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36-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一.地位与作用
向心力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各类曲线运动中有重要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圆周运动相关知识,但在一些关键概念上,还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地方,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彻。

重点: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概念
难点:受力分析、具体现象中向心力的来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圆周运动相关知识,深刻理解圆周运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面对具体现象,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几个物理实验和现象,让学生在真实的物理情境中寻找思路和线索,提高学生物理思维,激发学生物理兴趣。

四.内容设置与方案
本节课通过分析几个物理现象和实验,学习水平面内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促进学生对于各种情况下向心力来源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
利用酒杯实验引入,让学生产生疑惑,激发学生学习圆周运动知识的兴趣。

教师引导:这里有一个杯子和一个玻璃球,用竖直倒立的杯子可不可以将小球提起来?如果换2号杯子,还能做成功吗?
2、基础知识复习
复习圆周运动基本公式,复习两个运动学关系。

向心力的概念和意义:这里有根绳子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受几个力?除了这两个力以外,还受一个向心力吗?
3、探究活动(一)
问题1:为什么1号杯可以提起小球,2号杯到底可不可以?
请学生解释。

问题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号杯子的形状,判断3号杯可不可以。

学生回答完后,请学生试做一遍。

提问:为什么3号杯理论上可以,实际很难,学生受力分析,写出合力的表达式,比较合力和角速度的大小。

再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3号杯很难成功,因为3号杯要求角速度很大。

分析完后再请学生上来挑战。

问题3:
杂技:飞车走壁,摩托车能够在几乎竖直的墙壁上骑行。

演示实验:电动小车在大桶内侧飞车走壁。

提问:两个杂技演员在同一侧壁飞车走壁,他们的轨道半径不同,现在他们想挑战一个项目:在不同的水平轨道上齐头并进,理论上可不可能?
4、探究活动(二)
问题1:怎样才能尽量不被甩出去
教师引导语:这是一个叫魔盘的游戏,转盘上躺着很多人,转盘转得越来越快,陆续有人飞出去。

越先飞出去的人就算输,越后飞出去的人就算赢,如果我去玩这个游戏,同学们有什么建议?
归纳学生建议。

这些建议是不是真的有效,并用实验证明,实验器材:一个转台,四块橡皮,1,2号是两块相同的橡皮,3号是半块橡皮,4号表面贴透明胶。

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操作。

为什么有的方法有效,而有的方法无效,这是什么原因?
引导学生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恰好飞出去时,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此时算出的角速度为临界角速度,为了尽量不飞出去,临界角速度越大越好。

所以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观看教师玩这个游戏的照片,并提问:教师采取的各是什么措施。

问题2:水平转台上的连接体问题
教师引导语:想到以上两种办法的人不多,但想到第三种办法的人很多,第三种办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你想得到吗?
播放视频。

提问:什么力提供向心力?
如果是这样的四块橡皮,谁先飞出去,谁最后飞出去?
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

定量计算:完成导学案第6题,定量计算5、6号橡皮恰好飞出去的临界角速度。

先画临界状态的受力图。

再列式计算临界角速度。

5、活动(三)
1、离心向心现象。

当实际的合力等于向心力时,物体做圆周运动,实际的合力小于向心力时做离心运动。

反之,则做向心运动。

2、演示实验:
先往易拉罐里加一些白砂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等糖全部融化后,打开开关让电动机转动。

为什么能做出棉花糖,在易拉罐侧面有很多小孔?小孔是为了给糖液提供向心力,还是不提供向心力?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几个物理现象和实验,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不管受到多少个力,合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大小不变,满足向心力公式。

课后思考: AB恰要滑动时, AB各受几个力?向什么方向?临界ω怎么求?
板书设计:
匀速圆周运动
一、基本知识复习
二、探究活动(一)、(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