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梦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背熟) P10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 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
2012年11月29日中共 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 “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 就中国梦展开阐述。
2.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努力?
大事业取
国际地位前所未有地提升
得的成就
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
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
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民族复兴的角度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
1949年
第二个百年 到新中国成 立一百年时
2020年 2035年
第一阶段,至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
205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阶段,至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课堂检测
3.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要把我国建成( )
由贫困到温饱, 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第二步走:
第三步走: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 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一步走: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从1981年到1990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 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
自学导航—P104-P110(2分钟)
1. 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2.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努力?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的意义(重要性)? 5.为实现伟大梦想,我们该怎么做?
运用你的经验P104
你心中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食品安全放心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教育更公平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 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思考: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接近实现中国梦?
6.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
科技实力
代以国会,经来特主这过,色义是中社伟长我期国努发力综国展合防,新实实中力力的国历特史色进方入社位世会。界主前义列进入了新时
我和2035有个约,约在欢呼雀跃那一天 我亲爱的祖国更加美丽和谐,昂扬屹立新世界 我和2035有个约,约在新征途的新起点 用真心去创领两个一百年,未来由我们主演
8.1我们的梦想
前言
PREFACE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就要成真,民族复兴的梦想正 在实现,中国人自信地走在一条追求梦想、实干兴邦的康庄 大道上。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 展有信心,必能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中等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现代化强国,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
B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
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 )
1990 2000
温饱 小康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中
华
建党一百年
2020
2035
建国一百年
2050
民 族
伟
大
全面小康 基本现代化 现代化强国
复 兴
4.实现中国梦意义?(重要性)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②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③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④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 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生态环境优美
经济更发达
全民脱贫
人民富裕
社会安定团结
一、民族复兴梦
1.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
古人对理想社会的设想
“小康”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 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这句诗的意思是人民劳苦,苦够了, 要求稍稍得安康。
2.千年寻梦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 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探究与分享:关于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是国家 的事,与个人无关
思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 1、中国梦与个人梦息息相关; 2、中国梦是个人梦实现的基础和条件; 3、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促进个人梦的实现,而我们实 现个人梦的奋斗过程也是为中国梦添砖加瓦的过程。
5、为实现伟大梦想,我们该怎么做?(中考补充)
贫困
温饱
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年(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课堂小结
我
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梦想
们
及实现中国梦的原因
的 梦
民族复兴梦 “两个一百年”目标
想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及实现梦的意义
课堂检测
1、到建党一百年时,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 A )
2.两个历 史性跨越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
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 史性跨越
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人均GNP首次突
破800美元,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大量减少,物质生活
日益美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低水
总平 体
小 康 的
不全 面
特
征
发展
不平
衡
是指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 也就是说刚刚“达标”,主要是指 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C.步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C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总体小康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
有一张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效,这张牌叫国家实力。有了这张牌,一个国家可以纵横天下,没有了这张牌,一个国家的命运总是容易操纵在别人的手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
催 生
新理论
指 引
新征程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 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擘画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
大事业
9.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
二
个
百
分
年
两
的
个
奋 斗
阶 段
目
标
从2020年到2035年,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
总结: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p110
第一个百年 到建党一百 年时
1921年
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的角度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
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其
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
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对世界贡献的角度
新时代是人民 创造美好生活、 实现共同富裕
的时代
新时代是实 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
的时代
新时代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
时代
新时代是中 国日益走近世界 舞台中央、不断 为人类作出更大
贡献的时代
想一想:新时代面临哪些挑战?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还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01 社会主要矛盾方面: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02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 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1)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 新征程; (2)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民族复兴的重任;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小 结
追梦历程
1.新中国成立前: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 两大历史性跨跃
是改革开放以来:
03 民主政治、法治建设方面: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民 主权利还不充分,腐败现象仍然存在;
04 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待提高;
05 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突出;其他方面
8.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注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三、科、习(不含马、毛)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 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生 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
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的分布是不平 衡的,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不同收 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3、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两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奋斗目标
①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②意味着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体现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 ④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A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华儿女百年来前仆后继,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的斗争。P105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 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 史性跨越。
党的十三大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
目的: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 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