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20·余姚模拟)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这体现了()
A .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 .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 . 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 . 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2. (2分)“软实力”是与由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
强调文化“软实力”是看到了()
A . 国家军事力量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
B .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 .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 .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3. (2分) 2014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像“也是醉了”、“那么问题来了”、“也是蛮拼的”、“喜大普奔”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
这表明()。
A .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 .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C .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D . 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4. (2分)联合国发起“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旨在调动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将教育作为全球的最优先事项,中国积极响应该倡议。
“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②教育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④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5. (2分)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
这说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
④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6. (2分)近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电影节上,浙产影片《烽火芳菲》受到了观众追捧,不少人看后热泪盈眶,而在国外知名影评网站IMDB上,《烽火芳菲》也获得8.2的高评分。
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立足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7. (2分) (2018高二上·马山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派争芳斗艳,各种艺术蓬勃发展,有声有色,并且形成了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吴越文化圈等文化圈。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④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发展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8. (2分) (2017高二上·大连开学考)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第二季于2017年2月7日正式收官。
回答小题。
(1)《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古典诗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中国古典诗词()
①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决定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及表现形式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
节目组这样做是基于()
①专家的经验和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必须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大众文化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④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9. (2分)“快闪系列活动——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先后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深圳北站、长沙橘子洲头唱响。
壮观的场面引爆了全场激情,在场游客用力挥舞国旗,齐声高喊“祖国万岁!我爱你中国!”,这不仅让现场的中国人感动、热血沸腾,更让不少外国友人感叹:“Amazing(太震撼了)!”举办这一活动()
①旨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有利于激发全民族对新时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整体精神风貌
④创新了文化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0. (2分) (2017高二上·深圳期中) 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
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
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
古琴音乐()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1. (2分) (2017高二上·湖州期末) 2017年9月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在厦门闽南大戏院举行。
回答小题。
(1)为给群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主创团队几次深入到福建各地尤其是闽南地区考察、采风,走遍了厦门,去到了泉州港口,看尽了宁德山水,这样做是基于()
A .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 .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 .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2)晚会通过音乐、舞蹈、器乐等形式,既原汁原昧地保留闽南韵味,又通过提琴、钢琴等世界通用语言让各国来宾读懂厦门、读懂中国。
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3)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从向世界展示、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到再造、演绎其他民族的传世之作,这充分显示了()
①中华文化独特的区域性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2. (2分) (2019高二上·遵义期中) 《“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要求,鲜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各级文化馆(站)要牢固树立阵地重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营造积极健
康和谐的群众文艺生态环境。
这是基于()
①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③发展文化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④思想道德建设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0分)
13. (10分) (2019高二下·白山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新意”点缀,也需要科技“加持”。
文化创意产业应保持创新有道。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在保持优秀传统文化内核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应对传统文化有充分的感知、认识,对传统文化抱有敬畏之心。
文化传承应巧借时代新风。
“互联网+”时代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平台,使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更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筛选和再造,最终变得更加大众化和生活化。
随着5G技术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将给人们带来更新颖的文化体验。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新意”点缀,也需要科技“加持”。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三、开放性试题 (共1题;共15分)
14. (15分)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3)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9-1、
10-1、
11-1、
11-2、
11-3、
12-1、
二、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0分)
13-1、
三、开放性试题 (共1题;共15分)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