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病理生理学》缺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映组织利用氧多少的指标是D
A、动脉血氧含量
B、静脉血氧含量
C、静脉血氧饱和度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2、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 6.0kPa(45mmHg),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A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组织性缺氧
D、循环性缺氧
3、缺氧时使冠状动脉扩张的最重要的物质是B
A、乳酸
B、腺苷
C、PGl2
D、儿茶酚胺
4、氰化物中毒时最具特征的血氧变化是D
A、氧容量降低
B、静脉血氧含量降低
C、氧饱和度正常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5、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B
A、10.0kPa(75mmHg)
B、8.0kPa(60mmHg)
C、6.7kPa(50mmHg)
D、5.33kPa(40mmHg)
正确错误
、剧烈运动引起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特点为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正确错误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骨髓造血加强。


正确错误
、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内
正确错误
低张性缺氧的血氧变化是动脉血氧含量、
正确错误
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
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
D:血液氧含量过低
E:血液氧容量降低
标准答案:C
2.[1分]低张性缺氧主要血气特点是
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标准答案:E
3.[1分]等张性缺氧时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血氧饱和度降低
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E:血氧含量正常
标准答案:A
4.[1分]低氧血症是指
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C: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E: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
标准答案:B
5.[1分]动脉血氧分压是指
A: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
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
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
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标准答案:B
6.[1分]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
B:Hb结合的O2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 C: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
D:HbO2和Hb总量的比值
E: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
标准答案:B
7.[1分]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血液pH值
B:血液温度
C:血氧分压
D:血液CO2分压
E: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标准答案:C
8.[1分]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
B:血液H+浓度升高
C:血液CO2分压升高
D:血液温度升高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A
9.[1分]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
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
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动脉血氧含量及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标准答案:C
10.[1分]P50 是指
A:氧含量50%时氧分压值
B:氧容量50%时氧分压值
C: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值
D:溶解氧量50%时氧分压值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的50%时氧分压
标准答案:C
11.[1分]缺氧性细胞膜电位改变主要是由于
A:脱氧酶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
B:溶酶体肿胀、破裂
C:细胞内ATP含量降低
D: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增高,钠、钙内流,钾外流
E:胞浆内缺氧诱导因子活性增高
标准答案:D
12.[1分]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
A:12.0 kPa (90mmHg)
B:10.7 kPa (80mmHg)
C:9.3 kPa (70mmHg)
D:8.0 kPa (60mmHg)
E:6.7 kPa (50mmHg)
标准答案:D
13.[1分]下列关于低张性缺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
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标准答案:C
14.[1分]氧疗对下述哪类病人效果最好?
A: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狭窄
B:外呼吸功能障碍
C:一氧化碳中毒
D:心力衰竭
E:氰化物中毒
标准答案:B
15.[1分]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改变是 A:血氧容量下降
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
E:动静脉氧差增大
标准答案:B
16.[1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
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
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标准答案:B
17.[1分]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C: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D:血氧容量降低
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加
标准答案:D
18.[1分]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适宜?
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
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
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
D: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
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标准答案:D
19.[1分]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
A:O2与脱氧(还原)Hb结合速率变慢
B:HbO2解离速度减慢
C:HbCO无携O2能力
D:CO使RBC内2,3-DPG减少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C
20.[1分]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肠系膜血管痉挛
E:肠道淤血水肿
标准答案:B
21.[1分]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氧分压13.3 kPa (100mmHg),动-静脉氧差3.5m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A:慢性支气管炎
B:慢性贫血
C:矽肺
D:严重维生素B2缺乏
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标准答案:B
22.[1分]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特征性的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血氧容量正常
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标准答案:E
