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两个齐桓公:一个被儿子饿死,一个讳疾忌医病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两个齐桓公:一个被儿子饿死,一个讳疾忌医病死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有两个齐桓公。
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前643年)姜姓,名小白。
春秋姜姓齐桓公
战国田氏齐国之齐桓公。
齐桓公(前400-前357),妫姓,田氏,名午,公元前374年-前357年
在位。
为避免混淆,通常也被称作田齐桓公、齐桓公午或蔡桓公(因都于上蔡而得)。
战国田氏齐桓公
两位齐桓公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历史典故非常多。
春秋齐桓公小白的历史事迹有:与其兄公子
纠争位、任用仇人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尊王攘夷”、葵丘会盟用、“轻其币而重其礼”、九合诸
侯、平定周王室内乱等终成春秋首霸。
春秋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纠合诸侯凡二十六次,可谓
风光无限,但晚任用三奸、五子争位而被活活饿死。
战国齐桓公的事迹有:杀其兄齐废公田剡
及田剡之子孺子喜而自立;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联楚、韩、赵抗
魏而侵燕;不听扁鹊之言、讳疾忌医而病死。
从上面这些历史事情我们可以看出,两人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与兄弟争夺君位,并杀
之;在盛年之时都很有作为,所以谥号为“桓”;但结局都不好,尤其是春秋齐桓公。
春秋齐桓公晚年任用了三奸:易牙、竖刁、开方。
易牙是厨师出身,烹饪技艺很高。
齐桓公晚年吃厌烦天下美食了,再加上其残忍成性居然想吃
小孩,就对易牙说未曾吃过婴儿的肉,易牙为了讨好齐桓公竟灭绝人性地煮了自己的儿子给齐
桓公吃,得到齐桓公的信任。
这一君一臣还算人吗?齐桓公后来被儿子活活饿死,死后蛆虫满
地爬没人收尸真是报应。
齐桓公吃了易牙的儿子,想任用他代替将死的管仲,不过管仲认
为:“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所以反对由他接任。
什么意思呢?管仲
一针见血地指出易牙的狼子野心:人家不是不爱自已的儿子,爱权力甚于爱儿子,为了权力儿
子都忍心杀,更何况君主你了。
不过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话,亲信易牙。
易牙
竖刁负责掌管内侍及女宫的戒令,是个阉宦奸臣,可谓开太监乱政之始。
易牙为了得宠把儿子
给君主吃了,竖刁也是个奇葩,为了得宠把自已给阉割了,对自己真是够狠,不过从侧面能看
出来齐桓公是很喜欢太监的,不然不会有人为了得宠而当太监了。
管仲临终,对齐桓公说:"人情
莫过爱其身者,竖刁不爱其身,岂能爱君乎?"管仲以人情度之,认为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
惜(自宫取悦桓公),怎么能忠君爱国,久之必为乱,所以劝齐桓黜退他。
但齐桓公不听。
竖刁
卫开方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太子,齐桓公伐卫,卫国战败,于是卫开方去齐国当了人质。
卫开方
是如何讨好齐桓公的呢?开方对齐桓公姜小白表面上忠心追随,十五年没有回家,父母去世也
不回国奔丧。
管仲认为没有人是不关怀自己的父母的,卫开方的行为不合乎天理人情(倍亲以
适君,非人情,难近),但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
三人之种种极端行为可能是当时政治环境下逼出来的生存、夺权或是复仇之道,总之他们忍受
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们在等待时机。
公元前643年,时机终于来了,齐桓公病重,三人出
手了。
易牙、竖刁、卫开方等人,“禁锢桓公于室,筑高墙不准入,到了冬天桓公饿死。
桓公尸
体在床上六十七日,蛆出于户外,无人敢收葬。
”易牙、竖刁杀群吏,立公子姜无诡,卫开方拥
立另一位公子姜潘。
太子吕昭逃往宋国,齐桓公的另外四个儿子公子无诡、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
位。
公子无诡在竖刁和易牙的支持下继位,竖刁带人守住了正殿,与诸公子对峙,宫中成了剑
拔弩张的战场。
桓公已死六七十天,寝室蛆虫遍地,尸臭熏天,方才下葬。
公子昭逃到宋国,
在宋襄公的支持下,无诡元年(前642年),宋兵攻打齐都,掌兵权的易牙(本名雍巫)带兵迎敌,
高傒等老臣守城,老臣高傒乘雍巫统兵出城,请竖刁进宫议事,竖刁不疑有他,被埋伏的兵甲
杀死,迎公子昭回宫,无诡被杀,易牙逃亡鲁国。
另外三公子潘、元、商虽战败但并没有被
杀,后来有两位还当了国君(潘和商),卫开方由于受到公子潘的保护而没有被杀,后来还帮公子潘
夺得君位,是为齐昭公。
史隐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刁开方不像易牙和竖刁罪行深重、行为丑
恶,所以人们给他留下了性命。
春秋时期齐桓公晚年齐国之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极致,后世之人为了权势又何尝不是如此
呢?读史不仅可以明智,读史更应该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