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
30种用于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种说法,西医学上称为(脑)卒中,又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它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病之一。

缺血性卒中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也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中风后遗症为突发性的急性脑血管病,多为高血压或脑血栓所引起,不少患者经救治虽存活下来,但却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

2017年5月,由多名中医和西医专家参与的《中国缺血性中风中成药合理使用指导规范》举行隆重的发布及全国巡讲启动会。

指导规范肯定了中成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

目前,治疗中风以西药为主,但中药也可一展身手。

以下逸仙药师介绍30种可以治疗中风和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以供大家参考。

注意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可自行购药服用:
1、大活络丸(熄风通络):祛风,舒筋,活络,除湿。

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2、散风活络丸(熄风通络):舒筋活络,祛风除湿。

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行步艰难。

3、愈风丹(熄风通络):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用于半身不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偏正头痛,风寒湿痹
4、小活络丸(散寒通络):温经散寒、逐瘀通络。

对于手足麻木、伸展不利、肢体不温有良好作用。

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5、三七通舒胶囊(活血通络):活血化瘀,活络通脉,改善脑梗塞、脑缺血功能障碍,恢复缺血性脑代谢异常,主要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偏身麻木。

6、脑栓通胶囊(活血通络):活血通络,祛风化痰。

用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引起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和恢复期。

7、银杏叶滴丸(活血通络):活血化瘀通络。

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蹇;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8、中风回春片(活血通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用于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謇涩、口舌歪斜
9、华佗再造丸(活血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痰瘀阻络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10、血塞通片(活血通络):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11、消栓通络片(活血通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用于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神情呆滞、言语謇涩、手足发凉、肢体疼痛;缺血性中风及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12、天丹通络胶囊(活血通络):活血通络,熄风化痰。

用于脑梗塞急性期、恢复早期,属中医中经络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者,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语言蹇塞等。

13、复方地龙胶囊(活血通络):化瘀通络,益气活血。

用于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乏力,心悸气短,流涎,自汗等。

14、脑血栓片(活血通络):活血化瘀,醒脑通络,潜阳熄风。

用于因瘀血、肝阳上亢出现之中风先兆,如肢体麻木、头晕目眩等和脑血栓形成出现的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15、脑络通胶囊(活血通络):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用于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各种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引起的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肢体发麻、神疲乏力等症。

16、脑安胶囊(活血通络):活血化瘀,益气通络。

适用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恢复期属气虚血瘀症候者,症见急性起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气短乏力。

17、偏瘫复原丸(补虚通络):补气活血,祛风化痰。

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引起的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盛气亏,言语不清,足膝浮肿,手足拘挛。

18、脑心通胶囊(补虚通络):用于气虚血滞、脉络淤阻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话蹇。

19、通心络胶囊(补虚通络):主要功能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气虚、血淤络阻型中风,症见半身不遂或半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

20、人参再造丸(补虚祛风通络):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21、脑脉泰胶囊(补虚通络):益气活血,熄风豁痰。

用于缺血性中风(脑梗塞)恢复期中经络属于气虚血瘀证、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证者。

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头晕目眩,偏身麻木。

22、牛黄清心丸(化痰熄风):益气养血,镇惊安神,化痰熄风。

突发痰热上扰引起的先兆中风,以及头昏目眩、中风不语、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口眼歪斜但血压不高者,其特点是偏于治疗脑中风前期症状。

23、清眩治瘫丸(化痰熄风):活血降压,化痰熄风。

用于肝阳上亢,肝火内炽引起:头目眩晕、项强脑胀,胸中闷热,惊恐虚烦,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涎壅盛,言语不清,血压升高。

24、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25、二十五味珍珠丸(安神开窍):安神开窍。

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昏迷不醒,神志紊乱,谵语发狂等。

26、二十五味珊瑚丸(通络开窍):开窍,通络,止痛。

用于
“白脉病”,神志不清,身体麻木,头晕目眩,脑部疼痛,血压不调,头痛,癫痫及各种神经性疼痛。

27、醒脑再造丸(醒脑开窍):化痰醒脑,祛风活络。

用于神志不清,语言蹇涩,肾虚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挛,半身不遂。

28、脑得生颗粒(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

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

29、苏合香丸(辛温开窍):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

30、十香返生丸(化痰开窍):开窍化痰,镇静安神。

用于中风痰迷心窍引起的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牙关紧闭。

用于中风的中成药众多,除了以上介绍中成药之外,还有如血栓心脉宁片、灯盏花素片、益脉康片、抗栓再造丸、消栓通颗粒、消栓再造丸、消栓口服液、脉络通颗粒、心脑舒通片、脑塞通丸、脑血康口服液、豨莶通栓丸、灯银脑通胶囊、秦归活络口服液、麝香抗栓丸等,不一一介绍。

中成药选用有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
中医认为是由于人体气血逆乱而产生风、火、痰、瘀,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阴阳失衡,感受外邪(致病因子);或长期情志失舒,精神过度紧张;或饮酒过度,恣食膏粱肥甘厚味,而致肝阳上亢,引动肝风,夹痰夹火,横窜经络。

