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一只氧气瓶总质量为60 kg ,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1小时后,氧气瓶的总质量变为45 kg ,瓶内氧气的密度为2
3
ρ;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的总质变为24 kg ,则此时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
13
ρ B .
14
ρ C .
15
ρ D .
16
ρ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氧气瓶质量为m 0,容积为V ,则由m
V
ρ=
得: 0
60kg m V
ρ-=
① 045kg 2
3m V
ρ-=

联立①②两式可解得氧气瓶的质量:m 0=15kg ,质量为60kg 的氧气瓶,瓶内纯氧气质量
60kg-15kg=45kg ,
瓶内氧气密度为ρ0,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为
24kg-15kg=9kg ,
氧气体积一定,根据m=ρV 可知,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因此可得
'
9kg =45kg ρρ

'1=5
ρρ
故选C 。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题目文件丢失! 8.题目文件丢失!
9.题目文件丢失!
10.如图所示,一冰块下面悬吊一物块A,正好悬浮在水中,物块A的密度为ρ,且
1.4×103千克/米3<ρ<
2.0×103千克/米3,冰块熔化后,水面下降了1厘米。

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50厘米2,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可能为()
A.0.05千克 B.0.10千克 C.0.15千克 D.0.20千克
【答案】C
【解析】设冰的质量为m,则由题意可知:
代入可得:
解得;
则冰的体积;
设物体A的质量为M,则,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则可知:
化简得:
已知物体A的密度范围为:1.4×103kg/m3<ρ<2.0×103kg/m3;
则分别代入可求得物体A质量的范围;
则可求得当密度取最小值时:

同理可求当密度最大时,物体的质量;
故可知,质量的范围为。

故选:C。

点睛:综合考查了浮力和密度的相关计算,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有一定难度,除以上数学的分析方法,还可以直接利用水面的下降高度得出产生向上拉力的,再根据物体与水的密度差,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11.深圳塞格广场工地上,有一栋高291.6 m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刮起了大风,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临近数千人在大
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A .乌云 B .地面 C .自己 D .大楼 【答案】A 【解析】
“楼要倒了!”,被研究的物体是楼房,楼房和地面、人、大楼本身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人、大楼本身为参照物,大楼是静止的,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大楼和乌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乌云为参照物,大楼是运动的,所以有人说:“楼要倒了!”,故选A 。

12.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 V 0、V 1、V 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2010
V V V V ρ--水
B .
()1020
V V V V ρ--水
C .
()2110
V V V V ρ--水
D .
()2120
V V V V ρ--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小蜡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由图甲和乙可知,小蜡块的质量等于它排开水的质量,即:
10m m V V ρ==-排水水(),
由甲和丙可知,小蜡块的体积为20V V V =-, 所以小蜡块的密度:
()1020
V V m V V V 水
ρρ-=
=-. 故选B . 【点睛】
重点是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漂浮时浮力等于重,所以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蜡块的质量,再结合浸没时蜡块的体积可表示出密度的关系式.
13.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 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
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瓶子的质量是m,瓶子的容积是V,由题意可列方程组:
m+m水=400g
m+m酒=350g

m+1.0g/cm3×V=400g ①
m+0.8g/cm3×V=350g ②
解得:m=150g,V=250cm3。

A.400cm3与分析不相符;
B.350cm3与分析不相符;
C.250cm3与分析相符;
D.200cm3与分析不相符。

14.题目文件丢失!
15.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
A.倒入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
B.倒入的质量m甲可能等于m乙
C.倒入的质量m甲可能大于m乙
D.倒入的体积V甲一定等于V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C.由题意知,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两容器高度相等,甲液体的液面高于乙液体的液面。

可理解为:在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时,甲液面升高得快些,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质量相等的原液体,甲容器满了,而乙容器还未满,所以,两容器都倒满
时,乙液体的总质量一定大于甲液体的总质量,即倒入的质量m 甲一定小于m 乙,故A 符合题意,BC 不符合题意;
D .由图知,A 容器的底面积大于B 容器的底面积,所以,乙液体的体积小于甲液体的体积, 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根据m
V
ρ= 可知,ρρ<甲乙,由A 知,m m <甲乙,故根据m
V
ρ=
可知,倒入的体积V 甲一定不等于V 乙,故D 不符合题意。

