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60例临床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下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60例临床体会
关键词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横切口
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手术切除是治疗阑尾炎最有效的方法。
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切口是麦氏切口和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选择右下腹横切口进行阑尾切除术相对较少,2007年3月~2010年9月选择用该切口进行阑尾切除术60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7岁,平均42.0±5.4岁。
术后病理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7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
手术方法: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体型偏胖者体位向左侧倾斜10°~15°,以便显露手术视野。
经麦氏点沿皮纹横切做手术切口,向外不超过腋前线,向内不超过腹直肌外缘,具体根据患者的压痛部位决定手术切口偏内或偏外,总长3~4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开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提起腹膜切开并将其固定于皮缘保护切口[1]。
常规寻找阑尾顺行或逆行切除。
4号线连续或间断缝合腹膜,4号丝线缝合肌膜,常规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结果
本组术后均不需镇痛,禁食1~2天,8~24小时后下床活动,切口均甲级愈合,无1例感染,均痊愈出院。
术后住院4~7天。
平均5.30±0.48天。
讨论
与传统术式的比较:传统术式为右下腹斜切口,切口长5~7cm甚至更长才能显露,需离断皮纹,缝合存在斜向张力,因皮肤张力线方向与切口不一致,术后瘢痕有增宽的可能,且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撕伤重导致术后疼痛明显,切口渗液多,易发生切口感染,当切口向下延伸到髂前上棘水平时易损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分支,致使远期发生腹股沟疝机会增多[2]。
本组均采用横切口,治疗效果满意,均无并发症,术后疼痛轻微,下床活动时间早,肠功能恢复早,瘢痕美观,缩短了住院时间。
该术式的优点:①切口定位灵活,在近压痛点处,术野显露充分。
②皮肤切口与皮肤张力线平行,与腹壁下动脉和髂腹下神经无交错不易损伤,与支配之腹壁肋间神经走行一致不易损伤,与腹内斜肌、腹横肌肌纤维走向基本一致,钝性分离时张力小,损伤小,显露时张力小,易于小切口操作。
③切口小,腹壁损伤轻,腹腔干扰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无切口裂开。
④该切口较常规麦氏切口美观,受到患者欢迎。
选择病例的注意事项:该切口有纵向显露不足的缺點,且对于以下情况需慎用横切口行阑尾切除术:①病史不典型,诊断未完全明确或者可疑合并其他腹腔内疾病;②考虑为后位阑尾;③已形成阑尾脓肿或阑尾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④患者过于肥胖,腹壁脂肪过厚[3]。
总之,采取右下腹横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易于显露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瘢痕美观的优点,只要患者选择适当,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贵忠.经麦氏点腹部小横切口阑尾切除术100例分析.贵州医药,2007,31(1):56.
2 朱雏继,吴汝舟.实用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83-589.
3 黄志强.微创外科及外科微创化与本世纪的发展.腹部外科,2004,17(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