甚则血随气逆,上冲脑部,可出现严重的中脏腑之“脱证”或“闭证”。

中成药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除清开灵注射液用于中风危重症候,一般多用于中风后遗症,在急性期后72小时开始投药,且疗程一般多长达3-6个月以上。

(1)稀莶通栓丸功用:活血祛瘀、祛风化痰、舒筋活络、醒脑开窍。

主治脑血栓引起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喁斜、语言障碍、左瘫右痪。

每次1丸,一日3次。

孕妇禁用。

出血性中风和混合性中风急性期内禁用。

(2)心脑舒通胶囊功用:活血化瘀、通利血脉。

主治脑卒中恢复期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心脑血管缺血、血液高粘症。

每次3粒,一日3
次,饭后服用。

孕妇、有出血史者、颅内出血未止者均禁用。

(3)脑塞通丸功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益气养阴。

每次1丸,一日3次化服。

孕妇忌用。

(4)大黄蜜虫丸功用:活血化瘀、通经消痞。

每次1~2丸,一日2次。

孕女3忌用。

发生皮肤过敏时应停服。

(5)天龙熄风颗粒功用:平肝熄风、活血通络。

主治急性脑梗死轻症、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语言謇涩、口舌歪斜、半身麻木不遂。

每次9克,一日3次,,脑出血者禁用,过敏体质、高血压脑出血倾向者应慎用。

(6)消栓胶囊(肠溶)、消栓口服液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缺血性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语言謇涩、面色咣白、气短乏力、下肢痿软、小便频数。

每次2粒,一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或口服液每次2支,一日3次。

孕妇忌用,阴虚阳亢及出血倾向者慎用。

(7)稀蛭络达胶囊功用:化痰活血、熄风通络。

主治脑梗死轻症(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头晕。

每次4粒,一日3次。

(8)培元通脑胶囊功用:益肾填精、熄风通络。

主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半身不遂、眩晕耳鸣、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腰膝酸软。

每次3粒,一日3次。

孕妇禁用,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烟酒。

(9)麝香抗栓胶囊功用:通络活血、醒脑散瘀。

主治脑血栓致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手足麻痹、头痛目眩。

每次4粒(0.25克1粒),一日3次,孕妇忌用。

(10)脑血栓片功用:活血化瘀、潜阳熄风、醒脑通络。

主治脑卒中先兆如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脑血栓形成卒中不语、口眼喁斜、半身不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每次6片,一日3次。

孕妇忌用。

(11)甜梦口服液功用:益气补肾、健脾和胃、养心安神。

主治脑卒中后遗症如脑血管栓塞。

每次20毫升,一日2次。

(12)清开灵注射液功用: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脑开窍。

主治
脑中风(缺血或出血)所致的高热、神志不清、偏瘫。

每日1次,20~60毫升加入10%葡萄糖250毫升中静脉滴注。

14种用于脑梗、脑血栓中成药介绍,不要选错了!
脑梗塞现称脑梗死,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和脑栓塞,约占脑血管病的75%,是脑血管疾病中的最常见病,中医属中风范畴。

由于脑动脉狭窄或堵塞,局部血流量减少或突然中断,造成脑动脉供应区的脑组织供血、供氧、供糖减少,继而可引起继发性血管内皮损伤,此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可出现该区脑组织坏死或细胞死亡,其比较脑出血,脑梗塞进展稍慢,常在数小时或1~2天达高峰,少数患者病情逐渐进展数天才达高峰。

患者可见有头痛、眩晕、偏瘫、失语等症状和体征。

多无意识障碍,如大面积梗塞或重症脑干梗塞,可出现昏迷或脑疝,甚至死亡。

今天老刘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这一症状上中成药的选择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1、佛山人参再造丸
【药物组成】安息香、白豆蔻、白附子、白术、白芷、豹骨、冰片、蕲蛇、全蝎、人工牛黄等57味中药。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用于脑梗塞,痰瘀阻络型,症见步履艰难,口眼斜,手足痉挛,筋骨疼痛,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颗,每日2次。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2、华佗再造丸
【药物组成】冰片、川芎、吴茱萸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

用于脑梗塞,瘀血或痰湿闭阻经络型,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斜,言语不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8g,每日2~3次;重症1次8~16g;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3、脑心痛胶囊
【药物组成】黄芪、桃仁、红花、全蝎、水蛭等16味中药。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舌暗或有瘀斑;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4粒,每日3次,疗程4周,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胃病患者饭后服用。

4、脑脉泰胶囊
【药物组成】红参、三七、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银杏叶、山楂、菊花、石决明、制何首乌、石菖蒲、葛根。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熄风豁痰。

用于缺血性脑梗塞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型、风痰瘀血闭阻脉络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头晕目眩,偏身麻木,面色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等。

