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市场营销人员在商务场合中应注重的礼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礼仪)市场营销人员在商务场合中应注重的礼

壹、着装礼仪
着装是壹门艺术,它既要讲究协调、色彩,也要注意场合、身份。

同时它又是壹种文化的体现。

壹个人的着装要和他的年龄、体形、职业和所于的场合吻合,表现出壹种和谐,这种和谐能给人以美感。

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穿着要求,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穿着要求,着装仍必须遵循不同的规范和风俗。

服装是壹种情感符号,是壹个人社会道德感、责任感和公德意识的自然流露,人们能够通过服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理感受。

作为壹名营销人员给消费者的第壹印象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壹半”,这就要求必须有良好的着装去满足消费者视觉上和心理上的要求,以适当的服装显出营销人员的身份,体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壹)男士着装规则
现代营销活动中,男性最正统的服装是西装。

穿西装要得体,要穿出风度来。

营销人员的着装必须和你的身份、年龄、体型、气候、场合等相协调,最美的服装,应该是“壹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的服装。

着装仍应注意整洁。

不规范着装,自以为是,往往会贻笑大方,影响自身形象和交际效果。

1、男士社交着装
(1)晨礼服,又称常礼服,壹般简单的西装即可。

用途是参加白天典礼、婚礼等。

(2)小礼服,又称晚餐礼服或便礼服。

服装要求是白色或黑色西装上衣、衣领镶有缎面,下装配有缎带的黑裤。

用途参加音乐会、宴会等。

(3)大礼服,又称燕尾服,服装要求是上装燕尾服、下装配有缎带、裤腿外侧有黑色带的长裤;白领结、黑皮鞋、黑丝袜。

用于隆重的社交宴会、晚会等。

2、营销工作着装
(1)西装
西装必须合身,宜选择套装。

西装的领子应贴近衬衫领口且低于衬衫领口1—2厘米,上衣的长度以垂下手臂时和虎口相平为宜,西装的袖口处衬衫应露出1.5厘米左右,肥瘦以穿壹件厚羊毛衫后松紧适宜为好。

穿西装除了上衣左侧胸袋能够放置壹块装饰手帕外,其他外部口袋包括裤子的后口袋均不宜放任何物件。

①衬衫的搭配。

A、深色西装配白衬衣;B、花衬衣配单色西装;C、单色衬衣配条纹或方格西装;D、方格衬衣不能配条纹西装。

②领带的搭配。

领带的搭配也很重要,领带的质地以真丝为最佳,其图案和色彩能够各取所好。

具体要求是:A、条纹领带不宜配条纹西装或条纹衬衫,格领带不宜配格西装或格衬衫;B、领带的颜色,应选择中性颜色,不宜过暗或过亮;C、领带头壹般下端应长及皮带上下边缘,领带头夹于衬衣的第四、五颗纽扣间;D、个子高大的人配超大的领带,身材魁梧的人应打较宽的领带。

(2)休闲服装
于非正式的场合,可着休闲西装或壹般休闲服装。

穿休闲西装能够不打领带,只是衬衫最上面的那粒扣子应当不系;穿壹般休闲装,应该适合气候、适合场合。

例如,于初冬,你感觉再冷,也不要穿着鸭绒服、棉大衣去和消费者见面,你应于里面多穿壹件毛衣。

(3)企业工作服
如果企业配有工作服,能够穿工作服,但应注意衣服的整洁,不能有任何的污垢,要注意领口和袖口的干净,夏天时要注意熨平。

另外,头发应及时梳理,保持整洁,手部也应注意清洁。

袜子的选择,应避免穿白色袜子,因为它很可能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要选择素雅、深色的袜子。

鞋子应选择皮鞋,且注意每天擦亮。

特别注意:尽量不要戴墨镜,特别是和消费者见面时。

(二)职业女性着装规则
女性于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和信心越来越高,其工作时的服装也尤为重要。

1、女士社交衣着
(1)常礼服,上衣和裙子质地、色彩壹致,可带帽子和手套;
(2)小礼服,长到脚且且拖地的露背长裙或单色连衣裙;
(3)大礼服,袒胸露背的单色拖地长裙,能够配帽子、手套及各种头饰;
(4)旗袍,于我国正式的社交场合也常选择旗袍作为礼服。

2、女士营销工作衣着
人有高矮之分,体形有胖瘦之别,肤色有黑白之差。

因此,穿着打扮,就得因人而异,且注意扬长避短。

职业女性着装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应符合自己的体形;应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和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且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

(1)选择套装。

套装是目前最适合女性的服装,但过分花哨、夸张的款式绝对要避免;极端保守的式样,则应考虑增加配饰、点缀;将几套套装作巧妙的搭配穿用,也是现代的穿着趋势。

于正式社交场合,壹般选择长过膝的裙装,不宜选择长裤。

高大丰满的女士应选择长度过腰的上衣,身材较小的女士则应选择上下色彩壹致的套裙。

(2)讲究质料。

所谓质料是指服装采用的布料、裁制手工、外形轮廓等条件的精良和否。

职业女性于选择套装时壹定不要忽视它。

(3)注意式样。

营销活动中不能穿着过分性感或暴露的服装,否则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更会给消费者留下“花瓶”的印象,而失去营销成功的可能。

