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虎杖的药理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虎杖的药理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杂志中有关虎杖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综述了虎杖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保护心血管系统、肝保护、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提示中药虎杖是极有开发和应用价值的药物。
标签:虎杖;白藜芦醇;药理;进展
虎杖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江西、山东、四川等地。
别名阴阳莲、苦杖、酸杖、斑杖、土大黄、大叶蛇总管等,入药始见于《雷公炮炙论》。
药用历史悠久,具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功效,主要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闭经、癥瘕、咳痰、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等[1]。
虎杖中主要含有蒽醌类,主要包括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包括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等;亦含鞣质和多糖等。
虎杖药源丰富,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人体多个系统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近年来对虎杖及有效成分的抗病毒、抗艾滋病的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本文就近年来虎杖药材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综合报道。
1 抗菌、抗病毒作用
自从1898 年Beijerinck 首次提出病毒概念以来,病毒的种类发展迅速,至今已有4 000 多种,临床多以西药为主。
但是,抗病毒西药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成为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的重要问题。
而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镇痛抗炎等综合功效。
中药虎杖及其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及病毒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活性。
现有资料表明,20%虎杖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2]。
古小琼等[3]研究成果表明,40 g及40 g 以上的虎杖煎剂可以抑制非meca基因介导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长,50 g及50 g以上的虎杖中药汤则可抑制meca基因介导的MRSA 生长。
虎杖亦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2.5 g·L-1下,累计抑菌率达到87.2%[4]。
虎杖中大黄素、大黄素葡萄糖苷和白藜芦醇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有抑菌作用。
虎杖水煎液对HSV-1,HSV-2,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埃可病毒Ⅱ型、3型腺病毒、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9 型埃可病毒、A9及B5 型科萨奇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5]有抑制作用。
王志洁等[6]报道虎杖有效成分大黄素和白藜芦醇苷对人疱疹病毒HSV21F株、HSV22333株、具有明显的直接杀灭、增殖抑制及感染阻断作用。
陈考坛等[7]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等显著抑制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IC50为129.8 μmol·L-1。
2 抗艾滋病作用
艾滋病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严重地摧毁人的免疫系统而对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至今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有学者研究表明,虎杖70%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艾滋病活性,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3.94±3.41)mg·L-1[8]。
虎杖的有效成分白藜芦醇具有抗HIV的作用,甚至与现有抗HIV药物具有协同效应。
杨子峰等[9]报道,白藜芦醇(20 mg·kg-1)口服可抑制与HIV同属于逆转录病毒的白血病病毒(FLV)引起的脾肿大和降低胸腺指数,以及能明显提高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5),并能一定程度调整CD4+/CD8+比值趋向正常。
4 mg·kg-1白藜芦醇能够降低EGT荷瘤小鼠Treg细胞的数量并减少TGF-β的分泌[10]。
白藜芦醇不仅具有体内抗病毒作用,还可能具有提高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对细胞免疫具有良好的上调作用,是一个较好的免疫调节剂。
Falchetti等[11]的实验表明,白藜芦醇低质量浓度(0.625~0.25 mg·L-1)能刺激CD4+/CD8+T细胞中IL-2,IL-4,INF-γ的表达和分泌,而高质量浓度(10 mg·L-1)则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白藜芦醇可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高浓度下则抑制。
另有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抗艾滋病活性机制与其对NAD(+)依赖的SIRT1活性的抑制有关[12]。
虎杖中含有多种鞣质成分,而鞣质的抗艾滋病研究令人关注。
总之,虎杖抗艾滋病活性确切,活性物质基础主要为其有效成分白藜芦醇,但是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3 抗肿瘤作用
虎杖具有抗多种肿瘤细胞的作用。
于柏艳等[13]报道,虎杖提取物可以诱导A549细胞凋亡,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还发现虎杖提取物干预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增强,Ki-67,p21ras蛋白随提取物浓度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
戴关海等[14]研究成果表明,虎杖提取物及虎杖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相应增高。
虎杖有效成分白藜芦醇抑制活性突出且广泛,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对肿瘤的起始、促进、发展3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可作为天然的化学防癌剂。
