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
【最新版】
目录
1.鲁迅讽刺看客的背景
2.鲁迅对于看客的讽刺内容
3.鲁迅讽刺看客的原因
4.鲁迅讽刺看客的影响
正文
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是在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西方思想的冲击,民众的精神面貌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以锐利的笔触,讽刺了那些愚昧、冷漠、自私的看客,呼唤民众觉醒。
鲁迅在文章中,通过讲述一个街头耍猴戏的场景,揭示了看客们的种种丑态。
他们冷漠地看着猴子受苦,却舍不得花钱救助,甚至在猴子累倒后,还要求耍猴人继续表演。
鲁迅将这种心态讽刺为“无聊”,将看客们视为“空虚的观众”。
鲁迅讽刺看客的原因,是他深刻地认识到,这种看客心态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看客们的冷漠、自私,使得社会道德沦丧,民众无法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国家的困境。
因此,鲁迅希望通过讽刺看客,唤起民众的觉醒,促使他们改变这种消极的心态。
鲁迅讽刺看客的影响深远。
他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共鸣,促使他们也开始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
在鲁迅的影响下,一批批有识之士开始致力于民众教育,以期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改变看客心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的观点逐渐深入人心,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揭示了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一个典型的现象,反映了民众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