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影响:“冷战”扩大到亚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投下800万吨炸药, 造成越南160多万人 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 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 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 战争长达12年,5.6 万余人丧生,30多万 人受伤,耗资4000多 亿美元。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A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B 进而向全世界称霸扩张
冷战 开始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 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 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 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 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 动”。
政治 美国 苏联
杜鲁门 主义 九国共产 党与工人 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 计划 经互会
军事
北约
华约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 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 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 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 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从此咨文中可以看出,美国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二战结束时,美苏军事力量对比
重型轰 炸机 11065 10014 战舰 1200 1065 核武器 原子弹
1949年有
美国 苏联
武装部 队 1210 1140
1、上表说明美苏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呈怎样的态势?
2、美苏直接进行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
势均力敌
不大。因为那样势必对两国都 造成较大破坏,危害两国的国 家利益。
冷战
什么是“冷战”?“冷战”与两极对峙格局是 何种关系?
概念阐释:
“冷战”: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 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 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两极对峙格局指的是两大阵营的对抗,而美 苏是两大阵营的核心,因此,美苏间的“冷战” 就成为了两极对峙的主要表现。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①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 ②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③刺激了经互会的 成立 ④标志了“冷战”的正式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48年“柏林危机”
1949 北约
1955 华约
政治
经济
马歇尔 计划
军事
1949 北约
美国 苏联
杜鲁门 主义
资本主义阵营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 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 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 不同的厉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 裂。 ————斯大林
斯大林的话反映出两国反目成仇的原因是什么? 美和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恶化。
斯大林
温斯顿· 丘吉尔
富兰克林· 罗斯福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 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 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范围之内受到社会主义幽灵的威 胁。
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 …… 那么……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摘自丘吉尔1946年演说
丘吉尔:铁幕演说 丘吉尔演说中的“铁幕”指的是什么? ———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 苏联及共产主义的势力
二、两极对峙格局的表现
(一)“冷战” 仔细阅读教材,思考:“冷战”双方在政治、经 济、军事等方面是如何对抗的,有哪些表现?
苏 军 联 事
政 治
西 欧
美国想称霸世界 苏联极力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 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 很高的威望。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个军事实力 仅次于美国;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 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 的核垄断。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 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歇尔计划 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 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2.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 不是子弹。”下列“二战”后美国在西欧 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 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 建立北约组织 •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实行军事援助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稳定西欧资本主义, 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 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1.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 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 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 •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 •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杜鲁 • D.都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利益
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美苏“冷 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 裂成两部分。
心声二:一堵在柏林市区耸立的水泥墙,一条 冰冷的三八线,不知阻隔了多少家庭的亲情别离, 制造了多少悲欢离合。 问题2:两大阵营的对峙给这些国家带去了什么?
国家分裂,民族分离,人民渴望统一的 呼声从未停止。
心声三:美苏两国的核武器足以把整个地球 毁灭七次!如果我们发动核战争,18个小时里将 有一亿五千万人死于非命,这相当于美国在不到 一天的时间里经历了五百场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 尔 塔 体 系
两 极 格 局 的 形 成
表现
“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影响:1、2、3
启示
三、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一)听心声、谈影响 心声一:战后初期面对自身的衰弱及对手的威胁, 我们不得不依赖于美国和苏联。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我 们认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与美苏相抗衡,只有 加强各国间的联合,促进自身的发展,才能在两极对峙 中维护住我们在欧洲乃至世界上的地位。
问题1:“冷战”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
对峙
九国共产 党与工人 经互会 党情报局
社会主义阵营 华约
1955
(二)“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令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 “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 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 联合抗击。
问题3:“冷战”带来的最大威胁是什么?为什 么在这种威胁下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核战争的威胁 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
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共3点)
课本P108第3、4、5段
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 被分裂成两个部分。
美苏两极格局
2、美苏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 的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 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战略利益冲突 ——杜鲁门
二战后,社会主义跨出一过范围,在东欧出现了一 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则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 ——高一历史必修1岳麓版P106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 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材料看出,美苏两国相互敌视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菏泽一中
杨小荷
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 政治格局的称呼。就是美、苏、英三大国 (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 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 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 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系。其特点 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 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 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1991年的苏联解 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二战后的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经 美 济 国
军 事
二战后的美国、西欧、苏联对比 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率 工业生产 黄金储备 出口贸易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 53.9% 74.9% 32.4% 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战舰 核武器 武装部队 重型轰炸 机 11065架 1200艘 原子弹 1210万 10014架 1065艘 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 普便衰落 美、苏强大,西欧衰落 1140万
一、“冷战”兴起的原因——两极格局形成的原 因 1、二战后,美苏两国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关
系,由合作走向对抗; 2、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 联也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两国 的战略利益冲突; 根本原因
3、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冲突;
4、美苏在军事上形成均势,相互忌惮
“从波罗的海什切青到亚得里 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 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 …… 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
势均力敌下的“和平”
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 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 平。 争霸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二)看现实,觅启示
科索沃战争时的难民
北约轰炸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
本课总结:
背景原因
二战后,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
美苏战略利益根本对立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 势均力敌 “冷战”(政治、经济、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