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福州九年级下物理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福建福州九年级下物理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坐在过山车里,过山车高速运动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建筑物
B.地面上的人
C.过山车轨道
D.过山车
2.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图所示的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v−t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 为了不妨碍他人,公共场所通电话时要放低声音,主要是为了降低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 如图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桥的倒影
B.鸽子的影子
C.铅笔在水中“折断”
D.空中的彩虹
5. 如图,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6. 如图,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在轴承中加滚珠
B.轮胎上制有花纹
C.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D.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
8.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1:8,质量之比是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4:1
B.1:2
C.1:4
D.1:16
9.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体离透镜16cm时在光屏上观察到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可能是()
A.16cm
B.5cm
C.32cm
D.12cm
10.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有做功的是()
A.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B.运动员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C.用力提着水桶在水平方向移动
D.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11. 如图的机械或工具,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核桃夹
B.羊角锤
C.筷子
D.独轮车12. 如图,蜗牛利用身上的吸盘,牢牢地吸住墙壁,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则蜗牛受到的()
A.重力与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摩擦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重力与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摩擦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13.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
B.蚊子尖尖的口器
C.破窗锤的锤头很尖
D.骆驼宽大的脚掌
14. 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甲、乙、丙、丁分别静止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A.丙
B.甲
C.丁
D.乙
15. 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B.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C.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D.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16. 如图所示,A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BO=2AO,AB两端分别悬挂实心铁球和实心铜球,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铁密度为7.9×103kg/m3,铜密度为8.9×103kg/m3,),则杠杆
()
A.铁球一端下降
B.仍能保持平衡
C.若改为浸没在酒精中,铁球一端下沉
D.铜球一端下降
二、填空题
如图,一辆小车向左驶向一根弹簧,小车碰到弹簧,弹簧受力后会被压缩,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小车被反弹后会向右运动,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如图所示,小玲手持的是一个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若已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则此时透
镜离她左眼的距离________15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我们通过透镜看到小玲的“眼睛”其实是一
个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小华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500N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________N,合力为________N.
如图,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m,则深度为2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____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1)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快递小哥”成功升空.在飞船加速离开地面升空的过程中,其动能________,势能________(“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如图,在跳绳比赛中,质量40kg的某同学在1min内跳了180次,若她每次跳的高度为5cm,则这段时间内,她克服重力做功是________J,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三、作图与简答题
(1)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在图2中,以O点为支点,画出拉力F1的力臂.
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题
如图1,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如图2,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
小王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图)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此时他应________.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D.增加砝码的质量
(2)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图3所示,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4所示,则壶盖的体积为
________cm3,壶盖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
小王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图)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此时他应________.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D.增加砝码的质量
(2)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图3所示,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4所示,则壶盖的体积为
________cm3,壶盖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
小王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图)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此时他应________.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D.增加砝码的质量
(2)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图3所示,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4所示,则壶盖的体积为
________cm3,壶盖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乐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乐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___运动.(2)由图甲和图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乐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乐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___运动.(2)由图甲和图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乐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乐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___运动.(2)由图甲和图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乐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乐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___运动.(2)由图甲和图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2)如图乙,光屏上呈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人眼在图中________(选填A、B、C)处能
观察到烛焰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2)如图乙,光屏上呈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人眼在图中
________(选填A、B、C)处能
观察到烛焰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2)如图乙,光屏上呈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人眼在图中________(选填A、B、C)处能
观察到烛焰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人眼在图中________(选填A、B、C)处能
观察到烛焰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
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3)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3)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3)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杠杆静止时,左端下沉,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实验开始时应先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________.
(2)如图乙,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
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
则杠杆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在A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然后在C点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N.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杠杆静止时,左端下沉,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实验开始时应先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________.
(2)如图乙,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在A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然后在C点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N.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杠杆静止时,左端下沉,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实验开始时应先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________.
(2)如图乙,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在A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然后在C点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N.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有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图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4)以上实验中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ℎ的关系图是________.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有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图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4)以上实验中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ℎ的关系图是________.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有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图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4)以上实验中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ℎ的关系图是________.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有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图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4)以上实验中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ℎ的关系图是________.
五、解答题
图中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骑着自行车,请根据所学知识,求:
(1)小明的质量是35kg,求小明所受重力;
(2)自行车重是150N,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5×10−3m2,当小明正常骑行时,求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图中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骑着自行车,请根据所学知识,求:
(1)小明的质量是35kg,求小明所受重力;
(2)自行车重是150N,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5×10−3m2,当小明正常骑行时,求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如图甲是弹簧测力计吊着一合金块处于静止状态,把合金块逐渐浸入水中,当合金块静止在水中时如图乙,求:
(1)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合金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合金块的密度;
(3)若把合金块放在一个密度是0.5×103kg/m3的木块上面,把它们浸没在水中时刚好悬浮,如图丙,求木块的体积.
如图甲是弹簧测力计吊着一合金块处于静止状态,把合金块逐渐浸入水中,当合金块静止在水中时如图乙,求:
(1)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合金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合金块的密度;
(3)若把合金块放在一个密度是0.5×103kg/m3的木块上面,把它们浸没在水中时刚好悬浮,如图丙,求木块的体积.
如图甲是弹簧测力计吊着一合金块处于静止状态,把合金块逐渐浸入水中,当合金块静止在水中时如图乙,求:(1)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合金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合金块的密度;
(3)若把合金块放在一个密度是0.5×103kg/m3的木块上面,把它们浸没在水中时刚好悬浮,如图丙,求木块的体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福建福州九年级下物理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参照表及镜选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匀速使钡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音水体决度交音色的区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光的折射较象脱其应用
光体反存
光直线表播磁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声来德产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远根眼盖成积与合正办法近常眼见成等与地正办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摩擦力较利用脱防止【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密度使求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凸透镜来像的慢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力是否根功的判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杠验周分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平衡验流克泌作用力的区分平衡验家辨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减水常够的罗法及其应用【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阿基因德原优【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5.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大气压射的测量加法【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6.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杠杆正然衡条件
物验河浮轻折件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填空题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力与来动的锰系
力的因用效归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凸透镜来像的慢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摩擦正活大小
二力平衡表木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连通器因理及滤应用
液体明强政丁制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功于凸算
动能和势体的决小变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作图与简答题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力三的分法
作光的正向光路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惯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实验题
【答案】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长使的碳量
弹验把程计铁使用与读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固体于构钾凸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固体于构钾凸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固体于构钾凸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探究摩体明具归错弦拔者因呼有关的实验【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探究摩体明具归错弦拔者因呼有关的实验【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探究摩体明具归错弦拔者因呼有关的实验【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探究摩体明具归错弦拔者因呼有关的实验【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凸透三似实深风二递沙究实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凸透三似实深风二递沙究实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凸透三似实深风二递沙究实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凸透三似实深风二递沙究实验【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探究动表的型虑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探究动表的型虑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探究动表的型虑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探较脱志流模衡条件实验【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探较脱志流模衡条件实验【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