23.[1分]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D:血氧饱和度增加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标准答案:E
24.[1分]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
A:与氧化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
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
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
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
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耦联
标准答案:A
25.[1分]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含量可明显下降?
A:脑血栓形成
B:冠状动脉痉挛
C:肾小动脉硬化
D:肺栓塞
E:食管静脉曲张
标准答案:D
26.[1分]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一氧化碳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
标准答案:A
27.[1分]下列哪一种物质导致的缺氧不属于组织性缺氧?
A:H2S
B:NH4CN
C:NaCl
D:As2O3
E:P
标准答案:C
28.[1分]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失血性休克
D:氰化钠中毒
E:慢性贫血
标准答案:D
29.[1分]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存在?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
E:静脉血氧分压降低
标准答案:C
30.[1分]造成组织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血氧含量降低
C: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D:单位时间内流过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E:细胞组织与血液之间氧分压梯度变小
标准答案:E
31.[1分]常用下列哪项指标反映内呼吸情况?
A:动脉血氧分压
B:P50
C:静脉血氧分压
D:动脉血氧饱和度
E:动脉血氧含量
标准答案:C
32.[1分]低张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静脉氧分压降低
B:静脉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C: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
D: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E:血氧容量降低
标准答案:C
33.[1分]血液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动脉氧分压降低
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C:血氧容量降低
D:静脉血氧含量增高
E:细胞内呼吸障碍
标准答案:C
34.[1分]循环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动脉氧分压降低
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C:血氧容量降低
D: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E:P50 降低
标准答案:B
35.[1分]组织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C:组织利用氧障碍
D:毛细血管血液量减少
E:血液氧容量降低
标准答案:C
36.[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哪一类变化?
A:肺小动脉收缩,肺血流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升高
B: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脑血管收缩,出现精神症状
C:心肌活动加强,代谢旺盛,腺苷产生增多,使冠状动脉收缩
D: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收缩,心输出量减少
E:使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
标准答案:A
37.[1分]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
A:氧的湿化程度
B:氧分压
C:氧流量
D:给氧时间
E:给氧方式
标准答案:B
38.[1分]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E: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
标准答案:C
39.[1分]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B
40.[1分]肺通气量增加是下述哪种缺氧最重要的代偿反应?
A:血液性缺氧
B:组织性缺氧
C:单纯性循环性缺氧
D:急性低张性缺氧
E:长期、慢性低张性缺氧
标准答案:D
41.[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的血管效应是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
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标准答案:D
42.[1分]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
A:肝脏
B:肾脏
C:肺
D:胃肠道
E:胰腺
标准答案:B
43.[1分]心肌缺氧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提高摄氧率
B:降低耗氧量
C:释放储备氧
D: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E:增加血流携氧能力
标准答案:D
44.[1分]心肌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的最重要的局部代谢物质是 A:腺苷
B:前列环素
C:K+
D:CO2
E:H+
标准答案:A
45.[1分]最易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是
A:CO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慢性贫血
D:高热
E:慢性阻塞性肺病
标准答案:E
46.[1分]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A:右心输出量增加
B:肺小动脉收缩
C:左心功能不全
D:肺小静脉淤血
E:肺血流量增加
标准答案:B
47.[1分]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刺激肝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
B:增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
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
D:刺激肾脏近球细胞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与释放
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
标准答案:D
48.[1分]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绀?
A:呼吸功能不全
B:组织用氧障碍
C:心力衰竭
D:静脉血掺杂
E:窒息
标准答案:B
49.[1分]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
B: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便可发生发绀
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发绀 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
E:发绀是否明确,还和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量有关
标准答案:D
50.[1分]以下哪一种病因导致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不增加?
A:阻塞性肺气肿
B:肺水肿
C:严重维生素B2缺乏
D:肺纤维化
E:心力衰竭
标准答案:C
51.[1分]严重缺氧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
A:细胞内Na+增多
B:细胞外K+减少
C:细胞内Ca2+减少
D:细胞外H+减少
E:细胞内H+减少
标准答案:A
52.[1分]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PAO2
B:提高PaO2
C:提高SaO2
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
E:促使CO2的排出
标准答案:D
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男性,14岁,被人发现在浴室昏迷(使用燃气热水器),该患者血液的碳氧血红蛋白为60%.诊断为CO中毒。