冯磊等[15-16]研究证实,通过体外MTT法测定白藜芦醇对L-02,HepG2,SHZ-888,MCF-7,MCF-7/ADM等细胞的抑制作用,并用HE染色法观察其作用MCF-7/ADM细胞48,72 h后的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实验发现白藜芦醇不仅能特异性的抑制HepG2,SHZ-888的生长,并且首次观察到它对MCF-7/ADM(耐药指数达以140倍)的生长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IC50达到56.7 mg·L-1(250 μmol·L-1),具有剂量依赖性,而对正常肝细胞毒性很小;同时,还发现白藜芦醇对耐阿霉素的MCF-7乳腺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性,表明白藜芦醇是虎杖所含的一种活性强、低毒的抗癌物质。
杜琴等[17]发现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小鼠肝癌Hepa1-6细胞增殖,提示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
王长本等[18]报道,白藜芦醇在较低浓度(25 μmol·L-1)时,即可诱导胃癌HGC27细胞S期抑制(与对照组比较,P<0.05),使S期细胞比例减少,将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DNA生物合成。
单中杰等[19]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25 μmol·L-1)作用24 h后,人肾细胞癌786-0的G1期及G2期比例显著下降,S期比例明显升高,将细胞阻滞在S期而诱导细胞凋亡。
4 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虎杖及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保护受损的心肌细胞、改善血流抗血栓作用、改善微循环、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效应。
4.1 扩张血管作用虎杖扩血管作用的研究较早,据络苏芳等[20]报道,其有效成分白藜芦醇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降压作用。
1.71 mmol·L-1白藜芦醇苷可非竞争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家兔离体肺动脉的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量效曲线右移。
4.09,
5.12 mmol·L-1可舒张兔离体肺动脉,可舒张兔离体颈动脉,对肺动脉的舒张作用可被β受体阻断剂普茶洛尔减弱。
4.2 对心肌细胞的作用研究表明,虎杖水煎液对离体心脏的收缩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能与Ca2+,α,β受体有关。
赵娟等[21]发现在阿霉素致心肌损伤模型中,白藜芦醇苷能显著逆转阿霉素导致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维持心肌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4.3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陈鹏等[22]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苷在小鼠尾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方法制作的模型上显示出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还发现白藜芦醇苷能降低血小板细胞的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减少胞内Ca2+的浓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郭赞等[23]报道应用钙通道开放剂BayK8644做预处理后,完全取消了白藜芦醇苷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CSB)的抑制作用,说明此抑制效应可能是白藜芦醇苷阻断了压力感受器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阳离子通道,减少了Ca2+内流所致。
4.4 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作用虎杖有效成分白藜芦醇苷可以显著增强烧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的心衰症状,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并可延长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效果优于多巴胺。
王月刚等[24]报道,白藜芦醇苷抗休克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有关,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同时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Ca2+使PKC 活性降低,在此基础上还发现白藜芦醇苷可以增加血管内皮细胞NO的表达,说明其可能是通过增加NO的表达量从而在休克中发挥作用的,而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加大会逐渐增强[25]。
4.5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朱立贤等[26-27]发现,不同剂量白藜芦醇苷可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大鼠TC,TG,HDL-C,LDL-C,MDA,NO水平,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SOD水平,表明白藜芦醇苷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从而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
刘龙涛等[28]研究证实,白藜芦醇苷治疗组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显示斑块总数显著减少,能显著降低血清蛋白阳性表达-1(MMP-1)及MMP-1/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
5 抗炎镇痛作用
虎杖不同制法及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张煜等[29]报道,虎杖酒润品、酒煮品、酒炙品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虎杖生品能抑制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组比较,P<0.05),不同酒制品抑制
小鼠扭体次数更为显著(与空白组比较,P<0.01)。
虎杖生品、虎杖酒润品、酒煮品、酒炙品、酒泡品均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虎杖中鞣质4 mg能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耳部肿胀[30]。
6 肝保护作用
虎杖具有明显的肝保护作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肝损伤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2个方面。
洪照友等[31]研究结果表明,虎杖煎剂具有促进损伤肝组织的微循环,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与肝脏内皮细胞的黏附,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的能力,说明虎杖煎剂对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胡宗礼等[32]报道虎杖煎剂能明显对抗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损伤,显著降低血清AST,ALT 含量,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相关,且药物本身对肝脏无明显损伤作用。