16.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60g ,体积分别为16cm 3、12cm 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35/g cm
B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38/g cm
C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35/g cm
D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38/g cm 【答案】B 【解析】 【详解】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AB 两球的密度,再比较密度的大小;密度大的体积小是实心的.反之,是空心.解:ρA = m A / v A =128g /16cm 3 =8g/cm 3;ρB =m B /v B =60g /12cm 3=5g/cm 3; 所以,A 球是实心的,
17.一氧气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1
3
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ρ B .
13
ρ C .
23
ρ D .2ρ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这氧气瓶内氧气质量是m ,这些氧气的体积是m
V ρ
=,用去
1
3
的氧气后,剩余氧气的质量是
2
3
m ,氧气瓶里氧气的体积不变,那么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222333
m
m V m ρρρ==⋅= 故选C 。

18.两只一样的烧杯均装满水,将两个实心铜块和铁块分别投入烧杯中,(已知ρ铜=8.9
×103kg/m 3,ρ铁=7.9×103kg/m 3)测得两杯总质量相等,则铜块与铁块质量大小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铜块质量大 B .铁块质量大
C .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两只烧杯相同,原来装满水,其质量m 0 相同,将铜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
m 1 =m 0 +m 铜 -m 溢1 ,
将铁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
m 2 =m 0 +m 铁 -m 溢2,
根据题意知道m 1 =m 2 ,整理得:
m 铜 -m 溢1 =m 铁 -m 溢2,
金属块浸没水中,排开(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由m
V
ρ=
知道, ρ铜 V 铜 -ρ水 V 铜 =ρ铁 V 铁 -ρ水 V 铁 ,
整理得,铜块与铁块的密度之比是:
3333
7.9g/cm 1g/cm 8.9g/cm 1g 6.969
===7.97/c 9
m V V ρρρρ----=水铜铜铁水铁, 铜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是:
33
8.9g/c 6m 7.9g/c .96141
==17.9624m 1
m V V m ρρρρρρ-<⨯⨯==-水铜铜铜铁铜水铁铁铁, 即铁块的质量大,故B 正确。

19.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
度,可以完成;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取一小段铜导线,测出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求得的密度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

故ABC错误,D正确。

2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 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 下列关于测量及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让我们体会到估计不是很可靠,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可以避免误差,使数据更精确
B.图(2)在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C.图(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让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视线与尺面垂直D.图(4)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用手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错;
B.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在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在读数时人的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B正确;
C.图(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可以从任意一条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视线与尺面垂直,故C错误;
D.图(4)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
胡选B.
2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 .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 3
C .c 物质的密度是a 的两倍
D .c 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体积;
A. 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 时,a 物质的体积最大,c 物质的体积最小,所以根据ρ=
m
V
可知,a 物质的密度最小,c 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 错误; B. 由图象可知,当b 物质的体积为1×10−3m 3时,b 物质的质量是1kg ,
则b 物质的密度是ρb =b b m V =331kg 110m
-⨯=1.0×103kg/m 3;故B 正确; C. 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都为2×10−3m 3时,a 物质的质量是1kg,c 物质的质量是4kg,所以根据ρ=
m
V
可知,c 物质的密度是a 物质的4倍;故C 错误;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 错误. 故选B .
22.一包A4型号复印纸共500张,小吴用刻度尺测出这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 cm ,这种复印纸的质量规格是70 g/m 2,则该复印纸的密度为( ) A .70 kg/m 3 B .700 kg/m 3 C .500 kg/m 3 D .1 200 kg/m 3 【答案】B
【解析】由题,一包A4型号复印纸共500张,这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 cm ,则每张纸的厚度
40.05d 110500
m
m -=
=⨯,因此1m 2的这种纸的体积为
2443V 1110110m m m --=⨯⨯=⨯。

已知这种复印纸的质量规格是70 g/m 2,即每m 2这种纸的质量为70g , 所以该复印纸的密度为3430.07ρ700/110m kg kg m V m
-=
==⨯,
故B 正确为答案。

