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败中成功的例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失败中成功的例子
篇1:准备失败
有一次,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应邀到上海交通大学演讲。

大学生们都想分享李彦
宏的成功经验,谁知他给下面坐着的上千名学子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创业并不是一件很容
易的事,不会一帆风顺,大学生创业不成功的比例高达97%。

站在演讲台上的李彦宏很严肃。

他说:“一个没有准备失败方案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李彦宏的这句话从此成为“经典”,如同他掌控的百度公司一样。

众所周知,百度最初的成功,得益于简单的赢利模式,对一些词汇搜索结果排名进行
竞价销售,这种竞价排名模式为百度带来滚滚财源,但李彦宏突然决定更换搜索规则,不
再以竞价来排名,而是以“用户的点击量”来排名,李彦宏认为只有坚持这样的价值,百
度才有可能赢得更大的市场。

李彦宏的决定遭到了百度公司的集体反对,但李彦宏说:
“谢谢你们把所有的风险告诉我,让我更有信心做这个决定,我只有一句话留给你们——
成功了,你们是功臣;失败了,我来担责任。


到目前为止,李彦宏没有透露当时他为自己准备的失败方案,但是,百度公司的一位
高层认为,李彦宏肯定会承担起失败的一切,因为他有接受失败的实力。

不过,失败没有
到来,反而是更大的成功,不久,百度营业收入飙升了四成。

成功每个人都能承受,但失败并不如此。

当一个创业者准备失败,并且知道失败后将
产生怎样的后果,这样才会竭尽全力考量各项决策是否正确,才会尽量规避可能的风险,
为自己留下东山再起的各种资本。

在西方管理咨询行业,有一句行话:只有准备失败的方案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方案。


询公司除了给客户提供成功方案外,还会为客户提供一份详细的关于失败结果的描述。


国内的一些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给企业的全部是成功方案,如果同时给他们描述失败结果,他们不会接受,因为他们只愿意成功,因为他们只有承受成功的实力,而没有承担失败的
实力。

恰恰是这些企业家,最终败得一塌糊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胜利登陆诺曼底之后,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发表了激情
的演讲:“我们已经胜利登陆,德军被打败。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向大家表示感
谢和祝贺!”但史学家披露一则史实,在登陆前,艾森豪威尔除了这份讲话稿之外,还准
备了一份完全相反的讲稿,其内容是这样的:“我很悲伤地宣布,我们登陆失败了。

这完
全是我个人决策和指挥的失败,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并向所有的人道歉!”
盟军登陆诺曼底为什么会胜利,其实艾森豪威尔做了大量作战失败的准备,包括他准
备的最后没有公布于众的“失败演讲”。

如果解密诺曼底登陆,人们会发现,艾森豪威尔
同时把失败作为了战略内容。

一个已经在研究失败可能的统帅,会从客观上剔除失败的种
种可能,反而能更好地保障成功。

高尔夫球名将黑根在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他在每打一局球之前都准备打五六个
坏球,待比赛中真的打出坏球时,就不会破坏自己的情绪。

有了这种思想准备,他的心态
反而非常好,成为世界著名的高尔夫高手。

一心想成功的人,对任何事情往往不会向失败的方向考虑,这些人,往往会成为最容
易失败的人,而且一旦失败,连心情和斗志也输得精光,甚至一蹶不振。

篇2
对于一个年仅25岁的德国乡村医生沃纳·福斯曼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不可理喻的疯
狂之举。

这天下午,坐在安静的工作间里,这个刚刚成为助理医师的年轻人准备在自己的身体
上做实验,去实现心中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

