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背景】
1、《导言》是为了推动德国思想界由宗教批判向现实批判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将德国社会变革的目标由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提升到无产阶级的人的解放的高度而写作的。
2.也是马克思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转变的产物。
(书P257)
《论犹太人问题》人类解放现实力量和现实途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背景】
手稿写于1844年4月-8月,是他进行政治研究的最初著作,是马未完成的一部早期著作。
1、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突破思辩哲学、欧洲工人阶级)
2、对物使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报》时期)
马克思于1842-1843年到《莱菌报》工作,期间过对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促使他开始关注物质利益问题并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思考。
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肯定市民社会对国家和法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1843年底,到达巴黎,直接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并参加工人阶级斗争,使他更力领悟到,对现存世界的批判绝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是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要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省,需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3、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恩格斯交往)
恩格斯《大纲》的发表,用社义的观点直接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济学的基本范畴,指动马克思进行政治学研究。
1843年10月,马以极大热情投入了广泛政治学研究之中,先后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詹姆斯穆勒等人的经济学著作,写了若干手稿和笔记(巴黎手稿)。
【内容】
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规定
异化劳动理论是贯穿《手稿》的中心内容。
在《手稿》中,异化劳动特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
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不同,马克思是从工人阶级的处境来看待异化的,并将其与对象化相区别。
所谓对象化,就是劳动的现实化。
“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劳动者在对象化过程中实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
对象化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类历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而异化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特指主体改造和创造的客体,反过来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形成对主体的奴役和统治。
异化所反映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活动的社会性质,即人在对象化的活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异化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为突出的表现。
《手稿》具体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第一,劳动者和自己的劳动产品
相异化。
即劳动者同自己的产品处于异己的关系之中,表现为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所能占有的就越少,并越受其产品的奴役和统治。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
第二,劳动者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活动本身变成了某种外在的、异己的东西:它不是劳动者自觉自愿的活动,而是否定劳动者自己,使劳动者感到不幸,使劳动者的肉体和精神遭受折磨和摧残的活动。
劳动者在强制性的劳动中,感到的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第三,劳动者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说,人是类存在物,人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才实际地确证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活动本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活动被贬低为维持个人的动物生存的手段,从而使人的类本质成为与人的存在相对立的东西。
第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异化。
这是上一规定的必然结果:既然人从自己本身的类本质中异化出去并与自己的本质相疏离,那么他也就必然与其他人相分离并处于敌对的对立之中,正像其他人也与他相疏离、相对立一样。
也就是说,劳动产品、劳动不再属于劳动者,而是属于劳动者之外的另一个人,“属于另一个有别于我的存在物”那么,“这个存在物是谁呢?....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的存在物,劳动为之服务和劳动产品供其享受的那个存在物,只能是人自身”。
因此,异化劳动不仅体现了人同自身的异化关系,而且体现了人与他人的异化关系。
从劳动产品的异化到劳动的自我异化,再到人的类本质以及人和人关系的异化,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这四个规定体现了一种从物的关系逐渐深入到人的关系的内在逻辑。
【真题】
1、2022年:试述《巴黎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
2、2021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如何阐述异化劳动理论,如何正确评价?
3、2018年:简要评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意义】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马克思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系统研究和批判的最初成果。
2、在这部手稿中,他论述了劳动对于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伟大意义,指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造成劳动的异化,给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工人阶级必须采取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打碎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
手稿围绕这一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这些思想观点的萌芽最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形态》中成熟。
3、总之,虽然此时马克思的思想仍然受到黑格尔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思想影响,如抽象和理想化的对劳动、人的本质的理解,对共产主义必然性的论证。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早期由不成熟状态向成熟状态过渡时期著作,但是它促进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
(选自中共中央编译局2009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