也可用于急性期的轻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5、脑血栓片
【药物组成】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红花、羚羊角、牛黄、水蛭、桃仁、土鳖虫。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醒脑通络,潜阳熄风。

用于脑血栓先兆,肝阳上亢型,症见肢体麻木,头晕目眩等和脑血栓形成出现的脑卒中不语,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症。

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

6、培元通脑胶囊
【药物组成】制何首乌、熟地、天冬、龟甲、鹿茸、肉苁蓉、肉桂、赤芍、全蝎、水蛭、地龙、山楂、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益肾填精,熄风通络。

用于缺血性脑血栓中经络恢复期,肾元亏虚、瘀血阻络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脉弦细。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

【不良反应】①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一般不影响继续服药。

②有1例服药期间出现瞌睡,乏力,继续服药症状自行缓解。

7、偏瘫复原丸(水蜜丸)
【药物组成】川芎、当归、茯苓、桂枝、黄芪、牛膝、人参等。

【功能主治】补气活血,祛风化痰。

用于脑血栓,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型,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斜,痰盛气高,言语不清,足胫水肿,行步艰难,筋骨疼痛,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用温开水或白、黄酒送服,每次6g,每日2次。

8、强力天麻杜仲胶囊
【药物组成】川牛膝、当归、生地、羌活、杜仲、附子、藁本、石斛、桑寄生、独活、天麻、玄参、制草乌。

【功能主治】散风活血,舒筋止痛。

用于脑血栓,风邪阻络型,症见筋脉掣痛,肢体麻木,行走不便,腰腿酸痛,头痛头昏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3粒,每日2次。

9、麝香抗栓胶囊
【药物组成】乌梢蛇、红花、麝香、地龙、天麻、全蝎、络石藤、当归、忍冬藤、豨莶草、地黄、黄芪、鸡血藤。

【功能主治】通络活血,醒脑散瘀。

用于脑血栓,瘀阻清窍、脉络不通型,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手足麻痹,头痛目眩,脑血栓。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

10、养血清脑颗粒冲剂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等。

【功能主治】养血平肝,活血通络。

用于血虚肝旺所致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g,每日3次。

11、十香返生丸
【药物组成】安息香、冰片、沉香、丁香、广木香、藿香、麝香、苏合香、檀香、朱砂等。

【功能主治】开窍化痰,镇静安神。

用于脑血栓,痰迷心窍型,症见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牙关紧闭。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12、天丹通络胶囊
【药物组成】川芎、豨莶草、丹参、水蛭、天麻、槐花、石菖蒲、人工牛黄、黄芪、牛膝。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熄风化痰。

用于脑梗塞急性期,恢复早期,属中经络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偏身麻木,语言謇涩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

13、益气活血颗粒
【药物组成】黄芪、丹参、牛膝、川芎、土鳖虫、人工牛黄。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化痰。

用于缺血性脑梗塞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气短乏力。

【用法用量】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大便偏稀。

【注意事项】①孕妇禁用,产妇慎用。

②脑出血者禁用。

14、中风回春丸
【药物组成】芜蔚子、川牛膝、川芎、丹参、当归、地龙、红花、鸡血藤、僵蚕、金钱白花蛇、络石藤、木瓜、全蝎、忍冬藤、伸筋草、桃仁、土鳖虫、威灵仙、蜈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用于脑血栓,瘀阻筋脉型,症见偏瘫,口眼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或遵医嘱。

预防脑卒中用中成药好还是西药好?
A:很多患者出院时并不希望带太多西药,认为吃太多的西药对身体不好。

其实对于像阿司匹林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等调脂药
物,已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对预防脑卒中有肯定的作用,具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是推荐长期服用的。

中成药在我国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有多年。

中成药汲取了数千年中国中医理论的精华,对于改善脑循环有一定的作用,也是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运用的。

下面说说3种可用于脑卒中的中成药,可活血化瘀通络。

【川蛭通络胶囊】,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

本方由水蛭、川芎、丹参、黄芪组成。

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脑梗塞)恢复期血瘀气虚证。

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气短乏力、口角流涎,手足肿胀,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2粒,一日3次。

疗程为4周,或遵医嘱用药。

【三七通舒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活络通脉,改善脑梗塞、脑缺血功能障碍,恢复缺血性脑代谢异常,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脑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黏度,增强颈动脉血流量的功效。

由三七三醇皂苷组成。

用于心脑血管栓塞性病症,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偏身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粒,一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

建议划破铝箔(平整的一面),取出胶囊服用。

或遵医嘱用药。

【七十味珍珠丸】,具有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的功效。

由珍珠、檀香、降香、甘草、天竺黄、西红花、体外培育牛黄、人工麝香、珊瑚、玛瑙、九眼石、坐台等 70 味。

用于“黑白脉病”、“龙血”不调;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

用法用量:1)微丸。

开水送服。

重病人一日30丸;一般每隔3-7天30丸。

2)水丸。

研碎后开水送服,重病人一日1克(1丸);一般每隔3-7天1克(1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