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1.已知Q 与R 和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 中,当1。
6 g X 与Y 完全反应后,
生成4.4 g R ,则参与反应的Y 和生成物Q 的质量之比为( )
A .46:9
B .32:9
C .23:9
D .16:9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出生成Q 的质量为:2×9×4。
4/22g=3。
6g ,根据质量守
恒,求出Y 的质量为(3。
6+4.4-1。
6)g=6.4g,因此两者之比为6。
4:3.6=16:9,故选项D 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计算等知识。
2.20℃时,饱和KCl 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 —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 -1
,则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 A .25℃时,饱和KCl 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 -1
B .此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74.54.01.1741000⨯⨯×100%
C . 20℃时,密度小于1.174 g·cm -3
的KCl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
174 g·cm
-3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A 、根据c=1000ρw%/M ,20℃时KCl 的溶解度小于25℃时KCl 的溶解度,因此25℃
时的质量分数大于20℃时的,因此25℃时,饱和KCl 溶液的浓度大于4。
0mol ·L -1,故
说法正确;B 、根据c=1000ρw%/M ,质量分数w%=74.54.01.1741000⨯⨯×100%,故说法正确;C 、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密度为1。
174g/cm 3时溶液饱和,则20℃时,密度小于1。
174g/cm 3的KCl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说法正确;D 、若将饱和溶液蒸发,则有KCl 晶体析出,再恢复到20℃时,其溶解度不变,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密度仍为1。
174g/cm 3
,故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知识。
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溶液中可能含HCO3-、SO32-、HSO3-等,故错误;B、溶液中可能含有Ag+,故错误;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正确;D、可能含有Ca2+,故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等知识.
4.如果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n=m/M=N/N A=V/22.4,求的M= aN A/b,气体体积为22.4c/M,故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微粒数等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5.在标准状况下,将VL A气体(摩尔质量Mg/mol)溶于1L水中,所得A的水溶液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
1000V
22400
MV
ρ
+
B.
V
22400
MV
ρ
+
C.
1000V
22.4
MV
ρ
+
D.
V
22.4(1)
M
V+ρ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溶质物质的量为V/22。
4mol,溶液的质量为:(V×M/22.4+1000)g,溶液的体积
为:(V×M/22.4+1000)/ ρmL,根据c=n/V,因此物质的量浓度为
1000V
22400
MV
ρ
+
,故选
项A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知识.
6.将钠、镁、铝各0.3 mol 分别放入100 mL 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2Na+2HCl=2NaCl+H2↑,盐酸不足,钠过量,但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因此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
05+0。
1)mol=0。
15mol,Mg+2HCl=MgCl2+H2↑,盐酸不足,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
05mol,2Al+6HCl=2AlCl3+3H2↑,盐酸不足,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因此三者体积之比为0。
15:0.05:0。
05=3:1:1,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钠和水反应等知识.