另有研究报道,虎杖有效成分白藜芦醇可明显拮抗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33]。
7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虎杖及多种有效成分可改善不同情况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状况。
郭胜蓝等[34]观察到白藜芦醇苷注射液(7.5,15,30 mg·kg-1)可显著改善脑水肿,减少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乳酸的聚积,并对单胺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剂量有一定关系,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在脑缺氧缺血模型中,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在急性期均可导致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mRNA的广泛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局部神经元抵抗损伤的能力呈正相关,证明了BDNF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孙瑾等[35]报道,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大鼠皮层BDNF的表达增高并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少,还进一步观察到白藜芦醇苷能上调皮层BDNF的表达,10 d时间点BDN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苷组皮层BDNF 的表达明显高于缺氧缺血组组。
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同组相比较白藜芦醇苷组皮层神经元损伤在各时间点都有所减轻。
王世全等[36]研究成果表明,白藜芦醇治疗组可以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和降低脑梗死面积(P <0.05),增加脑组织溶浆中SOD的活性,发挥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8 抗氧化作用
虎杖粗提物对由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白藜芦醇能减少海马细胞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降低海马细胞死亡率;拮抗兴奋性神经毒素对脑的损害;抑制多巴胺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37]。
王彦春等[38]报道,白藜芦醇干预后,经Apomorphine诱导的大鼠行为学异常明显得到改善,且黑质区细胞数量、神经元数量及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加,黑质细胞凋亡数量较模型组减少,这些结果说明白藜芦醇的干预使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数量减少,残存神经元数量增加,行为学异常得到改善。
同时,经白藜芦醇作用后,模型大鼠黑质区总ROS活力明显降低,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升高,表明白藜芦醇改善了模型大鼠黑质区的高氧化状态。
杨兰泽等[39]研究报道,白藜芦醇可明显干预D-
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大鼠氧自由基应激损伤,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及NO自由基形成,减少脑脂褐质含量,提高机体的SOD及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提示白藜芦醇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
9 调节代谢
虎杖有效成分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代谢调节作用,在肥胖和糖尿病情况下,能有效的下调血糖和血脂的水平。
白静等[40]报道,白藜芦醇(0.6 g·kg-1)显著降低了血浆中TG,TC,LDL-C,HDL-C水平,有效调节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中药虎杖作为一种传统药物,资源丰富。
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传统多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淋浊、带下、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闭经、癥瘕等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虎杖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抗血栓、抗肿瘤、调节代谢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尤其在心血管及肿瘤疾病的治疗中,虎杖的效用得到医药界普遍的认可,但是从分子水平上对于其上述药理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还需对虎杖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
今后若能在其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确保其药效及用药安全,将必然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颜正华.中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古小琼,李朝金,赵峰,等. 虎杖对3种耐药细菌的抗菌效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038.
[4] 苏广珠,贺坤,裴凤艳.6种中草药抑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8):801.
[5] 薛岚.中药虎杖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1):651.
[6] 王志洁.虎杖中蒽醌化合物部分分离品抗Ⅰ型人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6):458.
[7] 陈考坛,周伟玲,刘嘉炜,等. 虎杖抗HI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068.
[8] Lin H W,Sun M X,Wang Y H,et al. Anti-HIV activities of the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 and Polygonum multiflorum[J]. Planta Med,2010,76(9):889.
[9] Lee E S,Shin M O,Yoon,et al. Resveratrol inhibits dimethylnitrosamin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J].Arch Pharm Res,2012,33(6):925.
[10] 杨子峰,洪志哲,唐明增,等. 白藜芦醇对小鼠艾滋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2):148.
