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在猪饲粮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苜蓿在猪饲粮中的应用
杨富裕(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苜蓿属豆科牧草,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草质优良、适口性好、易于家畜消化等特点,以“牧草之王”著称。
其干物质中CP含量为
12.3~26.1%,粗纤维含量为17.2~40.6%,赖氨酸含量为1.06~1.38%,比玉米高4~5倍。
研究表明,猪只喂苜蓿,干物质的消化率为53%,而以同样的苜蓿饲喂绵羊,干物质的消化率也不过57%,这说明猪对高品质苜蓿具有很高的消化率,猪日粮中完全可以添加一定数量的苜蓿。
1.猪利用苜蓿的机理
限制苜蓿作为猪日粮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其粗纤维含量高。
猪对苜蓿的利用主要依靠大肠微生物发酵。
这些微生物区系不含原虫和厌氧真菌,它包含许多高活性的反刍纤维素分解菌属的半纤维分解菌。
据报道,给猪饲喂含细胞壁量达30%的苜蓿,发现在大肠部位,纤维素100%被消化,半纤维素80%被消化。
猪大肠发酵纤维的最终产物是VFA(挥发性脂肪酸,主要为乙酸、丙酸和丁酸)以及H2、CO2和CH4。
其中VFA可提供生长猪5~30%的能量需要。
最近研究表明,猪的大肠在不需要酶的情况下对一些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如果胶和纤维具有很高的消化力。
2.日粮中添加苜蓿对猪的影响
2.1苜蓿对采食量和消化流通速度的影响
猪饲喂苜蓿日粮采食量提高,原因在于日粮纤维上升,刺激VFA产生,PH下降,大肠杆菌的数量下降。
大肠杆菌是猪肠道中非常重要的微生物,它有解除氨基酸的羧基,致使酪胺、色胺、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衍生物合成减少,这些物质进而减弱对丘脑下部饱中枢的刺激,猪的采食量便上升。
猪采食苜蓿后,纤维素刺激胃肠蠕动,消化物通过胃肠的速度加快。
2.2苜蓿对营养素利用的影响
猪日粮中添加草粉或叶粉会使猪整个消化道中的养分和能量消化率明显下降,下降的程度大小取决于苜蓿的成熟度和茎叶比,因为茎叶的化学成分差异很大。
在猪大麦日粮中添加0%、5%、10%和20%苜蓿叶粉用回肠漏管生长猪做试验。
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叶粉水平的增加,回肠饲料外流速率和粪中的养分和能量增加;并且回肠中的DE、OM和日粮纤维(DF)外流量比整个消化道都多;回肠和整个消化道的OM、DM和能量消化率显著降低,而CP和DF不受大的影响。
随LLM上升,日粮中可消化养分和代谢能显著降低。
3.苜蓿在猪日粮中的添加水平
3.1生长猪日粮中的苜蓿添加水平
能量含量高的饲料,如果可消化能也足够的话,即使饲料中粗纤维的比例变化较大,对生长猪没有多大的不良影响。
许多研究证明,当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超过7~10%时,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受到抑制。
有研究指出,苜蓿抑制生长猪的生长,而燕麦则没有这种作用。
含25%麦麸的日粮不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但用12.5%的苜蓿加12.5%的燕麦或麦麸配制成的日粮则降低猪的增重。
郑家明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20%和30%苜蓿草粉饲喂生长肉猪,结果发现每千克饲料增重成本以添加10%苜蓿组最低。
美国许多州的试验表明肥育猪的饲粮内可用5~15%的苜蓿粉。
3.2母猪日粮中的苜蓿添加水平
许多研究证明,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对母猪繁殖性能没有不利影响。
成年猪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比生长猪多6.7倍。
此外,还发现高品质苜蓿粉含有有益于繁殖和泌乳的(一个或多个)因子。
这种因子可在猪体内长期贮存。
猪在生长阶段所得到的这种饲粮,影响到数月以后这些猪的怀孕、分娩和泌乳能力。
给母猪饲喂苜蓿,妊娠期间母猪体重下降,但分娩仔猪数和仔猪初生重不受影响。
试验用含5%、50%、95%苜蓿的日粮饲喂母猪发现随苜蓿含量增加,干物质、纤维、能量及氮的消化率降低,但母猪繁殖性能不受影响。
研究发现,占日粮25%的苜蓿粉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相比,饲料效率提高12%。
对于泌乳母猪,泌乳期间饲料采食量和能量进食量非常关键,能量进食量的减少对母猪的繁殖周期和仔猪的生产性能有不良影响,苜蓿的添加应使日粮中的纤维含量控制在5%左右。
妊娠母猪饲喂苜蓿具有许多好处,它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可以提高初乳和常乳中的脂肪含量,有利于初生仔猪的生长和成活;还可以防止异常行为,在分娩时可以阻止便秘和MMA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