7.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
消毒剂。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
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1︰2 D.2︰3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n(NaClO3)×(5-4)=n(Na2SO3)×2,解得:n (NaClO3):n(Na2SO3)=2:1,故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得失电子数目守恒等知识。
8.用0。
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的XO4- 离子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
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设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30×10-3×0。
1×2=2×10-3×(7-x),解得x=4,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目守恒等知识。
9.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 1︰1︰1
B 2︰2︰1
C 2︰3︰1
D 4︰3︰2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即物质的量相等,设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即KMnO4:1×2×2mol=4mol,KClO3:1×2×2mol=4mol,H2O2:1×2×1mol=2mol,因此三者转移电子数之比等于4:4:2=2:2:1,故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知识。
10.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
4 mol·L—1,c(SO42-)=0。
8 mol·L-1,则c(K+)为( )
A.0。
15 mol·L—1 B.0.2 mol·L—1 C.0。
3 mol·L-1 D.0.4 mol·L-1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即3c(Al3+)+c(K+)+c(H+)=2c(SO42-),代入数值,解得c(K+)=0.3mol·L-1,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计算中电荷守恒思想等知识。
11.NaH是—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在水中显酸性
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A、发生反应的实质是NaH中-1价H,和H2O中+1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即H2O作氧化剂,故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故说法错误;C、液氨有类似水的电离,,故说法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NaH作还原剂,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信息的处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1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 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Cu2S中Cu为+1价,S为-2价,铜元素的价态由+2价→+1价,化合价降低,FeS2中Fe显+2价,S显-1价,因此Cu2S中S的化合价降低,因此Cu2S只作还原产物,故错误;B、Fe2S中部分S转变成+6价,有3/2molFeS2被氧化,转移电子3×2×
7/2mol=21mol,故错误;C、根据选项B的分析,一部分SO42-是由-1价S转变而成的,即部分SO42-作氧化产物,故正确;D、根据上述分析,FeS2既做氧化剂啊又做还原剂,故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13.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2 C.+1 D.+4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设金属的物质的量为1mol, A、B、C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分别是x、y、z,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x= VA×2/22.4,VA=11.2xL,y= VB×2/22.4,VB=11。
2yL,z= VC×2/22.4,VC=11。
2zL,根据VB=2VC,则y=2z,VA=VB+VC,推出x=y+z,x=3z,因为三种元素是金属元素,因此一般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因此推出z为+1价,故选项C 正确. 考点:考查金属和酸的反应等知识。
14.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N的化合价由0价→-3价,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氧化铝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错误;B、氮气是反应物,应是消耗,故错误;C、铝是金属,在化合物中表现正价,因此N显-3价,故正确;D、根据氮化铝的性质,推出氮化铝属于离子晶体,故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晶体等知识。
15.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答案】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等知识。
16.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6:1 B.3:1 C.2:1 D.1:2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假设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氢氧化钠的体积扩大为升,50~60L: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根据铝元素守恒,n(Al3+)=10×1mol=10mol,则
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5mol,0~50L:发生的反应:Mg2++2OH-=Mg(OH)2↓,Al3++3OH
2+的物质的量为10mol,因此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选项-=Al(OH)
3↓,消耗的Mg
D正确。
考点: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计算等知识。
17.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银氨溶液: Na+、K+、NO3—、NH3·H2O
B.空气: 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 H+、K+、S2—、B r-
D.高锰酸钾溶液: H+、Na+、SO42—、葡萄糖分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A、能够在银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正确;B、2NO+O2=2NO2,NO在空气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H+和S2-生成弱电解质H2S,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D、葡萄分子中含有醛基和羟基,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醛基和羟基,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等知识。
1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
量碘;
⑤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⑥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
⑦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⑧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⑨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A.①④⑤⑨B.②③⑤⑦C.②③⑤⑧D.②③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①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故错误;②HCl极易溶于水,Cl2+H2O H++Cl-+HClO,饱和食盐水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故正确;③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故正确;