[11] Sharma S,Chopra K,Kulkami S K,et al. Resveratrol and curcumin suppress immune response through CD28/CTLA-4 and CD80 co-stimulatory pathway[J].Clin Exp Immunol,2007,147(1):155.
[12] Falchetti R,Fuggetta M P,Lanzilli G,et al. Effects of resveratrol on human immune cell function [J].Life Sci,2001,70(1):81.
[13] James J S. Resveratrol:why it matters in HIV [J].AIDS Treat News,2006(420):3.
[14] 于柏艳,孙抒,杨万山,等. 虎杖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J].中成药,2010,32(11):1972.
[15] 戴关海,杨锋,童晔玲,等. 虎杖提取物抗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5):376.
[16] 冯磊,张莲芬,严婷,等.中药虎杖中抗癌活性物质研究[J].中药材,2006,29(7):689.
[17] 贾玉梅,王君明,崔瑛. 基于二苯乙烯类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263.
[18] 杜琴,沈克平,胡兵,等. 白藜芦醇对Hepa1-6肝癌细胞凋亡和ROS 的影响[J].中药材,2012,35(3):443.
[19] 王长本,李良琼,孟凡萍.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细胞HGC27周期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9.
[20] 骆苏芳.虎杖结晶4号对兔血管的舒张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12(1):101.
[21] 赵娟,李海英,王佐妤,等.白藜芦醇苷对阿霉素致心肌损伤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8):629.
[22] 程鹏,杨丽川,雷伟亚,等.虎杖苷对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1):10.
[23] 郭赞,杨晶,徐鹏,等. 虎杖苷抑制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3):1583.
[24] 王月刚,金春华,吴平生.虎杖苷对缺血缺氧下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 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5):590.[25] 王月刚,孙祝华,裴静娴,等. 虎杖苷对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0,31(8):951.
[26] 朱立贤,金征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J].中成药,2006,8:260.
[27] 朱立贤,金征宇. 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16.
[28] 刘龙涛,吴敏,张文高,等. 虎杖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干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28(3):172.
[29] 张煜,丘芬,金钊,等.虎杖酒制品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1):2293.
[30] 童平.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对脂质体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1991(6):363.
[31] 洪照友,高毅,詹兴海.中药虎杖对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保护的形态学观察[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2):162.
[32] 胡宗礼,黄晓萍.虎杖方剂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657.
[33] 单中杰,郭亮,侯箐岚,等.白藜芦醇对人肾细胞癌786-0细胞周期、凋亡及PDCD5mRNA表达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2012,47(2):182.
[34] 郭胜蓝,孙莉莎,欧阳石,等. 虎杖苷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 (5):414.
[35] 孙瑾,曲云霞,徐立新,等. 白藜芦醇甙对HIBD 新生大鼠皮层BDNF 表达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6):783.
[36] 王世全,余良,郭宁,等. 白藜芦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治疗作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6):3057.
[37] Lee M K,Kang S J,Poncz M,et al. Resveratrol protects SH-SY5Y neuroblastoma cells from apoptosis induced by dopamine [J]. Exp Mol Med,2007,39(3):376.
[38] 王彦春,许汉林,傅琴,等. 虎杖白藜芦醇及其脂质体剂型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8):1060.
[39] 杨兰泽,王宜娟,李三强,等. 白藜芦醇的抗衰老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28.
[40] 白静,周青青,乐国伟,等.白藜芦醇对高脂饲养小鼠脂肪组织氧化还原状态及血脂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24:832.
Pharmacological of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FAN Hui-ting,DING Shi-lan,LIN Hong-sheng*
(Oncology Department of Guang′anmen Hospital of China Aca 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53,China)
[Abstract] Through searching some domestic or abroad literatures of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 in recent years,the paper summarized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including antibacterial,antiviral,anti-inflammatory,analgesic,cardiovascular system protection,liver protection,anti tumor,improving immunity pharmacology and so on. These studies indicated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was a kind of drugs with exploiting and using value.
[Key words]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resveratrol;pharmacology;progress
doi:10.4268/cjcmm2013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