疯狂然后成功实验开始了。

福斯曼闭上眼睛,深呼吸,让身体无限放松。

接着,他刺破自己左臂肘部的静脉,将
一根由无菌橄榄油润滑过的细管缓缓插入。

当细管进入静脉半英尺,大约到达肩颈部位的
时候,福斯曼停了下来。

他以为会感觉到刺痛,或者会痛得昏厥过去。

但事实是,在此之
前他所预想的种种糟糕的状况并没有发生。

这是个好兆头。

福斯曼笑了笑,再次捻动细管,缓缓深入。

这个部位,应该是心脏!随着不断捻动,细管越插越深,最终到达了他希望的部位。

那一刻,连他自己都觉得吃惊:细管进入脆弱而敏感的心脏,不仅没有丝毫疼痛,相反他
却“感受到了一丝如太阳般照耀的暖意”。

这太不可思议了!这足以证明:心脏并不像权威专家所说的那般不可触碰,是严禁涉
足的“禁区”,它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也可以做手术。

稍稍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福斯
曼并未中止实验,而是带着自己这个“试验品”奔出门,跑到楼下一个配有x光机的房间,兴奋不已地冲医师喊:“喂,快给我做扫描,你会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画面!”
很快,片子出来了。

那的确是一张震惊世界的片子——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梦想的
执著追求,福斯曼成功完成了医学史上的第一例心脏导管术!
出人意料的是,福斯曼的大胆尝试给他带来的不是荣誉和尊重,而是暴风骤雨般的批
判和嘲弄。

媒体把他的实验称为“疯狂之举”,长篇累牍地大肆报道,他的顶头上司更是
坚决禁止这项实验:“这是一个只有上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个例。

你必须停止你的疯狂
之举,不,是愚蠢之举,愚蠢透顶!”好心的同事则警告他:由于他所进行的实验违背了
人伦道德,再继续胡闹很可能会在监牢中度过一生。

这是科学,科学需要献身,和愚蠢无关,就算坐牢我也要进行下去。

福斯曼顶着铺天
盖地的冷嘲热讽,决定再进行一次实验,以证明这不是阴差阳错的个例。

他义无反顾的举动,感染了一名年轻的女护士。

女护士不想让这个优秀的医生遭受任何意外,便提出做他
的“试验品”。

如果不接受她的建议,他的实验将很难开展。

福斯曼思来想去,只好同意了女护士的要求。

然而,在将女护士绑上手术台之后,意
外还是发生了——福斯曼冲着动弹不得的女护士微微一笑,随即刺破自己手臂上的静脉,
熟练地插入了细管……
这次实验,同样取得了圆满成功。

福斯曼信心满满地宣称:他已制定出了明确的工作
目标,要全力优化、改善心脏的诊断方式。

不料,整个行业对他的计划置之不理,甚至还
给他起了个绰号“疯子”,他所做的医学实验也被称为“小丑表演”。

疯子是不能行医的,没多久,福斯曼便莫名其妙地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回到了原来的乡村医院。

那段时间,福斯曼郁郁寡欢,他想到了改行,再不去触摸那些冰冷的金属器械。

就在
失意之中,他收到了那个女护士寄来的信。

信中写道:沃纳·福斯曼,如果你是月亮,就
请珍爱静谧的夜空,不要厌倦她……
女护士的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

于是,福斯曼选择了用心守候。

转眼27年过去,早已被人们遗忘的沃纳·福斯曼终于等到了一封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邮件——他获得了
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篇3:失败中寻找机遇
四次高考失败去做泥水工
“也许是上天注定让我走这条路。

”见到记者,阮建荣开口就说了这么句话。

阮建荣
从小生活在浙江温岭一个贫困小村子,那时候的人们都有这样的观念:像他这样的孩子想
要出人头地,唯一捷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成为城里人。

阮建荣也深知这一点,因
此他学习特别勤奋,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优异,其他方面也十分出色,所有人都对他满怀
信心。

1983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却出人意料地考砸了。

接下去3年,他年年复习,年年考,却始终没能跨进大学校门。

在看到自己第4次榜上无名时,他绝望了。

为了减轻家里
的负担,他卷上铺盖跳上长途汽车,跑到外地当起了泥水工。

在工地埋头苦干了半年,他
从高考失败的痛苦中缓了过来,人也开朗了很多。

1987年,阮建荣回到台州,在黄岩一家水暖器材厂当推销员,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成了厂里20多个业务员中业绩最好的一个。

