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一级:察觉
察觉患者的心理问题 以患者为中心的倾听 以患者为中心的交流 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感知:相关的 行为
二级:干预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数据记录 信息和教育护理 情感护理 咨询护理 维持/支持/转诊
三级:治疗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心理反应的原因实施干预
➢从考虑患者个体化特点入手,需因人而异地施 以相应对策。 ➢若不能真正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体察、剖析其 心理危机的主导原因,其干预对策必定苍白无力, 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化解患者的心理危机。
临床护士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阶段 最重要的心理援助力量
急诊或ICU护士为 急危重症患者守护 生命的同时,也是 为其实施心理援助 的一线资源
护士已具备的专业知识 和心理护理技能,可在 诸多环节、相当程度上 化解急危重症患者的重 度心理危机
护士与伤者接触最 密切,可较快赢得 伤者的信任,便于 把握急症患者心理 援助的最佳契机
➢随时掌握所有患者疾病过程中“突发事件”对 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如病情突变或恶化等多种 因素可引发原本处于身心适宜状态的患者的严重 心理危机。
心理护理可借鉴基础护理的思路
基础护理
心理护理
一级 二级 三级
根据患者病情
重度 中度 轻度
根据患者心态
心理护理的3个层级(Nichols, 2003)
心理护理层次
人格特征
指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其人格特 征的制约。包括患者的情绪特征、性格倾向等。
评估干预效果
综合性评价
确定新的方案
明显改善者 :暂停对策
阶 段 部分改善者 :补充对策 小 结 未见改善者 :更换对策
让我们携手,助患者获得适宜身心状态!
选择适宜对策的原则
根据患者心态的共性规律,先初步确 定对策的总体模式,再结合患者的个性 特征,注重举一反三,灵活实施。
患者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对症干预
对因干预
针对患者心理反应的等级实施干预
➢遵循共性规律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需依据其 心理反应的强度区分等级,决定干预所需投入的 人力、时间、方式等。
循序渐进原则
宜采取先简后繁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展开。 ①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威胁身心的负性情绪状态; ②心理评估若提示患者有较严重负性情绪,需进一步评 估其主要原因。
临床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
访谈法
量表法
患者心理需要的共性规律
错综复杂性
不可 预料性
心理护理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同属心理援助范畴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此指意识清醒的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反应,需排除已丧 失意识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
•情绪冲动:起病突然或病情凶险,此类患者多伴有情 绪冲动、理智不足等心理特点 •认知狭窄:较强应激状态下,患者的认知范畴变得较 狭窄,如其注意力较多局限于自身病情变化,对周围其 他事物的判断很容易出现偏差等 •意志减弱 :伴随患者的健康、认知、情绪等变化,几 乎每个患者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发生独立性下降、依赖性 增强、自我约束力减弱等 •体验复杂、敏感:患者的心理活动还因起病方式、年 龄特征、性别差异、个体经历等而各具其特点
患者情感支持的实施步骤
目标 支持和帮助那些由疾病、损伤或残疾引起情绪反应的 患者 技巧 营造安全的环境允许其表达情感 帮助放松情绪,超越压抑和羞怯而自由地表达情感 友好地探索和讨论情感反应 交流理解并接受 通过尊重和认可个人情感以提供支持 态度 能轻松应对并尊重个人的情感,不要去阻止其流泪以 及宣泄悲伤、焦虑和愤怒。
患 者
心理需要
不稳 定性
患者焦虑的分析与比较
80
70
80
60
50
40
40
30
20
10
0 患者乙
80 65
患者甲
状态焦虑 亦高的患者,属于潜在心理素质较差的一 类,外界干扰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影响很大。 控制高强度外来刺激,对其健康维护有益。
患者乙:“状态焦虑”高而“特质焦虑” 不高的患者,属于潜在心理素质较好的一 类,通过改变其健康认知,可充分调动他 们的内在积极性,并使之举一反三。
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干预的基本流程
沟 通
评估
深入评估、析因
干预
干预后 评估
小结
建立良好

护患关系


全方位采集

信息


客观量化的

心理评定


确定患者
基本心态
伦理学三原则 沟通技巧
观察法 调查法 共性规律 个体特征
良、中、差 性质、强度
析出主要 影响因素
选择适宜 对策
评估 干预效果
确定 新方案
外因 内因
控制外来危害 调动内在潜力
客观指标 规范标准
疗效总结 调整对策
奉行心理护理的伦理学三原则
无损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不违背患者的主观意愿 不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
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
筛选 干预对

提供 干预依

评估 干预效

甄别重度 心理危机
区分心理 干预等级

患者的基本心理状态


患者心理反应的性质及强度
临床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
综合评估
动态实时
循序渐进
综合评估原则
各种方法都有其长短,评估时可同时或交替使用 2~3种,综合多种渠道所获信息。
动态实时原则
患者的心理活动随疾病变化而波动,受各种因素的制 约,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心理失衡。动态、实时的评估, 可随时甄别患者的心理危机,指导护士即时给予患者疏 导或干预,以避免悲剧。
临床心理评估的实践意义
体现先 进模式
有益患 者身心
促进护 患沟通
体现先进模式
即时把握重点患者的心理危机,据其心理评估结果实 施针对性干预,展现先进模式之优势。
有益患者身心
评估的互动过程也是患者宣泄心理压力的良机,可促 使患者获得身心适宜状态。
促进护患沟通
评估各环节均需以护患的充分接触、有效沟通为基础, 可丰富护患沟通的内容、形式、途径,帮助护士较快赢 得患者信任、成为高威望指导者。
就医 环境
疾病 认知
原因归类
社会 支持
人格 特征
导致患者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
疾病认知
指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其疾病认 知不当,且集中于患者对疾病及其诊疗手段的 威胁性评价。
就医环境
指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其对就医 环境不满意或不适应。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 境,后者更为重要。
社会支持
指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其社会 支持不足或匮乏。包括患者就医的经费来源、 家庭经济状况、患者亲友或同事对其的关心程 度等。


患者心理反应的个体原因
区分患者心理危机 轻重缓急的评估
甄别性 评估
实施干预后的效用性评估结果(例)
姓名:张某 年龄:32 性别:女…… 适度焦虑
姓名:李某 年龄:26 性别:男…… 轻度忧虑
效用 性评 估
姓名:田某 年龄:63 性别:男…… 严重抑郁 → 中度抑郁
比较危机干预前后的患者心理状 况,评价干预对策效用之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