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四第二章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选修四第二章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1 / 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 如图所示,相同温度下,在容器Ⅰ和Ⅱ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HI ,发生反应2HI(g)
H 2(g)+I 2(g)。

下列关于反应起始时容器Ⅰ和Ⅱ中活化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
释的是( ) A. 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条件 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 3溶液制备Fe (OH )3胶体 C .H 2、I 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D .工业制硫酸中,SO 2氧化成SO 3,需使用催化剂 3.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A(g)+2B(g)
zC(g)+2D(g)。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把4molA 和2molB
混合,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1.6 mol C ,又测得D 的反应速率v(D)= 0.2 mol .L -1
•min -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z=4
B .B 的转化率是40%
C .A 的平衡浓度是1.4mol .L -1
D .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9
10
4. 已知:N 2(g)+3H 2(g)
2NH 3(g) ΔH =-92.4 kJ·mol −1。

一定条件下,现有容积相同且恒
容的密闭容器甲与乙:①向甲中通入1 mol N 2和3 mol H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1kJ ;②向乙 中通入0.5 mol N 2和1.5 mol H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2 kJ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Q 1=2Q 2=92.4 B .92.4=Q 1<2Q 2 C .92.4>Q l >2Q 2 D .Q 1=2Q 2<92.4 5. 对于mA(s)+nB(g)
pC(g) ΔH <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建立平衡时B 的百分含量
与压强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6.可逆反应mA (固)+nB (气)
pC (气)+qD (气),反应过程中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
百分含量C%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7.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g)3C(g)+D(s)△H<0,在其他条件不
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I 表示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该平衡的影响
B .图II 表示减小压强对该平衡的影响
C .图Ⅲ表示温度对该平衡的影响,温度:乙>甲
D .图IV 表示催化剂对该平衡的影响,催化效率:甲>乙
9.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 各0.16 mol 充入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 ) + Y (g )
2Z (g )△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 )
A .反应前2min 的平均速率v(Z)=2.0×10-5 mol/(L·min )
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 .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62.5%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观
1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 4(s)
2NH 3(g)+CO 2(g)。

实验测得不同温
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
A .Ⅰ和Ⅱ中活化分子数相同
B .Ⅰ和Ⅱ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相同
C .Ⅰ和Ⅱ中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相等
D .Ⅰ中化学反应速率比Ⅱ中的小
A .m +n <p
B .n >p
C .x 点的状态是v 正>v 逆
D .y 点比x 点的反应速率慢
A .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
B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方程式中n>p+q
D .达到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t (s)
A B .因该反应熵变(Δ
S )大于0,焓变(ΔH )大于0,所以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C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15.0 ℃时的平衡常数约为2.0×10-9
D .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减小 12.在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 mol CO 2和2.75 mol H 2发生反应CO 2(g)+3H 2(g)
CH 3OH(g)+H 2O(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压强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的浓
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 2O
CO 2+H 2 B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C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D .恒温恒容时,增大压强,H 2的浓度一定减小 14. 反应CH 3OH( l )+NH 3( g )CH 3NH 2( g )+H 2O( g )在某温度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ΔH |=17 kJ·
,|ΔH ﹣T ΔS |=17kJ·
,对于该反应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ΔH >0,ΔH ﹣T ΔS <0
B . ΔH <0,ΔH ﹣T ΔS >0
C . ΔH >0,ΔH ﹣T ΔS >0
D . ΔH <0,ΔH ﹣T ΔS <0
15.(第一空2分,其余每空3分,17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应用的广阔前景。

(1)在一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内,充入0.2 mol CO 与0.4 mol H 2发生反应,CO(g)+2H 2(g)CH 3OH(g),CO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 、B 两点对应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A ________P B (填“>、<、=”)。

②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K A ,K B ,K 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代号)。

A .H 2的消耗速率是CH 3OH 生成速率的2倍
B .CH 3OH 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 .CO 和CH 3OH 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2)在P 1压强、T 1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再加入 1.0 mol CO 后重新到达平衡,则CO 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T 1 ℃、1L 的密闭容器内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CO :0.1 mol 、H 2:0.2 mol 、CH 3OH :0.2 mol 。

此时v (正)________v (逆)(填“>”、“<”或“=”)。

16.(每空3分,共27分)(1)对于反应:2NO(g)+O 2(g)
2NO 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分别测得NO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 1、p 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
①比较p 1、p 2的大小关系:p 1____p 2(填> ;<; =)。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增大”或“减小”)。

(2)在容积为1.00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 2O 4,发生反应N 2O 4(g)
2NO 2(g),随温度升
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的ΔH 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在0~60s 时段,反应速率v(N 2O 4)为_______;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 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②100℃时达平衡后,向容器中迅速充入含0.08mol 的NO 2和0.08mol N 2O 4 的混合气体,此时速率关系v(正)____v (逆)。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c(N 2O 4)以0.0020mol·L -1·s -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
10s 又达到平衡。

a.T________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列式计算温度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2(写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压强大小关系:p 1<p 2<p 3
C .M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的值约为1.04×10-2
D .在p 2及512 K 时,图中N 点v(正)<v(逆)
图(1)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