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青浦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浦区2017学年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
理化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50 分)2018.04 化学部份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Ca-40 Zn-65
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放烟花C.灯泡发光D.蜡烛燃烧
28.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钻石(C) B.水晶(SiO2) C.食盐(NaCl) D.钟乳石(CaCO3)
29.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B.牛奶C.植物油D.面粉
30.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O2B.N2C.CO D.CO2
31.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
A.除去易挥发的杂质B.消毒杀菌C.沉降泥沙D.吸附悬浮物
3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游离态氧元素又含有化合态氧元素的是
A.氧化镁B.碳酸C.氧气D.空气
33.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 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A.单质B.混合物C.氧化物D.稀有气体
34.Al2O3中Al的化合价是
A.+3 B.+2 C.-2 D.-3
35.下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36.化学物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下列物质有关应用错误的是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明矾:用于净水
C.烧碱:用于食用碱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37.下图所示的情况中,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A B C D
38.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B.水和双氧水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金刚石和石墨39.根据反应3NO2 + H2O → 2HNO3 + X,推断X的化学式为
A. N2
B. NO C . NH3 D. N2O5
40.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人工降雨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D.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
4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减小的是
A.碳酸钙B.氯化钠C.氢氧化钠D.浓盐酸42. 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铁架台B.烧杯C.量筒D.电子天平43.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碘分子质量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4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5.下列各组物质仅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
A.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B.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
47.(I )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
请在“白醋、尿素[CO(NH 2)2] 、维生素C”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①可除去铝壶中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物质 (1) ;②常用的氮肥 (2) ③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物质 (3) ;
(II )碳元素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现代社会倡导“低碳”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4) (填化学式)大量排放。
② 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5) 作用。
③ 以下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6) (填序号)。
A .生石灰
B .石灰石
C .干冰
D .酒精
(III )甲烷(CH 4)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甲烷的摩尔质量为 (7)
g/mol ,2mol 甲烷中约含有 (8) 个甲烷分子。
甲烷分子中碳、氢二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9) 。
甲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 (10) 。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
48.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I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12) (填“甲”或“乙”);t 1℃时,甲的
溶解度 (13)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溶解度。
(II )某同学在t 1℃时开始进行如图2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在溶液①~③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14) (填序号)、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15) (填序号)。
(III )t 2℃时28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所含甲的质量为 (16) 。
49.黄铜矿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 2(SO 4)3、CuSO 4及H 2SO 4,利用以下实验可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
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包括:
加15 g 甲 恢复到t 1℃ 再加15 g 甲 恢复到t 1℃ 升温到t 2℃
100 g 水
① ② ③
图1 图2
①Fe 2(SO 4)3+Fe →3FeSO 4 ,
② (17) ,
③ (18) 。
步骤Ⅱ中加入一种试剂(Na 2CO 3)可实现其转化,将试剂(Na 2CO 3)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颜色是
(19) 色。
步骤Ⅲ回收铜的主要实验操作包括:①过滤,②加足量稀硫酸,③洗涤、干燥,正确的操作排序是 (20) (填序号)。
若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回收铜 (21) (填“有”或“无”)影响。
八、简答题(共19分)
50.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
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不计损耗):
① 氯化钙的质量为 (1) g 。
② 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 5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I )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3) ,② (4) 。
(II )实验室用装置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6) (填字母),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7) 。
(III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8) (填字母)。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9) 。
实验室制备氢气时以下装置图中,不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10) 。
(IV )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蒸发皿(空) 蒸发皿+氯化钙 g
g
(11)。
若选用F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铜丝的螺旋处预先要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目的是(12)。
52.下图是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甲组乙组
提出问题:影响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物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a氢氧化铜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b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还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碱式硫酸铜是难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①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13)。
②乙组与甲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实验操作上的原因是(14)。
③乙组同学反思并寻找与甲组实验的结果不同的真正原因
一名同学想到,开始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由此想到硫酸铜溶液是否显酸性,于是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常温下测出其pH<7,则得出硫酸铜溶液呈(15)性。
④实验反思:
甲、乙两组同学通过反复讨论,联想到了木炭燃烧,在反应物相同时,会有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不同产物出现,因此,对甲、乙两组出现不同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是(16)。
青浦区2017学年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七、填空题(21分),八、简答题(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