53.[1.5分]CO中毒通常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
A:组织性缺氧
B:循环性缺氧
C:血液性缺氧
D:乏氧性缺氧
E:失氧性缺氧
标准答案:C
54.[1.5分]该患者的皮肤黏膜颜色应为
A:青紫色
B:樱桃红色
C:咖啡色
D:玫瑰红色
E:苍白色
标准答案:B
55.[1.5分]关于该患者血气指标改变正确的是
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饱和度增加
D:动静脉氧差增加
E:动脉血CO2分压增高
标准答案:B
56.[1.5分]CO中毒引起该患者缺氧昏迷其机制包括
A: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
B:2,3-DPG生成减少,氧解离曲线左移
C:CO与血红蛋白分子中某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3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
D:急性CO中毒使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E:A+B+C
标准答案:E
57.[1.5分]吸氧是治疗缺氧的基本方法,但根据缺氧类型不同,氧疗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请问常规吸氧对下列哪种患者效果最明显?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右向左分流的先心病患者
C:亚硝酸盐中毒患者
D:氰化物中毒患者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标准答案:A
患者男性,33岁,因进洞穴探险后感到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半小时而入院。

入院查体:T36℃ R26次/分P112次/分BP90/50mmHg 神志淡漠,口唇紫绀,肺部听诊未闻及啰音。

心率11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血气检查示: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血氧含量下降而血氧容量正常。