④NH 4Cl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遇冷重新生成NH 4Cl,碘单质易升华,不用加热放热除去杂质,故错误;⑤醋中含有乙酸,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蛋壳溶于醋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正确;⑥加碘盐中的碘以IO 3-
形式存在,不能检验,故错误;⑦油脂在碱性中水解,转变成可溶性物质,故正确;⑧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不能搅拌,防止把滤纸能破,故错误;⑨引入新杂质Cl -,故错误;综上所述故选项B 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除杂和分离、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
19.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易记的效果.用数轴表示的下列知识
正确的是( )
A .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B .分散系的分类:
C .AlCl 3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D .CO 2与NaOH 溶液反应后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 、-2价S 只具有还原性,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
原性,故错误;B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为的分散系为胶体,<1nm 的分散系为溶液,>100nm 的分散系为悬浊液,故错误;C 、Al 3++3OH -=Al (OH)3↓,当n (OH -)/n(Al 3+)≤3,只生成Al (OH )3,Al 3++4OH -=AlO 2-+2H 2O ,当n (OH -)/n (Al 3+)≥4,Al 元素以
AlO2-形式存在,两者之间既有氢氧化铝又有AlO2-,故正确;D、CO2+2NaOH=Na2CO3+H2O,当n(OH-)/n(CO2) ≥2,只生成Na2CO3,CO2+NaOH=NaHCO3,当n(OH-)/n(CO2)≤1,只生成NaHCO3,两者之间为既有Na2CO3又有NaHCO3,故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
2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②往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2Fe3++Fe =3Fe2+
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
④氯化铁水解:Fe3+ +3H2O = Fe(OH)3↓+ 3H+
⑤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Fe2++C12=Fe3++2C1-
⑥钾投入水中:2K+2H2O = 2K++2OH-+H2↑
⑦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
3+CO2+H2O = 2HCO-
3
⑧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H2O H3O++CO32-
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⑩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2Al+2OH-+2H2O=2AlO2-+3H2↑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⑨ D.②⑥⑦⑩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①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即Fe+2H+=Fe2++H2↑,故错误;②Fe+2Fe3+=3Fe2+,故正确;③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故错误;④发生单水解,水解的程度微弱,生成的沉淀不能加↓,应是Fe3++3H2O Fe(OH)3+3H+,故错误;⑤电荷不守恒,应是2Fe2++Cl2=2Fe3++2Cl-,故错误;⑥钾是非常活泼金属,和水发生反应:2K +2H2O=2K++2OH-+H2↑,故正确;⑦发生CO2+CO32-+H22HCO3-,故正确;⑧显碱性,HCO3
-发生水解的缘故,HCO
3-+H
2O H2CO3+OH
-,故错误;⑨NH
3·H2O属于弱碱,不能拆写,
应是Al3++3NH3·H2O=Al(OH)3↓+3NH4+,故错误;⑩铝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即2Al+2OH-+2H2O=2AlO2-+3H3↑,故正确;综上所述,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等知识.
2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得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根据差量法,求出碳酸氢钠的质量,进一步求出碳酸钠的质量,最后求出质量分数,故说法正确;B、最后得到固体是NaCl,设Na2CO3的质量为xg,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g,则有x+y=a,根据Na元素守恒,因此有2x/106+y/84=a/58。
5,从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说法正确;C、逸出气体除CO2外,还有水蒸气,增重的是CO2和水蒸气的质量,无法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说法错误;D、最后固体为BaCO3,设Na2CO3的质量为xg,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g,则有x+y=a,根据C元素守恒,因此有x/106+y/84=b/197,从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等知识。
2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 A
③1L 1mol/L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 A
④1mol 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 A电子
⑤9 g重水(D2O)所含有的电子数为5N A
⑥1L 1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 A
⑦7.1 g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⑧1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 A
⑨2L 3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CO错误!的数目为6N A
⑩1.8 g NH错误!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A.①③⑥⑨⑩ B.②④⑤⑥ C.①④⑧⑩ D.④⑥⑦⑧⑩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①把N2O4看作是NO2,46g气体中原子物质的量为46×3/46mol=3mol,故正确;②H2中不含中子数,中子数为0,故错误;③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离子总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错误;④无论生成氧化镁还是氮化镁,1molMg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正确;⑤质量数=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量,D2O的相对原子量为20,因此所含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9×10/20mol=4。
5mol,故错误;⑥溶液中含有水,水能电离出H+和OH -,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大于3mol,故错误;⑦Cl
2+2NaOH=NaCl+NaClO+H2O,因此7。
1g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7.1/71mol=0。
1mol,故错误;⑧该有机物为烷烃,含有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31mol,故正确;⑨CO32-+H2O HCO3-+OH-,CO32-的物质的量小于6mol,故错误;⑩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8×10/18mol=1mol,故正确;综上所述,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1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7分)
23.(5分)化合物BrF x与水按物质的量之比3︰5 发生反应,其产物为溴酸、氢氟酸、单质溴和氧气。
(1)BrF x中,x=。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此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各是什么?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答案】(1)3;(2)2BrF3+5H2O===HBrO3+9HF+Br2+O2↑;(3)BrF3为氧化剂;还原剂为H2O、BrF3.
