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一
参加老师:顾老师、符老师、张老师、胡老师、赵老师、张老师等六人。
活动过程:
一、学习第五组教材
二、胡燕萍讲述本组教材的备课情况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三、就本组教材中有关疑难进行探讨。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二活动时间:4月23日下午
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教研主题: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活动内容摘要:
一、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
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
很多例子说明,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不但会发现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
更是离不开工具书。
试想,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预习,认真查阅工
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学生在课外
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就是找
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
五、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
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经验值
得我们借鉴。
学生在读书时,伴随着积极的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圈一圈,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不是很好吗?学生在读书时,只有
一边读一边思考,才会有所感,才会圈画批注,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读
书方法吗?
六、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
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
我们也要有意
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
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
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
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
最后,还需要说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
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
要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
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二、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靠自己反复练习,但也离不开教师的训练和指导。
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
在这里,还应特别强调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研主题: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简要复述主持:某某老师
授课教师:某某老师做课课题:《列车上的“人造屏障”》、《看不见的爱》一、两位老师分别做课。
二、马老师对所上课进行说课。
三、高老师讲座:在四年级段如何进行简要复述的指导。
高老师首先对简要复述和概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提出关键要帮助学生进行思路的归整。
(简要复述,要讲清楚来龙去脉;概括,对于不重要的就可以省略。
)然后针对今天下午的两节课,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将教材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
整个会议紧凑而有序,两节课围绕“如何训练学生进行简要复述”展开,特点鲜明,节奏快,容量大,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非常的漂亮,学生课前的古诗背诵,课中的说话、想象、写字的姿势,读书的习惯。
发言,常常会有精彩的语言出现。
由此可见汇师小学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课外阅读的积累,学生语文素养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