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指导
课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1. 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
2. 挖掘文章中的有趣知识点。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增加对科学知识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
教学难点:挖掘文章中的有趣知识点。
教学准备
教师:PPT、教案。
学生:阅读材料、笔记本。
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或简短的视频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并提出相关
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们身边的自然界有什么奥妙吗?今天
我们要讲一篇文章,它会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
你们觉得这些生物有什么特点?”
2. 阅读文章
学生阅读文章,并完成文章理解的相关任务。
例如:
1. 描述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2. 文章主要讲了哪几种生物?
3. 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4. 你认为文章的结尾有什么寓意?
3. 分享有趣知识
学生们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有趣知识分享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交流。
例如:
1. 原来青蛙能吃这么多虫子啊!
2. 这么小的兔子还有这么强的生存能力,真厉害。
3. 榛子原来这么多种啊,我还以为只有一种呢。
4. 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简单总结,并重申学生需要做出的进一步任务。
例如:
“同学们,你们说说这篇文章讲了哪几种生物?怎么判断它们属于同一类生物的?好了,现在回家之后你们需要记录下自己发现
文章中的知识点,并思考如何把这些知识应用在我们的研究和生活中。
”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是一堂阅读指导课,目的是通过阅读课外文章,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挖掘其中的有趣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言积极性。
但是学生的部分发言偏离了主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和规范。
同时,下次课程教师可以借鉴学生前一次的记录和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将阅读知识应用于实践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