【解析】
试题解析:(1)根据信息,反应的方程式为3BrF x+5H2O=HBrO3+3xHF+Br2+O2,根据氢原子的个数守恒,推出x=3;(2)根据(1)反应方程式为BeF3+5H2O=HBrO3+9HF+Br2+O2↑;
(3)根据化合价的升降,BrF3中部分Br由+3→0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部分Br 由+3→+5,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H2O中的O由-2价→0价,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等知识。
24.(8分)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的还原剂是 ,它的氧化产物是。
(3)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4)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 .
【答案】(1)2MnSO 4+5K 2S 2O 8+8H 2O
2KMnO 4+4K 2SO 4+8H 2SO 4;(2)MnSO 4,KMnO 4;(3)2Mn 2++5S 2O 82-+8H 2O 2MnO 4-
+10SO 42-+16H +;(4)氯气.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25.(6分)下面六个图中,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某物质的量,纵坐标为生成沉淀的量.从A-F 中选择符合表中各题要求的序号填入表中:
溶 液
加入的物质 答案序号 ⑴饱和石灰水
CO 2 ⑵AlCl 3溶液
过量NH 3 ⑶含少量NaOH 的NaAlO 2
过量CO 2 ⑷含少量NaOH 的NaAlO 2
逐滴加稀盐酸 ⑸MgCl 2、AlCl 3混合液
逐滴加NaOH 至过量 ⑹NaOH 溶液
逐滴加AlCl 3至过量
【答案】
溶 液
加入的物质 答案序号 ⑴饱和石灰水
CO 2 F ⑵AlCl 3溶液
过量NH 3 C ⑶含少量NaOH 的NaAlO 2 过量CO 2 D Ag + Ag +
【解析】 试题解析:(1)CO 2+Ca (OH)2=CaCO 3↓+H 2O ,CaCO 3+CO 2+H 2O=Ca(HCO 3)2,根据量的关系,故
F 符合;(2)Al 3++3NH 3·H 2O=Al(OH)3↓+3NH 4+
,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故C 符合;(3)先发生2NaOH +CO 2=Na 2CO 3+H 2O ,在发生2AlO 2-+CO 2+3H 2O=2Al(OH )3↓+CO 32-,故D 符合;(4)发生NaOH +HCl=NaCl +H 2O ,AlO 2-+H ++H 2O=Al(OH)3↓,Al(OH )3+3H +=Al 3++3H 2O ,故E 符合;(5)Mg 2++2OH -=Mg(OH)2↓,Al 3++3OH -=Al(OH)3↓,Al(OH )3+OH -=AlO 2-+2H 2O ,故A 符合;(6)Al 3++4OH -=AlO 2-+2H 2O ,3AlO 2-+Al 3++H 2O=4Al(OH)3↓,故D 符合。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
26.(14分)现有某混合物的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Na +、NH 4+、Cl -、Mg 2+、Ba 2+、CO 32-、SO 42-,现取三份各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加足量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 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充分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896L (标准状况);
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过滤后充分干燥得到沉淀6。
27g ,再经足量稀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变为2。
33g 。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2)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③中生成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化学式为 ,物质的量为 mol ,该沉淀溶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1)CO 32-、SO 42- ;Mg 2+、Ba 2+; Cl —;(2) NH 4++OH -=====△ NH 3↑+H 2O (3)BaCO 3,0。
02 ,BaCO 3+2H +=Ba 2+
+CO 2↑+H 2O 。
【解析】
试题解析:①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生成,加入硝酸沉淀部分消失,溶液中含有Cl -、CO 32-和
SO 42-至少含有一种;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气体,此气体为氨气,溶液中含有NH 4+,其物质的量为0.896/22。
4mol=0。
04mol,③加入BaCl 2得到沉淀,加入硝酸沉淀质
量减少,一定含有CO 32-和SO 42-,根据离子共存,一定没有Mg 2+和Ba 2+
,根据质量求出n (SO 42-)=2.33/233mol=0。
01mol ,n (CO 32-)=(6。
27-2.33)/197mol=0.02mol ,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电荷物质的量为0.04mol ,阴离子所带电荷物质的量
0.06mol ,因此含有一定含有Na +,(1) CO 32-、SO 42- ;Mg 2+、Ba 2+; Cl -;(2) NH 4
++OH -=====△ NH 3↑+H 2O (3)BaCO 3,0。
02 ,BaCO 3+2H +=Ba 2++CO 2↑+H 2O 。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等知识.