长期走南闯北做推销,这样的经历大大开阔了
他的眼界,而他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慢慢地他开始意识到,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自己创业也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那几年,阮建荣靠做推销积累了100多万元资金,就
算放到2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拥有这笔钱的人也绝对可以列入富裕阶层,但他不想这么
长期为人打工,自己当老板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100多万元血本无归
1992年,他接触到一种叫做镁铝曲板的建材,当时市场上都是台湾生产的品种,每张价格高达200多元,而大陆没有一家企业生产这种板材。

26岁的阮建荣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缺。

于是,他没做什么准备便投入了全部资金,梦想着一展抱负。

不料,台州一家大企业也早已瞄准了这个市场,比阮建荣早半年投入生产。

而阮建荣的工厂由于规模小,力量薄弱,在残酷的价格战中很快显出了劣势。

没过多久,他前两年辛苦赚来的100多万元血本无归。

继高考4次失败后,时隔7年,他再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阮建荣没有说那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也许年轻的他经历了太多波折,任何挫折在他看来都有过去的一天。

很快,阮建荣又到处奔波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两年赚了2000万
几经周折,阮建荣做起了大理石生意。

大理石在运输过程中容易裂开,需用一种特殊胶水才能粘合起来。

当时,这种大理石胶全靠进口,每公斤120元,这让阮建荣又看到了一个绝好机会——生产大理石胶,填补国内空白。

他带着几个样品跑到上海一家研究所,经过化验,进口大理石胶成分是树脂,与普通万能胶基本成分是一样的,而万能胶价格只是每公斤7元。

得到这个消息,阮建荣兴奋不已,心头又涌起了新的创业热潮。

他立即赶回台州,把堆放大理石的小仓库清理出来,带了几个人就开始试验研制大理石胶。

这种大理石胶成分虽然简单,但它的制造工艺就算专家也无法检验出来。

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寻,到原产国去拜访学习又不切实际,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整整8个月,阮建荣几乎没有离开过那个试验小仓库,日夜与胶水为伍。

试验艰苦还在其次,一次次失败让阮建荣焦灼万分。

苦恼之余,他又跑到山东一家特种胶粘剂研究机构求助,那里的专家让他把液体胶水变成固体试试,并告诉他转化方法。

阮建荣又火速赶回台州,用这个方法反复试验。

1997年,在阮建荣熬得通红的双眼的注视下,一种品质成熟、性能稳定的大理石胶终于在他手里诞生了。

产品生产出来后,由于价廉物美,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畅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卖疯掉了”。

不到两年,这个产品就为阮建荣带来了2000多万元的利润。

重新杀回老本行
自己的发明能带来这么大市场效益,阮建荣很自豪。

但他知道产品一出来,马上会有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大理石胶价格会急剧下跌。

于是,他又看准了那个曾经让他倾家荡产的合成铝塑板行业。

他认为,虽然几年前他没有成功,但那是因为自己缺少经验和资金实力,而不是因为这个产品没有销路。

相反,它的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说干就干。

1999年,他与几个朋友成立了一个股份制公司,重新做起了铝塑板,后来转为专门生产铝塑板主要原料——彩色涂装铝箔。

当时,没有设备,他就引进一些重要部件后进行组装。

现在,设备出售已成为公司一
大业务,并且由原来两条生产线,发展成目前12条生产线。

2002年,他买下其他股东股份,成立了现在的隆标彩涂有限公司。

去年,公司年产值达1.5亿元,产品供应到全国
100多家企业,并向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出口,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铝箔涂装生产企业。

成功后依然热爱读书
现在,虽然事业很忙,阮建荣早年热爱读书的性格始终没变。

早在做大理石胶时,他
就到浙江大学校园里听过课,后来又正式到上海大学进修,并于去年获得了MBA学位。


还在温岭当地建了2所学校,合并成立了一所中学。

“我自己喜欢念书,却没能考上大学。

所以我愿意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好环境,希望人人能够做成自己想做的事。

”阮建荣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