58.[1.5分]根据上述血气检查结果,该患者发生的缺氧类型为
A:血液性缺氧
B:低张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等张性缺氧
标准答案:B
59.[1.5分]该患者皮肤粘膜出现紫绀是由于
A: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B:氧合血红蛋白增多
C:碳氧血红蛋白增多
D:高铁血红蛋白增多
E:血红蛋白减少
标准答案:A
60.[1.5分]患者出现缺氧的原因是
A:外呼吸功能障碍
B:吸入气氧分压低下
C:静脉血流入动脉血
D:CO中毒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标准答案:B
组5选1 (每组试题与5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 61.[1分]硫化氢中毒时
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静脉血氧分压高于正常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血氧容量降低
E: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
标准答案:B
62.[1分]矽肺时
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静脉血氧分压高于正常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血氧容量降低
E: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
标准答案:A
63.[1分]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瓣狭窄时
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静脉血氧分压高于正常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血氧容量降低
E: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
标准答案:A
64.[1分]乘飞机升入大气压为21.3 kPa (160mmHg)的高空,吸入相同压力的纯氧时
A:肺泡气氧分压降低
B:肺泡动脉氧差增多
C:动静脉氧含量差不多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E:静脉血氧含量升高
标准答案:A
65.[1分]严重左心衰竭患者吸入25%氧时
A:肺泡气氧分压降低
B:肺泡动脉氧差增多
C:动静脉氧含量差不多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E:静脉血氧含量升高
标准答案:B
66.[1分]慢性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60g/L)间断吸入202.6kPa (2个大气压)的高压时
A:肺泡气氧分压降低
B:肺泡动脉氧差增多
C:动静脉氧含量差不多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E:静脉血氧含量升高
标准答案:D
67.[1分]CO中毒时皮肤颜色为
A:发绀
B:苍白
C:樱桃红色
D:玫瑰红色
E:咖啡色
标准答案:C
68.[1分]严重贫血皮肤颜色为
A:发绀
B:苍白
C:樱桃红色
D:玫瑰红色
E:咖啡色
标准答案:B
69.[1分]亚硝酸钠中毒时皮肤颜色为
A:发绀
B:苍白
C:樱桃红色
D:玫瑰红色
E:咖啡色
标准答案:E
5选多 (每题可有一项或多项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70.[2分]吸入气氧分压大小取决于
A:吸入气氧浓度(FiO2)
B:吸入气压力(PB)
C:血氧饱和度(SaO2)
D:水蒸气压力
E:PACO2 (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
标准答案:ABD
71.[2分]决定组织供氧量的因素为
A:动脉血氧分压
B:动脉血氧含量
C:血氧容量
D:组织血流量
E:PaC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标准答案:ABCD
72.[2分]计算组织耗氧量的指标有
A:动脉血氧分压
B:动脉血氧饱和度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D:组织血流量
E:血氧容量
标准答案:CD
73.[2分]严重慢性贫血患者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血氧指标检查结果可有
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血氧容量降低
C:静脉血氧分压下降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E:吸入气体氧分在降低
标准答案:ABCD
74.[2分]大失血引起休克持续较久,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有哪些类型缺氧?
A:呼吸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肠源性发绀
标准答案:ABC
75.[2分]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显著增加的代偿意义在于
A:提高肺泡气氧分压有利于氧弥散入血
B:增加肺血流量有利于氧的摄取
C:增加心输出量有利于氧的运送
D:使氧离曲线右移有利于血液释放氧
E:呼吸肌耗氧量增加
标准答案:ABC
76.[2分]急性轻、中度缺氧使心率增快的机制有
A: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
B:肺牵张反射增强
C:交感神经兴奋
D:呼吸运动过深的反射刺激
E: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
标准答案:BC
77.[2分]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增强
C:静脉回流增加
D:呼吸运动增强
E:心肌耗氧量增加
标准答案:ABCD
78.[2分]急性缺氧时机体的主要代偿反应是
A:肺通气量增加
B:心脏活动增强
C:氧离曲线右移
D:血液携氧增加
E:组织用氧加强
标准答案:AB
79.[2分]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的代偿性心血管反应表现在 A:心输出量增加
B:血流分布改变
C:肺血管收缩
D:毛细血管增生
E:骨髓造血增强
标准答案:ABC
80.[2分]严重持续缺氧时心脏的变化有
A:心动过速
B: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C:心肌收缩性减弱
D:心输出量减少
E:期前收缩
标准答案:CDE
81.[2分]缺氧时肺组织内增加释放的缩血管物质有
A:白三烯(LTs)
B:内皮素(ET)
C:血栓素A2(TXA2)
D:前列环素(PGI2)
E:一氧化氮(NO)
标准答案:ABC
82.[2分]缺氧时,肺组织内增加释放的舒血管物质有
A:内皮素(ET)
B:前列环素(PGI2)
C:前列腺素F2α(PGF2α)
D:血栓素A2(TXA2)
E:一氧化氮(NO)
标准答案:BE
83.[2分]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代偿反应有
A:红蛋白结合氧亲和力增加
B:红细胞内2,3-DPG减少
C:骨髓造血功能增强
D:氧离曲线右移
E: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标准答案:CDE
84.[2分]下列哪些病因引起的缺氧使红细胞中2,3-DPG增加? A:氰化物中毒
B:热射病引起机体过热
C: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D:心肌梗死伴发休克