23.在某次小组合作探究中,三位同学在测量液体密度时,汇总得到如图所示的m —V 图像,从图像中可以判断甲、乙、丙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
A .ρρρ>>甲乙丙
B .ρρρ<<甲乙丙
C .ρρρ=甲乙丙>
D .ρρρ=
<甲乙丙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甲液体的体积为0时,质量为10g ,则甲同学测量时所用容器的质量m 容=10g ,当甲液体的体积V 甲=10cm 3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总=20g ,则甲液体的质量
m 甲=m 总-m 容=20g-10g=10g
所以,甲液体的密度
3310g
=1g /cm 10cm
m V ρ=
=甲甲甲 由图象可知,当
m 乙=m 丙=20g

V 乙=20cm 3,V 丙=40cm 3
则乙、丙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3320g
=1g /cm 20cm
m V ρ==乙乙乙 3
3
20g =0.5g /cm 40cm m V V =
=丙丙丙 综上可知
ρ甲=ρ乙>ρ丙
故选C 。

24.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a 、b 、c 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乙是
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 .bca
B .acb
C .abc
D .bac
【答案】A 【解析】 【详解】
如图乙,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 ,可得质量关系a b c m m m >>,由m V
ρ=
可知a b c ρρρ>>,

在图乙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a b c ρρρ>>,由m
V ρ
=
可知a b c V V V <<,所以左边
烧杯液体为b ,中间为c ,右边为a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b 、c 、a 。

故选A 。

25.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 .乙、丙、甲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乙、甲
【答案】A 【解析】 【详解】
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 ,可得质量关系m 甲>m 乙>m 丙, 由ρ=
m
V
可知ρ甲>ρ乙>ρ丙;
在左图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 =m
ρ
可知V 甲<V 乙<V 丙, 所以左边烧杯的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
26.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A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答案】D
【解析】气球被压入水中的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因为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由于其下压过程中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增大,所以气球体积会减小,由ρ=m/V 知道,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会增大,故D 正确,故选D 。

27.三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图像如图,以下正确的是( )
A .ρρρ<<甲乙丙
B .ρρρ>>甲乙丙
C .ρρρ>>乙甲丙
D .ρρρ>>甲乙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图,当三者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由密度公式m V
ρ=可知,甲、乙、丙三者密度大小关系为ρρρ<<甲乙丙。

故选A 。

28.甲乙两个密度均匀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边长之比a 甲:a 乙=1:2,甲乙这两种金属的密度之比ρ甲: ρ乙 =3:1,则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质量之比是( ) A .2:3 B .3:2
C .3:4
D .3:8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的质量为
3=m V a ρρ=甲甲甲甲甲
乙的质量为
3=m V a ρρ=乙乙乙乙乙
甲与乙的质量之比为
333313==()128
m a m a ρρ⨯=甲甲甲乙乙乙 故选D 。

29.现有质量均为m 的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ρ乙。

现按照一定的体积比,将这两种金属混合成合金(假设混合前、后的总体积不变),要求合金的密度
为2ρρ+甲乙。

则所得合金的最大质量为( ) A .(1+ρρ乙甲)m B .(1+ρρ甲

)m
C .(2-
ρρ乙

)m D .2(
ρρ甲

-1)m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甲、乙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因为
ρ甲>ρ乙,
由V=m
ρ可知,
V甲<V乙,
设混合金属中甲的体积为V甲,乙的体积为V乙′,混合后的平均密度:
ρ=
+
==
2
+
m m V V
V V V V
ρρρρ
'
++
''
+
甲乙甲甲乙乙甲乙
甲乙甲乙

解得:
V甲=V乙′,
即:混合后金属的体积相等,由于
V甲<V乙,
所以混合后,甲乙两种金属的体积都等于甲的体积V甲,混合后金属的最大质量:
m混=m甲+m乙=m+ρ乙
m
ρ

=(1+
ρ
ρ


)m。

故选A。

30.如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m—V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最大的是a物质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D.密度的定义式为=
m
V
ρ,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物质的密度.一般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同.所以A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C.由=
m
V
ρ得m=ρV,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观察图像可见,当物质的体积相等时,a物质的质量最大,由=
m
V
ρ得a物质的密度最
大,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