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分析阐述了第二语言习得和相关学科,特别是语言学、第一语言习得等学科的关系,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专题介绍先后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理论,分别是“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变异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多元发展模式”“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
三、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流派;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具备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为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打下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基本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明确掌握关于语言学习的理论,并有意识的运用有关学习者行为理论的原则来控制、改善自己的外语学习,最终形成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独立见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基础,并为学生以后的教学实践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教学目标】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
(1)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与发展的简要回顾
(2)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3)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第四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第五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与发展的简要回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2)难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
为什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学者把Corder 和 Selinder发表的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
第二章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教学目标】了解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1)了解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基本原理
(2)理解对比分析走向没落和偏误分析兴起的原因
(3)掌握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研究方法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四节对比分析
第五节偏误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汉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研究方法
(2)难点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基本原理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偏误分析是如何产生的?
第三章中介语研究
【教学目标】理解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和中介语语用研究
(1)了解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理解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3)掌握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后续研究;中介语语用研究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五节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六节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第七节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后续研究
第八节中介语语用研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
(2)难点中介语语用研究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如何理解中介语语用学的定义?
第四章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教学目标】理解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基本结论
(1)了解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缘起;
(2)理解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理论争议;
(3)掌握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及其基本结论。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五节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缘起
第六节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及其基本结论
第七节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理论争议
【教学重点和难点】
a)重点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及其基本结论
(2)难点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缘起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在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中,主要存在哪些争议?第五章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教学目标】掌握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
(1)了解关于语言监控模式的理论争议
(2)理解语言监控模式的基本证据
(3)掌握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五节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
第六节语言监控模式的基本证据
第七节关于语言监控模式的理论争议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
(2)难点语言监控模式的理论争议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语言监控在语言学习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第六章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
【教学目标】掌握语言变异的研究范式和描写方法
(1)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相关研究;
(2)理解语言变异的基本含义与研究范式;对语言变异研究的简要评价(3)掌握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四节语言变异的基本含义与研究范式
第五节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相关研究
第六节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
第七节对语言变异研究的简要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语言变异的描写方法
(2)难点语言变异的基本含义与研究范式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学者们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的研究价值有什么不同看法?第七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教学目标】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各种社会文化模式
(1)了解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其他社会模式
(2)理解社会文化理论
(3)掌握文化适应模式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五节文化适应模式
第六节社会文化理论
第七节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其他社会模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化适应模式
难点社会文化理论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视频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 Lambert 的社会心理模式由哪几个要素组成?
第八章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
【教学目标】掌握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1)了解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产生的背景
(2)理解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后期研究和互动研究的理论局限
(3)掌握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前期研究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六节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产生的背景
第七节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前期研究
第八节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后期研究
第九节互动研究的理论局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前期研究
(2)难点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后期研究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基于互动假设的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什么?
第九章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
【教学目标】理解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1)了解普遍语法的基本理论
(2)理解对基于普遍语法理论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简要评价
(3)掌握基于普遍语法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七节普遍语法
第八节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理论问题
第九节基于普遍语法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十节对基于普遍语法理论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简要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基于普遍语法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难点普遍语法的基本理论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普遍语法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哪些影响?
第十章多元发展模式
【教学目标】掌握多元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1)了解多元发展模式产生的理论背景;
(2)理解多元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可教性假设;多元发展模式的理论价值与局限(3)掌握基于多元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一节多元发展模式产生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多元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基于多元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多元发展模式的理论价值与局限
第五节可教性假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多元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2)难点可教性假设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可教性假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
【教学目标】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的认知模式假设
(1)了解竞争模型
(2)理解节奏变量
(3)掌握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和信息加工模型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九节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
第十节节奏变量
第十一节信息加工模型
第十二节竞争模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和信息加工模型
(2)难点竞争模型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请利用竞争模型来讨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把”字句时可能会利用的语言线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十二章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研究
【教学目标】了解个体差异给第二语言学习者带来的影响
(1)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2)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与动机研究
(3)掌握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般因素
【学时分配】4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授课内容】
第五节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般因素
第六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与动机研究
第七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般因素
(2)难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你认为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策略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五、实验教学及要求
2.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六、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要求
请分别按以下要求撰写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考核内容,描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
1.课程考核依据以本大纲为依据
2.课程考核性质考试
3.具体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3.成绩评定课堂考勤占课程考核成绩的10%,作业(含课堂讨论等)占课程考核成绩的20%,期末理论课程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70%。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王建勤编,商务印书馆,2009年8月1日第1版
参考资料:1.《牛津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概论》Rod Ellis 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丁言仁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语言获得理论研究》靳洪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4. 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5. Vivian Cook,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八、说明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