E:硫化物中毒
标准答案:CD
85.[2分]低张性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增多的机制是
A:脱氧血红蛋白增加
B:氧合血红蛋白构型异常
C:红细胞内pH升高
D:2,3-DPG透出红细胞减少
E:内皮素(ET)增多
标准答案:AC
86.[2分]严重缺氧出现心功能障碍的机制是
A:心肌能量产生障碍
B:代谢性酸中毒
C:心肌细胞内外K+、、Na+分布异常
D:直接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E:细胞内Ca2+外流增加
标准答案:ABCD
87.[2分]慢性缺氧时组织细胞具有代偿意义的变化有
A: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B:线粒体数目增加
C:肌红蛋白量增加
D: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
E:细胞钠、钙内流、钾外流
标准答案:ABC
88.[2分]缺氧时代谢变化有
A:有氧氧化减弱
B:糖酶解增强
C:代谢性碱中毒
D:细胞内Na+增加、K+减少
E:机体耗氧率增多
标准答案:ABD
89.[2分]严重低张性缺氧引起的细胞损伤主要包括
A:细胞内缺K+而Na+浓度增高
B:线粒体的脱氢酶活性升高
C:磷脂酶活性升高使溶酶体膜被分解
D:细胞自溶、坏死
E:胞浆游离Ca2+下降
标准答案:ACD
90.[2分]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十分敏感的原因有
A:仅占体重2.2%的脑组织耗氧量为全身总耗氧量的23%
B:觉醒和睡眠状态都持续耗氧
C:脑组织所需能量的85%~95%来自葡萄糖的糖酵解
D:脑内氧储备少,脑血流中断10~15s,储备的氧即耗尽
E:脑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30%
标准答案:ABD
91.[2分]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包括
A:神经介质合成减少
B:细胞内游离Ca2+减少
C:ATP生成不足
D:溶酶体酶释放
E:神经细胞膜电位升高
标准答案:ACD
92.[2分]有关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心肺疾病可引起缺氧耐受性降低
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耐受性降低
C:机体代谢率增高,耐受性降低
D:适应性锻炼可提高耐受性
E:某些呼吸酶活性降低可提高机体对缺氧耐受性
标准答案:ABCD
93.[2分]氧中毒主要损伤
A:中枢神经系统
B:血液系统
C:呼吸系统
D:消化系统
E:泌尿系统
标准答案:AC
94.[2分]急性缺氧时机体产生的代偿反应有
A:呼吸加快加深
B: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强
C:心输出量增多
D:氧饱和度正常
E:血液重分布
标准答案:ACE
95.[2分]贫血患者引起组织缺氧机制是
A:毛细血管床中平均氧分压降低
B:血氧含量减少
C:血氧容量降低
D:组织血流量减少
E:PaO2正常
标准答案:ABC
96.[2分]CO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产生缺氧的相同之处有
A:典型发绀
B:氧合血红蛋白减少
C:呼吸兴奋剂疗效佳
D:氧离曲线左移
E: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标准答案:BE
97.[2分]某患者血氧指标检查为:PaO2 12.6kPa(95mmHg),PVO2 6.3kPa(55mmHg),血氧容量10.8ml%,动脉血氧饱和度95%,动静脉氧含量差2.8ml%,此患者可有哪些类型缺氧?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淤血性缺氧
标准答案:BD
98.[2分]左心衰竭伴咳泡沫样痰,存在的缺氧类型有
A:低张性缺氧
B:等张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氰化物中毒
标准答案:AC 1、健康人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
A 、吸入气的氧分压低
B 、肺部气体交换差
C 、肺循环血流量少
D 、血液携氧能力低
2、慢性缺氧可使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D
A 、刺激肝脏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B 、增强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作用
C 、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
D 、刺激肾脏促进红细胞生成
素的形成和释放 3、哪项不属于乏氧性缺氧的特点:D
A 、血氧分压下降
B 、血氧饱和度降低
C 、血氧含量降低
D 、血氧容量降低
4、缺氧时使冠状动脉扩张的最重要的物质是 B
A 、乳酸
B 、腺苷
C 、PGl2
D 、儿茶酚胺
5、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 A
A 、肺水肿
B 、失血性休克
C 、严重贫血
D 、氰化物中毒
大量输入碱性液体的患者会出现下列哪些变化
ABD
A 、氧容量正常
B 、氧含量正常
C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D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左心衰引起肺水肿的患者动脉血氧变化可有BCD
A、氧容量降低
B、氧分压降低
C、氧含量降低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
4、能引起组织性缺氧的是BCD
A、亚硝酸盐中毒
B、氰化钾中毒
C、线粒体损伤
D、维生素缺乏
1、氰化物中毒时最具特征的血氧变化是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正确错误
2、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方式是心、脑、肺血管扩张。

×
正确错误
3、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骨髓造血加强。


正确错误
4、低张性缺氧的血氧变化是动脉血氧含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均降低√
正确错误
5、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可调动未参与换气的肺泡,增大呼吸面积,并使胸内负压增大,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正确错误
缺氧是由于D、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D、骨髓造血加强
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B、8.0kPa(60mmHg)
低张性缺氧的血氧变化可有ABCD
CO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B
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 6.0kPa(45mmHg),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血液性缺氧。

×
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方式是心、脑、肺血管扩张。

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