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的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
设施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9.03.09
•【字号】鄂教财[2009]2号
•【施行日期】2009.03.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的
意见
(鄂教财[2009]2号)
各市、州、县、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
近几年来,国家及我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相继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等项目工程,部分农村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校后勤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目前仍有一些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后勤设施不能满足寄宿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吃、喝、住、洗、如厕、卫生等后勤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我省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就进一步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的总体要求
是:巩固和扩大前几年改善办学条件的成果,以充实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为重点,以构建全省中小学校后勤设施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为抓手,坚持分类指导,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逐步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的农村学校后勤设施保障新体系。

着力解决好农村学校进餐难、住宿难、喝水难、如厕难、洗澡难等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五难”问题,满足寄宿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需求,努力缩小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我省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的目标和任务是:结合教育中长期发展计划和学校布局调整,认真作好规划,确定建设标准,落实配套资金,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学校后勤基本设施建设要同我省正在实施的“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工程结合起来。

通过
3-4年的努力,使全省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后勤设施基本达到“十有八配套”。

“十有”即:有符合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要求的食堂;有与就餐学生规模相配套的餐厅;有与寄宿学生规模相适应的宿舍和床铺;有符合饮用标准的水源和供水设施;有水冲式卫生厕所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有洗漱间和洗澡堂;有晒衣晒被场地及停车棚;有围墙、值班室和消防防盗设施;有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供方便的消费服务网点;有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的蔬菜副食生产供应基地。

“八配套”即:食堂与餐厅配套;餐厅与餐桌凳及消毒设备配套;宿舍与床铺、管理间及洗漱间配套;锅炉房与洗澡堂热水供应配套;厕所与沼气池和污水净化处理配套;洗衣间与晾晒场地配套;学生劳动实践与蔬菜副食生产供应基地建设配套;校园道路硬化与绿化美化配套。

二、以实施“五改五建工程”为突破点,科学规划,精心组织
(三)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后勤设施不足、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以改造和建设学校后勤设施,充实和完善相关
设备等为重点的“五改五建工程”。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抓好改厨、改水、改厕、改气(沼气)、改圈(猪圈)“五改”工作。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认真落实国家、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把农村中小学“五改”纳入当地“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农村能源建设”“农村卫生建设”“村村通”等工程中,做到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在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中,要统筹安排建食堂、建宿舍、建澡堂(洗漱间)、建车棚、建晒衣晒被架“五建”资金。

按照《湖北省中初等学校学生食堂建设与管理工作细则》、《湖北省中初等学校学生公寓(宿舍)建设与管理工作细则》要求,重点抓好学生食堂、宿舍的硬件建设与配套。

(四)坚持分类指导,加强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后勤设施条件的改善。

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和激励办法,分区、分类推进中小学后勤设施的完善。

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后勤设施的配套和标准化。

各地要重点关注薄弱学校,优先规划建设寄宿生多、设施配套不齐全的初中学校,重视长期保留的区域性完全小学后勤设施的完善。

(五)按照“以县为主”的要求,科学规划,精心实施。

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做好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后勤设施建设的规划制订、经费筹措、方案实施、检查指导等工作。

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制订各县(市、区)完善中小学后勤设施的规划,并提出分年度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积极有序地推进。

要把每一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确保建一所成一所,逐步形成县(市、区)域范围内寄宿制学校学生基本生活设施完善、配套设备齐全的后勤保障体系。

三、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的各项保障措施
(六)切实加强对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工作的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完善中小学后勤设施工作的领导与重视,切实把学校
后勤设施建设摆到应有的地位。

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组织精干力量,切实抓好具体落实工作。

通过开展经常性检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学校后勤设施建设的指导,把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七)多渠道筹措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设备的经费。

坚持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的投入。

各级教育部门要根据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契机,搞好统筹安排,用好各项资金。

农村学校学农基地如有盈余,要把资金用在小型设备的添加上。

要按照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先确保安全,后逐步完善,不盲目追求高标准,不贪大求洋,不得让学校增加新的债务。

(八)构建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后勤设施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建立专题会议制度、定期检查汇报制度、经费筹措制度,建立中小学后勤设施建设、改造、更新和维护的长效机制。

各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后勤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的各项配套制度,坚持建、管、用并重,切实提高投资和使用效益。

省教育厅将适时检查各地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后勤设施工作推进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与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中小学后勤保障工作。

各市、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意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实施意见。

二○○九年三月九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