师,再强的业务能力也难以有效发挥,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是狠抓教学评价。
(2)学生
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又是参与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直接接受者和体验者,教学效果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
学生也是一个有着不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的群体,他们达到共性要求的时间、途径会有差异,他们对事物的接受程度会对整体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比如有的学校为了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采取分快慢班的方法,授课老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教学。
所以在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评价老师,而且还要评价学生。
(3)课程
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自然在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布局上有很火不同,课程设置的台理性直接关系到能否确实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毕业后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实务操作能力等等。
因此大学课程要与实际紧密联系,要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活的需要。
对于开设的课程要采用适合的教材,既要重视陈述性、事实性和记忆性材料,叉要注重原理性、策略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内容.而陈旧、落后和结构不合理的教材不应该出现在高等教育的课堂上。
(4)综合环境
综合环境包含教学设施、校风班风等很多因素。
教室、多媒体、实验器械、图书资料等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设施。
据某省调查,由于教学实验条件有限,“信息自动化专业老师在黑板上演示计算机操作程序,农学院
5
第=枣高校教学评瞬体系
老师在黑板上种植,冶金系教师在黑板上炼钢”等现象都出现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纸上谈兵”式的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此,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2.1.2评价主体
教学评价不是单一的活动过程,而是复杂的、多维的、系统的、包含多种冈素的综合评判过程。
评价的主体不同,对其评价对象有不同的评价要素和标准。
指标体系的设计者必须在共同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各主体的性质、任务、目标和:l:作方法等方面的特点,恰当处理不同评价主体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确定评价指标、指标内涵及其评价标准、权重。
根据要求达到的目标,不同的评价主体针对评价对象应各有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任何评价都是要由人来完成,人对事物的不确定认识对评价结果会产生影响。
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解的不完整,使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具有片面性:若全部用专家或者同行老师评价,尽管评价结果有权威性,但是专家参加教学的时间有限,因而不能反映教师在全部任课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因此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应涉及多个方面,不仅是学生评价,还应该引入教师自我评价.专家和同行老师评价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参与评价。
我们应该相信:好的课堂教学更能让人相信有好的教学效果.大多数大学生应该能分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好的课堂教学:教育专家能够评价课堂教学的成功度.本文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通过对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要素的分析和课堂教学的特点。
根据课堂教学这一环。
∽选择了与教学质量有密切荚系的五个主体:任课教师、学生、同行专家、教学管理部门和I社会用人单位,这五个主体将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实践的现状和预定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
(1)授课教师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了解本类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组织的方式和教学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是最为贴近的观察者,对自身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发言权。
组织教师参与教学评价,通过对本人的教学情况的各个方面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可以促使教师认真研究、理解教育目标、任务和要求,可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发扬优点,弥补缺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利用评价结果来改进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缩短差距,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努力学习。
评价实践表明,组织教师参与教学评价,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
6
重视.可以提高其对教学水平的追求意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是提高评价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2)学生(在校/离校)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学生参加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与老师接触最多.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感受晟深,最有发言权,可以反映出教学过程中从大到小的很多问题。
学生评价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更为细致周全.在统计意义上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其信度范围通常在O.8~0.9之间[“。
来自学生方面的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毕业班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生活,对于院系整体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鬣有着较深刻的理解,他们处于即将毕业的特殊时期,对教学的评价是比较坦白和诚恳的,而且会更客观一些。
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可以确切的知道在实际一I:作中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他们的评价对于学校开设课程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同行专家和老师
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差异与教学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判断其水平,同行专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专家掌握教学的客观规律承I评价理论,了解本类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的特点,理解教育价值取向。
同行专家一般具有相当的水平和权威,能很好的掌握评价的标准.对于具体情况能够客观的进行评价。
专家和教师本人将站在不同的角度,评价教学与其目标的距离。
这样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客观、严谨。
因此同行老师和专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教学管理者
教师和学生所在院系的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进行客观的评价,包括教学过程、教师本人的行为、教学效果、同行老师的反映,这是其他评价主体不能代替的。
在进行评价时,管理者必须切实把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遵循教学规律,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活动,为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优化教学创造条件。
在评价过程中,管理者了解老师和学生的意见。
分析他们的具体要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做好教师学生之间的协调统一工作,改进管理工作。
管理者参与教学评价,对管理者的工作作风和管理水平也是一种促进,对教师是一种负责的行为。
管理者参与评价可以更进一步发挥评价功能.更快地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
学质量地目的。
(5)社会用人单位
通过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用人部门、毕业生.依据一定准则对学校教学I:忭进行评价。
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效性的特点,教学质量高低不仅体现住学生考试分数、毕业成绩上,经过一定时期的工作实践,毕业生的杜会贡献更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毕业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会有更深的体会㈣。
社会参与教学评价,集中体现在对毕业生质量上,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调查__L=作.并对调查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使之成为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但实际工作中,受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等因素影响,其效果不理想,对学校教学工作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所以学校要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毕业生质量信息监测反馈点,加强杜会评价。
通过评价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
社会评价实质上是社会各界人士对高等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价,它具有客观性、公证性和准确性,从而直接影响高校的生源、师资、经费投入等方面。
毕业生的质量是高等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和表现形成评价性的看法,是高等教学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此,应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社会评价,建立学校社会一体的教学评价制度,是高等教学评价体制的发展方向。
2.1.3实施评价的方式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评价工作的日益完善.不同条件的高等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教学评价的方式。
以下分别介绍。
1.会谈法
传统的教学评价,多采用会谈法,管理者与教师或者管理者与部分学生谈话,这样的方法有很多弊端:参与评价的人只是一部分,评价结果的信度较低,评价结果难免有偏颇:面对面的会谈,会使许多真实的问题反映不出来,没有达到各个评价主体之间的且动效果: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仅仅是二些主观评价的综合。
2.调查问卷法
借助纸质调查问卷,这是现在一些高校普遍应用的方法。
较之会谈法,避免了许多弊端,调查问卷不用署名,使参与评价的学生可以在没有顾虑的情况下真实的反映问题。
但是必须集中学生分发、回收调查问卷,问卷的回收率不能得到保证,而且得到的问卷只能通过简单
R
第二章岛较教学评衢体系的人工计算得到结果。
机读卡作为调查问卷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国外很多大学都采得到应用,如堪萨斯州立大学.在实旖StudentReactionstoInstructionandCourses时,就是采用机读#的形式,方便快捷,效率高。
但是有一定的硬件设备的要求。
考虑到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校园网络的普及,问卷调查是可以借助网络实现的。
3.跟踪调查法
实施跟踪调查法,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保持联系,让其参与到教学评价的r=作中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是较难实施的。
现在有些高等院校借助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遍布的校园网络,建立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灵活的实施教学评价,本文的工作即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同时这是今后教学评价发展的趋势。
我们也可以采取网络教学评价和调责问卷、跟踪调商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更加全面的评价结果。
2.2评价标准体系
要使评价工作达到预期目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就是评价方案本身必须有较高的质量保证,其各项指标应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水平与教学效果,这就是如何建立~个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
2.2.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地原则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地必须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可变性原jllIi。
1.导向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在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自身素质上的提高和发展应起向导作用,因此,建立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指标要素的选择、要素内涵幂1评价标准的确定,应突出影响教学工作的主要因素和教学特点,既要反映教学质量方面的基本要求,又要能使各要素成为教学工作者的自检尺寸和近期努力的可达到目标,应该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各评价要素及其权重的分配来引导教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我们鼓励教师使用优秀教材,在使用教材评价项目中对使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确定为优;为了鼓励教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