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3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
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英国女王履行国家元首的职责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英国女王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2.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3.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
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光荣革命”的胜利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两党制的形成
4.《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5.1689年《权利法案》第11条规定:“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对君主司法权的限制
B.对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
C.《权利法案》的保守性
D.维护司法公正的要求
6.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英国曾经建立过共和政体,但最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这没有体现( )
A.革命带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B.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
C.不同阶级、阶层利益与矛盾的妥协
D.封建势力在英国的复辟
7.观察下面的图片(瓦特和改良蒸汽机),其对英国政治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A.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英国内阁制得以形成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取得更多席位
D.英国两党制形成
8.“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为此英国出现了( )
A.“光荣革命” B.内阁制
C.资产阶级政党制度 D.1832年议会改革
9.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0.前不久,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
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0分,第14题30分,共60分)
11.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
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
历史上一切已往制度俱如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其后颇有所改。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四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
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英两国为例论述材料四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
展创新”这一观点。
(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
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
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
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
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
……56个人口不到2 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 000~4 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
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
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1-10 BCCCC DCDDC
11.答案:(1)历史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关系为依据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它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确立的重要标志。
根本原因:它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基本特征:少数贵族掌管议会,议会权力至上。
淘汰: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3)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是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
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一直是围绕其核心思想变化的,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
但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如汉代中外朝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行省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
英国开创的君主立宪制始终围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本原精神,不断加以完善创新,如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责任内阁制,进行议会选举制改革等。
12.答案:(1)做法:“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2)创新:责任制内阁形成与发展。
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
(3)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认识:制度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