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礼县实验中学高中化学 课堂45分钟检测 10 化学平衡移动 新人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移动
1.如图所示的曲线是其他条件一定时,2NO +O 2
2NO 2(
该反应放热)反应中NO 的转化率与温
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 、B 、C 、D 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 正>v 逆的点是(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2.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g)+n B(g)
p C(g)。

达到平衡时,维持温
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
2。

当达到新平衡时,气体C 的浓度变为原平衡的1.9倍,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n >p
B .m +n <p
C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C 的质量分数增加
3.电镀废液中Cr 2O 2-
7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 4):Cr 2O 2-
7(aq)+2Pb 2+
(aq)+H 2O(l) 2PbCrO 4(s)+2H +
(aq) ΔH <0
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4.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g)+B(g)2C(g)(已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增大压强,v (正)增大,v (逆)减小
B .升高温度,v (正)减小,v (逆)增大
C .增大A 浓度的瞬间,v (正)增大,v (逆)不变
D .增大A 浓度的瞬间,v (正)增大而v (逆)减小
5.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
A .CO 2(g)+2NH 3(g) CO(NH 2)2(s)+H 2O(g)ΔH <0
B .CO 2(g)+H 2(g) CO(g)+H 2O(g) ΔH >0
C .CH 3CH 2OH(g)
CH 2===CH 2(g)+H 2O(g) ΔH >0
D .2C 6H 5CH 2CH 3(g)+O 2(g)
2C 6H 5CH===CH 2(g)+2H 2O(g) ΔH <0
6.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反应m X(g) n Y(g) ΔH =Q
kJ/mol 。

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L
c (Y)/mol·L -1
温度/℃
1 2 4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90 0.63 300
1.30
1.00
0.70
A .m >n
B .Q <0
C .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
D .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7.反应2X(g)+Y(g)
2Z(g)+Q ,在不同温度(T 1和T 2)及压强(p 1和p 2)下,产物Z 的物质
的量n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 1<T 2,p 1<p 2
B .T 1<T 2,p 1>p 2
C .T 1>T 2,p 1>p 2
D .T 1>T 2,p 1<p 2 8.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
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 不是气态
B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 是气态
C .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C ,物质A 的转化率增大
D .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9.某温度下,对可逆反应:2X(g)+Y(g) Z(g)+W(s) ΔH>0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度增大
B.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压强不变,充入与反应体系不反应的N2,反应速率减小;体积不变,充入N2,反应速度不变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10.可用下面示意图像表示的是( )
反应纵坐标甲乙
A SO2与O2在同温、同
体积容器中反应
SO2的转化率 2 mol SO2和1 mol O2
2 mol SO2
和2 mol O2
B 2 mol SO2与1 mol O2
在同温、体积可变的
恒压容器中反应
SO2的转化率1×106 Pa 1×105 Pa
C 相同质量的氨,在同
一固定容积的容器
中反应
氨气的浓度400 ℃500 ℃
D 体积比为1∶3的N2、
H2在同温、体积可变
的恒压容器中反应
氨气的浓度活性高的催化剂
活性一般
的催化剂
11.如图所示,烧杯甲中盛放100 mL 6 mol·L-1的HCl溶液,烧杯乙中盛放100 mL冷水,现向烧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 g NaOH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25 g NH4NO3固体,搅拌使之溶解。

(1)A瓶中气体的颜色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瓶中气体的颜色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反应m A+n B 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

(1)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

(2)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__态。

13.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3H22NH3ΔH<0,如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14.反应A(s)+D(g)E(g) ΔH<0,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形如图所示。

试根据此曲线填写下表:
时刻时间
可能采取的
人为措施
体系中平衡移动方向
3
3~4
5
5~6
7
2
10 化学平衡移动
1、【解析】 此坐标系的纵轴表示的是NO 的转化率,横轴表示温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时对应的NO 的转化率,过C 点作纵轴的平行线与曲线交于一点,这表示若想达到C 点对应温度的平衡状态,需要转化更多的NO ,表示C 点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C
2、【解析】 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
2
,假设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C 的浓度
为原来的1.9倍,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压缩体积,相当于增压,而增压后平衡逆向移动,说明m +n <p 。

则C 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答案】 B
3、【解析】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r 2O 2-
7的转化率减小,A
项正确;pH 增大,H +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r 2O 2-
7的转化率升高,B 项错误;温度升高,正反
应速率增大,C 项错误;增大Pb 2+的物质的量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r 2O 2-
7的物质的量减小,D 项错误。

