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2-11-14T07:28:39.8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4期作者:孟祥梅[导读] 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下,语文这一门学科已经成了教学的基础。

教育更应当从学生小的时候就抓起,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育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孟祥梅
辽宁省葫芦岛市渤海小学辽宁葫芦岛12500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下,语文这一门学科已经成了教学的基础。

教育更应当从学生小的时候就抓起,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育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师应更加重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还不为人所关注。

小学生的见识还较为短浅,对许多事情都不能做到真正的认识。

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师要对阅读能力教学进行计划,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是教学事业最为关注的一门语言学科。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打好基础的重点阶段,只有小学生形成相应的学习习惯与能力,才能确保这些能力伴随他们终身,影响他们日后的生活。

对此,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个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将教学与能力相结合,以此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明显。

有些学生喜欢机械,有些学生喜欢运动,有些学生喜欢音乐,在百科全书的阅读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为材料提供教学。

通过阅读,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知识就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框架,之后分享自己的阅读内容,举一反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给其他学生一个参考方向,使学生的知识得到适当拓宽。

例如,老师教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壁虎的尾巴》一课时,学生们思考的范围是: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只有一面墙吗?老虎会有这种现象吗?或者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

告诉学生们去百科全书查找动物世界的资料或者请家长给学生一些时间准备材料,并选择一个课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能力。

二、强化阅读理解教学
阅读理解其实就是收集、整理并应用语文信息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积累并分析信息的能力原本也是培养其阅读能力。

现如今,语文教学要想获得更好发展,需拓宽教学资源,紧密联系生活,结合生活中的资源构建融合教学体系,以便开辟阅读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本文章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训练,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水平。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与所教内容有共性的信息,让学生感知文章,在丰富的感知下深化学生认知,由此深入理解文章。

例如,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文章时,学生需贴近人物,才能充分了解到鲁迅先生的伟大品格。

因此,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作业,鼓励学生整理与主人公相关的故事或是名言等,然后进行汇总,让学生更好认识鲁迅,对其有一定的个性化理解,从而对阅读起了兴致。

另外,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点也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阅读学习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完结。

以《少年闰土》为例,在该文章的阅读中,学生常常称赞少年闰土的勇敢。

借此,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想了解中年时期的闰土,然后将《故乡》推荐给学生们,让其认识到闰土的变化,以及为何变化原因。

从课上到课外阅读学习的延伸,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兴趣对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

并以此锻炼学生,让学生掌握技巧。

小学语文老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然后结合课本的内容和学生的经历营造属于自己班级的独特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更欢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阅读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例如,老师可以在中低年级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的课文,特别是一些常识性课文。

例如,在讲授《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观察到下雨前的景象,老师可以适当调整授课顺序,在下雨前带学生走出教室,观察雨前景象,此外,通过多媒体设备在雨前给学生播放场景,让学生有更多的意识。

如此,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特别留意课文中有没有描写自己观察到的景象的相关语句,也才能够更快速地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提升阅读的效果。

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让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有趣,而小学生的学习也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四、将阅读和练习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在教室中的集中度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效果。

但是,上课时间通常是有限的。

想获得更多知识的学生需要增加学习时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获得知识,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地将阅读和练习结合到教学阅读中,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认真的阅读和练习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

例如,当学生学习文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和练习来有效地进行阅读指导,并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技巧。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首先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介绍文章,然后鼓励学生集中阅读文章,以便学生通过深入阅读来了解文章的整体和细节,并进行进一步探索。

而后,语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通过阅读第一段自然语言来说出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在第二段自然语言中使用的感叹号和问号,以及作者从这种方法中能够如何受益,在整个文章中,使用哪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其的观点以及对他的启发,以便学生可以练习和回应。

通过基于问题的思考和练习,学生不仅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本文,而且自身阅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阅读是对文章的基本理解,锻炼是对文章的透彻理解和检索。

只有将阅读和练习结合起来,学生阅读和学习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结束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关键的,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拓宽小学生的思想境界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就是小学时期,在这期间所培养得到的独立自主的阅读学习习惯将对其一生大有裨益。

正因如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去运用各种技巧帮助学生阅读,鼓励他们自由思考,全方位地引导学生阅读。

参考文献:
[1]张如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魅力中国,2021(5):108.
[2]樊小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新课程,2021(1):182.
[3]刘海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路径探讨[J].新课程,2021(3):186.
[4]刘东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9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