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选修二专题5.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
——培育市场主体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
优化配置
——建立市场体系
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健全以间接手段 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④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 应不足。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无法 解决人民的温饱,更无法满足人们对物质 生活的追求。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 必要而必然的选择。
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邓小平南方谈话 思想基础
探究1:P87
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 华人们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这一宪法修正案 中,明确规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国1家)实标行志社着会它主的义发市展场有经了济根”本。大法的保
农民收入较低,城乡差距较 大,为此国家采取了哪些措 施进行调节?
免农业税 平价供应化肥、农药等农资 给种粮农民补贴 农资补贴
上述做法属于宏观调控的 什么手段?有什么特点?
有人认为,我国现阶段企业、政 府、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厂长不找市长找市场,市长不管厂 长管市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 的认识。
障。“它”指的是?
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有何意义? 你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吗?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 到了宪法的确认
合作探究学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 建立过程
a.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被写入宪法,标志着它的发展有了根本大法 的保障。 b.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出了具体规定。
探究4:P90
(1)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数据二表明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 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
十四大以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新 世纪初,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起来.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是什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包 括了哪些主要环节?
个体
户数
从业者 注册资本
2433万 4760万 3436亿
私营
203万 2714万 18212亿
三.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重要环节
1.按商品属性 2.按照商品流通的时序 3.按商品流通地域
完善的市场体系使得价格、供求与竞争 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大大增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开始形成。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指令在资源配置 中起直接调节作用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指令配置
市场在国家间接宏观 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配置为主
资源配 置主体
政府
企业为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基本环节 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控体系
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基础性工程
什么是市场主体?
c.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围绕市场主体、市场 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这三大环节,加快改革, 逐步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开始形成统一开 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形 成了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在21世纪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 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探究3:P.89
(1)市场在市场经济中起基础性作用。培育完善 的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材料一说明我国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材 料二说明,随着市场体系的发育,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已逐步取 代计划成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中 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凭借行政权力,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进行调控。
(1)经济计划(为指导)制定经济社会发 展的计划,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2)经济手段(为主)根据价值规律的要 求,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进行调控。主要有 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等。
(3)法律手段(保证)加强经济立法。 (4)行政手段(补充)凭借行政权力,采
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进行调控。
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直接调控是指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 直接对微观经济单位进行的调控。
间接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 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
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 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
( 环节来发挥作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 扇、鼓风机。于是企业就层层报批,经过十一个部门的 审批,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 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 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 铜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 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 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造成了运 输上的大量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
四.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前提
“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市场失灵) 2.市场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市场“调不了、不能调、调不动、调不准。”
3.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决定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任务: 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结 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基本目标:
如何培育合格市场主体?
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 课堂探究2:P87
动的组织和个人。
非赢利性机构 (家庭、政府和事业单位)
赢利性机构 (企业)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有2独.完立善的基本财经产济权制度;
能3自.完主善决收入策分;配制度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自5负.实盈行亏劳动。合同制度
工作步骤: 试点阶段:
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8个城市进行“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 56家企业集团进行“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工技贸相结合的 企业集团试点” 集中力量抓好1000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国有骨干企业,对 其资产实行监管 推广阶段: 2001年底,76%共计3322家国有重点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 企业获自主经营权 个体、私营创造了30%的GD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