【答案】 A 4、【解析】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 错;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 错;增大A 浓度的瞬间,v (正)增大,v (逆)不变,故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 5、【解析】 四个选项中水蒸气均为生成物。

依左图可知T 2>T 1,升温,水蒸气含量减小,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 <0,B 、C 错;依右图可知p 1>p 2,增压,水蒸气含量增加,即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D 错。

【答案】 A 6、【解析】 由表知,体积不变升高温度,c (Y)增大,平衡右移,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Q >0,B 、D 错;温度不变,容器体积增大,即由1 L 变为2 L ,若平衡不移动,此时c (Y)应减小为原来一半,现c (Y)比原来的一半大,即减压,平衡向右移动,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所以m <n ,A 错;因为m <n ,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所以Y 的质量分数减少,故C 正确。

【答案】 C 7、【解析】 温度越高,速率越快,反应就先达到平衡,因此p 2相同时,T 1>T 2;压强越大,速度越快,反应先达到平衡,因此T 2相同时,p 1>p 2。

【答案】 C 8、【解析】 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则A 一定不是气体,且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A 选项正确;加了少量的C ,平衡逆向移动,A 的转化率减小,C 选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的体积增大的反应,则改变压强可以使平衡移动,D 选项错误。

【答案】 A 9、【解析】 W 为固体,加入W ,反应速率不变,A 错;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 错;平衡后加入X ,反应的ΔH 不变,D 错。

【答案】 C 10、【解析】 A 项中在SO 2量相同的条件下,由于乙中O 2量大,故乙中SO 2转化率高,A 错;B 项中由于甲压强大,反应快,到达平衡时间短,不符合;D 项中平衡时NH 3浓度应相同,因为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限度。

【答案】 C 11、【解析】 甲中氢氧化钠溶解及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乙中NH 4NO 3固
体溶解要吸收热量。

2NO 2(g)===N 2O 4(g) ΔH <0,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颜色加深;温
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颜色变浅。

【答案】 (1)变深 NaOH 溶解放热,中和HCl 也放热,甲中溶液及A 中气体温度升高,2NO 2(g) 2O 4(g) ΔH <0,平衡逆向移动,NO 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
(2)变浅 NH 4NO 3溶解吸热,乙中溶液及B 中气体温度降低,2NO 2O 4 ΔH <0,平衡正向移动,NO 2浓度减小,颜色变浅
12、【解析】 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为气体,m +n =p ,若A 、B 都为气体,则增大压强,平衡不会移动,而加压平衡发生移动,则A 、B 中至少有一种为非气态,则平衡必定逆向移动;由题意知改变B 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 应为固态或液态。

【答案】 (1)吸 (2)逆反应 (3)气 13、【解析】 处于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必定相等,从题图可看出t 0~t 1、t 2~t 4、t 5~t 6时间段内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t 1时刻,条件变化使v (正)、v (逆)都加快,且v (逆)>v (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对照反应式可看出条件变化应是“升高温度”。

t 3时刻,v (正)、v (逆)都同幅度加快,应是“加催化剂”;t 4时刻时,v (正)、v (逆)都减慢,且v (正)<v (逆),平衡逆移,所以是由“减小压强”引起的。

由于t 1~t 2时间段和t 4~t 5时间段内,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的百分含量都减小,所以应是t 0~t 1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

【答案】 (1)t 0~t 1 t 2~t 4 t 5~t 6
(2)升高温度 加催化剂 减小压强 (3)A 14、【解析】 时刻3:速率没瞬时变化,3→4的变化应该是平衡移动引起。

温度、压强的改变,生成物的浓度改变,都会使v 逆瞬时变化,唯一的解释是反应物浓度减少。

而A 是固体,其量的增减不影响平衡,所以只能是“减小了D 的浓度”。

时间3~4:由于v 逆逐渐减小,“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时刻5:v 逆瞬时减小,引起的原因可能是①压强减小(体积增大),②生成物浓度减小。

由于时刻6达平衡时v 逆大于原平衡(时间4~5)的,应该是“生成物E 减少的同时,增大反应物D 的浓度”。

时间5~6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时刻7:v 逆减小,平衡不移动,应该是“减压(体积增大)”。

(因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答案】 减小了D 的浓度 向逆方向移动 生成物E 减少的同时,增大反应物D 的浓度 向正方向移动 减压(体积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