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节节高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九年级节节高试卷【含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
B. 听
C. 早
D. 林
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A. 吴承恩
B. 曹雪芹
C. 施耐庵
D. 罗贯中
3.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诗句对仗方式?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哪首诗?
A. 李白的《将进酒》
B. 杜甫的《春望》
C. 秦观的《鹊桥仙》
D. 苏轼的《水调歌头》
5. 下列哪个成语是形容文章写得很生动的?
A. 行云流水
B. 妙笔生花
C. 字字珠玑
D. 千锤百炼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
3. “世说新语”是一部唐代笔记小说集。

()
4.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是形容文章广为流传的。

()
5. 《水浒传》讲述了108位好汉的故事。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

3.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

5. “满招损,谦受益”是出自《尚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简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

4. 请解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

5.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用“春风”和“细雨”写一个比喻句。

2. 请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写一个励志句子。

3. 请用“滴水穿石”写一个关于坚持的句子。

4. 请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写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句子。

5. 请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一个关于希望的句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分析《庐山谣》中“登高望远”的意义。

2.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短文。

2. 请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季节”的短文。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宣传海报。

2. 设计一个以“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3. 设计一个以“保护动物,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动画短片。

4. 设计一个以“倡导绿色出行,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方案。

5. 设计一个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方案。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解释“生态文明”的概念。

3. 解释“环保”的概念。

4. 解释“文化遗产”的概念。

5. 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3. 思考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来推动绿色发展。

4. 思考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5. 思考如何通过文化传承来弘扬民族精神。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分析我国在环保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2. 探讨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3. 分析我国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4. 探讨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5. 分析我国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举措和意义。

本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
1. B
2. B
3. D
4. C
5. B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题西林壁》
2. 《长歌行》
3. 取经
4. 《诗经》
5. 《尚书》
四、简答题答案
1.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等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后接受朝廷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2. “望梅止渴”是指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想象梅子来解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3.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表亲,两人感情深厚,但最终未能走到一起。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5.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以曹操的失败告终。

五、应用题答案
1. 春风如剪刀,裁出了绿叶的轻盈。

2.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勇敢追求梦想,不断超越自我。

3.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4. 一寸光阴一寸金,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总在转角处遇到希望。

六、分析题答案
1. “登高望远”在《庐山谣》中寓意着诗人通过登高来拓宽视野,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象征着人们应该不断追求进步,提升自己的境界。

2.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全心全意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政治道德和个人品质。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
1.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2.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因为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

知识点分类和总结:
古诗文知识:包括诗句、作者、成语的出处等。

文学作品情节:如《水浒传》、《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哲学思想: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内涵。

写作能力:应用题中的比喻句、励志句等写作练习。

分析能力:对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的分析。

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记忆,如作者、作品等。

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历史知识的理解,需要判断陈述的正确性。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古诗文、成语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情节、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概括能力。

应用题: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需要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创作。

分析题:考察学生的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对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解读。

实践操作题: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写作、设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