27.(4分)Na 2O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 (填“是”
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制Na 2O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2NaNO 2+6Na == 4Na 2O+N 2↑,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而采用此法是因为 。
【答案】Na 2O+ H 2O == 2NaOH ,不是;钠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Na 2O 2,而此法生成N 2保护Na 2O 不
被氧化为Na 2O 2。
【解析】
试题解析:Na 2O 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即Na 2O +H 2O=2NaOH,该反应中没有
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不产生氧化钠,而此法生成N 2保护Na 2O 不被氧化为Na 2O 2。
考点: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8.(8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 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
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 g 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 形管的重量,得到b 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1-1
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 处缓慢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重量,得到c 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一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
(5)步骤⑦的目的是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答案】(1)样品重,砝码轻;(2)防止空气中的CO 2 和水蒸气进入U形管中;(3)偏高;
(4)把反应产生的CO 2 全部导入U形管中;(5)判断反应产生的CO 2 是否全部排
出,并被U形管中的碱石灰吸收;(6);(7)直接测定
Na 2 CO 3 的质量:可使CO 3 2- 沉淀,由CaCO 3 的质量计算
Na 2 CO 3 的质量.
【解析】
试题解析:(1)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物品质量大于砝码;(2)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CO2进入U 形管,防止产生干扰;(3)Na2CO3+2HCl=2NaCl+CO2↑+H2O,U型管吸收产生的CO2,根据CO2的量求出碳酸钠的量,如果换成盐酸,盐酸挥发,进入U型管,所测CO2的质量增大,即碳酸钠的质量增大,数值偏高;(4)锥形瓶和洗气瓶中存有部分未被吸收的CO2,为了减少误差,通一段时间的N2,让CO2全部吸收,减少误差;(5) 判断反应产生的CO 2 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形管中的碱石灰吸收;(6)CO2的质量为(d-b)g,根据碳元素守恒,Na2CO3的物质的量为(d-b)/44mol,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d-b)/44×100%;(7)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对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根据碳元素守恒,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化学计算、实验设计等知识。
四.计算(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9.(6分)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称取两份质量均为1。
96g的该结晶
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一份加入足量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随即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带有红褐色;加热该混合物,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用稀盐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2。
33 g。
另一份加入含0.001 molKMnO4的酸性溶液,MnO4-恰好完全被还原为Mn2+。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和,阴离子
是。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1)NH4+、Fe2+、SO42-;(2)(NH4)2·Fe(SO4)2·6H2O〔或(NH4)2SO4·FeSO4·6H2O〕。
【解析】
试题解析:(1)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转变成灰绿色,最红转变成红褐色,说明含有Fe2+,加热该混合物,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此气体为NH3,说明含有NH4+,用稀盐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2.33 g,该沉淀是BaSO4,n(SO42-)=2。
33/233mol=0。
01mol,另一份加入含0。
001 molKMnO4的酸性溶液,MnO4-恰好完全被还原为Mn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求出Fe2+的物质的量为0。
001×5mol=0。
005mol,因此含有阳离子是NH4+、Fe2+,阴离子是SO42-;(2)根据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荷守恒的原理,n(NH4+)+2n(Fe2+)=2n(SO42-),n(NH4+)=0。
01mol,n(H2O)=(1.96-0.01 mol×96 g·mol-1-0.005 mol×56 g·mol—1—0.01 mol×18 g·mol—1)÷18 g·mol-1=0。
03 mol,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或(NH4)2SO4·FeSO4·6H2O〕。
考点:考查离子检验、化学式的确定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