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第6天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解析版)高考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唯物史观)巴黎公社起义的特殊性 (1)巴黎工人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 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 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因缺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故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 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 农民的支持等。 三、(历史解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 ②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不仅要求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还要求向海外输出剩余资本, 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直接原因是西方列强的对外殖民扩张。从新航路开辟开始,西方列强就通过各种方式对外殖民,特别 是武力扩张,最终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3)重要原因还有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 四、(历史解释)全面认识亚洲的觉醒 (1)性质上: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新高潮,其本质是资产 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领导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某些国家的工人阶级参加了反帝反封建 的政治斗争,他们是亚洲社会新生的革命力量。 (3)斗争水平上: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特别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已成为 时代的潮流。 (4)相互联系上:这次革命还表现出亚洲各国人民相互支持、共同对敌的斗争特点。如中国的革命对亚洲 其他国家的斗争起了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新兴的部门
煤炭工业、铁路、轮船业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最重要发明:蒸汽机)
(最重要发明: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主要发明(成 瓦特改进蒸汽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
果)
富尔顿发明汽船 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
(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2) (1)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 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
影响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工业 会进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3)第二 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 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 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
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 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 方落后的局面 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 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 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 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 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 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对象;列强通过一 两次工业革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 系列侵略活动,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 对中国的影响 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 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被迫卷入资 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 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上,中国一 变法运动,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 些仁人志士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 习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 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 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 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 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 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 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
(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相结合,使科 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 国。(3)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 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 的发展
高考倒计时第 6 天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比Hale Waihona Puke 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中后期
完成时间
19 世纪中期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及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对生产方 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途径及影响 1.形成过程 (1)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张。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2.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等 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影响 (1)积极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 人类近代化的进程。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客观基础。 (2)消极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 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 基础上的,是一种很不公正、很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历史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马克思立足于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全面系统地总结 了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先进、最 科学、最严谨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