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
为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监测能力,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的收集、报告和管理,落实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置的原则,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XX县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计划或方案,并组织实施。

组织院内培训、督导、考核。

组织核实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

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协调处理本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预防保健科,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专家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
专家组负责院内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治疗及会诊工作,并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会诊登记表》上报防保科。

三、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一)病例信息采集
1.监测科室
我院急诊、儿科、感染科等16个临床科室和门诊部。

2.病例定义
(1)食源性疾病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2)食源性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病因诊断的就诊病例。

3.监测对象
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

重点关注婴幼儿、中小学生、孕产妇等病例,由定型包装食品引起的病例,以及发生在餐饮服务单位的病例。

包括:
(1)感染性病例:出现腹泻,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的病例,也包括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神经系统(肉毒杆菌)、呼吸系统等症状的病例。

(2)中毒性病例: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真菌毒素中毒等。

(3)异常病例:与食品相关,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病因诊断的就诊病例。

4.监测内容
全年对符合病例定义的就诊病例进行监测报告,监测内容包括: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检结果、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

病例监测应做到应报尽报,我院年报病数量不低于350例。

5.信息报送
(1)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
符合监测的对象在本院就诊,首诊医师发现符合本方案定义的病例时,通过网络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24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内容完整准确,尤其要准确记录患者姓名、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能确保找到该患者的详细信息,以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或以后随访时有据可循。

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记录应当详细和完整。

(2)食源性异常病例信息
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义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后,立即通知医务科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认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

确认后医务科将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交由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上报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数据分析利用
预防保健科每日汇总分析本院内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发现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信息核实,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短时间内发现2名或2名以上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就餐(送餐)场所共同就餐后出现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或原因不明的异常病例。

2、对病例信息、病原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超过既往发病水平(基线水平)的聚集性病例。

3、发现1名或1名以上病因性食品明确的中毒性病例。

(三)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
1、报告内容
所有发病人数在2人及2人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食源
性疾病事件。

2、报告主体
我院急诊、儿科、感染科等16个临床科室和门诊部。

3、报告流程
首诊医师发现符合本方案暴发定义的病例时,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夜班、节假日报告总值班),同时通过网络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24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防保科接到电话进行初步核实后,立即电话报告县疾控中心,并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和院内专家组。

临床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加强科内培训,让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监测的目的、内容、意义和工作流程,依据《食品安全法》依法常态开展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

(二)明确目标任务。

全院全年食源性疾病报告病例不低于350例,各科室应做到应报尽报。

坚决杜绝长期不报病,为完成任务突击报病的现象。

医院给予报告的医务人员、专管人员一定奖励,对未完成任务数的科室处罚与绩效挂钩。

(三)强化日常管理。

科室1名医务人员负责科内病例报告卡的收集、审核和登记,发现病例及时电话通知防保科。

专管人员每天搜集报告卡、汇总和审核后及时网络直报,发现填卡缺陷时,积极与报告医生联系,每月及时兑现报告医生奖励,与个人绩效挂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