(4)讲求礼仪。

职业女性于适当的时间、地点及场所应作合适的装扮,且除穿着注意考究外,从头至脚的整体装扮也应讲究“整体美”。

(5)选择其它服装。

职业女性穿着套装固然非常适宜,可是能够表现职业女性应有风范的服装均能够穿,于壹定的规则之下,可尽情享受穿着的乐趣。

另外,丝袜是女性衣着必不可少的壹部分。

但有许多女性却不注意穿丝袜的细节,而只考虑衣服、首饰、鞋帽、手袋的搭配。

结果,虽然其它的搭配均很协调,却因丝袜的配衬不当,而影响了整体效果。

因此,作为女营销人员,于穿着上也应注意穿丝袜的细节。

①丝袜要高于裙子下摆,无论是坐是站,均不能露出大腿来。

不然,会给人轻浮的感觉,让人不信任。

②不要穿有走丝或破洞的丝袜。

常见有人用指甲油粘丝袜的洞眼,粘好后再穿。

其实,和其穿这样的丝袜,仍不如光着脚。

二、形态礼仪
(壹)形体语言
全世界的人均借助示意动作,有效地进行交流。

最普遍的示意动作,是从相互问候致意开始的。

了解那些示意动作,至少你能够辨别什么是粗俗的,什么是得体的。

使你于遇到无声的交流时,更加善于观察,更加容易避免误解。

1、目光(用眼睛说话)
于公事活动中,用眼睛见着对话者脸上的三角部分,这个三角以双眼为底线,上顶角到前额。

洽谈业务时,如果你见着对方的这个部位,会显得很严肃认真,别人会感到你有诚意。

于交谈过程中,你的目光如果是落于这个三角部位,你就会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于社交活动中,也是用眼睛见着对方脸上的三角部位,但这个三角是以俩眼为上线,嘴为下顶角,也就是双眼和嘴之间,当你见着对方这个部位时,会营造出壹种社交气氛。

这种凝视主要用于茶话会、舞会及各种类型的友谊聚会。

2、微笑
微笑能够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能够反映本人高超的修养,待人的至诚。

微笑有壹种魅力,它能够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容易。

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微笑要发自内心,不要假装、僵硬。

3、握手
它是壹种常见的“见面礼”,见似简单,却蕴涵着复杂的礼仪细节,承载着丰富的交际信息。

比如:和成功者握手,表示祝贺;和失败者握手,表示理解;和同盟者握手,表示期待;和对立者握手,表示和解;和悲伤者握手,表示慰问;和欢送者握手,表示告别,等等。

标准的握手姿势应该是平等式,即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和手指用壹点力握住对方的手掌。

请注意:这个方法,男女是壹样的!于中国很多人以为女人握手只能握她的手指,这均是错误的!
于社交场合,行握手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

(2)长辈和晚辈之间,长辈伸出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

(3)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

(4)握手时应该站着。

如果你坐着,有人走来和你握手,你必须站起来。

(5)握手的时间通常是3~5秒钟。

匆匆握壹下就松手,是于敷衍;长久地握着不放,又未免让人尴尬。

(6)别人伸手同你握手,而你不伸手,是壹种不友好的行为。

(7)握手时应该伸出右手,决不能伸出左手。

(8)握手时另壹只手不能够放于口袋。

(二)正确体态
体态无时不存于于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优雅的体态是人有教养、充满自信的完美表达。

美好的体态,会使你见起来年轻的多,也会使你身上的衣服显得更漂亮。

人们常说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就是对正确体态的描述。

1、站姿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俩腿稍微分开,脸上带有自信,也要有壹个挺拔的感觉。

2、坐姿
正确的坐姿是你的腿进入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俩个膝盖壹定要且起来,不能够分开,腿能够放中间或放俩边。

如果你要跷腿,俩条腿是合且的;对于女士,你的裙子如果很短的话,壹定要小心盖住。

3、行姿
正确的行姿是: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轻地放于俩边,轻轻地摆动,步伐也要轻快、利索,不能够拖泥带水。

4、蹲姿
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膝盖,俩个膝盖应该且起来,不应该分开的,臀部向下,上体保持直线,这样的蹲姿就典雅优美了。

(三)常见的不良举止
1、使用手机不当
手机是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如何通过使用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来展示现代文明,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于社交场合使用手机,你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将铃声降低或调至振动,以免惊动他人。

(2)铃响时,找安静、人少的地方接听,且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

(3)如果于车里、餐桌上、会议室、电梯中等地方通话,尽量使你的谈话简短,以免干扰别人。

如果于交谈时你的手机响了,你必须道歉说:“对不起,请原谅”。

然后走到壹个不会影响他人的地方,把话讲完再入座。

(4)如果有些场合不方便通话,就告诉来电者“你当下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方便接听,待会儿你给他回电话”等等,不要勉强接听而影响别人。

2、随便吐痰
吐痰是最容易直接传播细菌的途径,随地吐痰是非常没有礼貌而且绝对影响环境、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的。

如果你要吐痰,应把痰包于纸巾里,丢进垃圾箱,或去洗手间吐痰,但不要忘了清理痰迹和洗手。

3、随手扔垃圾
随手扔垃圾是应当受到谴责的最不文明的举止之壹。

4、当众嚼口香糖
有些人必须嚼口香糖以保持口腔卫生,那么,我们应当注意于别人面前的形象。

咀嚼的时候闭上嘴,不能发出声音。

且把嚼过的口香糖用纸包起来,扔到垃圾箱。

5、当众挖鼻孔或掏耳朵
有些人,习惯用小指、钥匙、牙签、发夹等当众挖鼻孔或者掏耳朵,这是壹个很不好的习惯。

尤其是于餐厅或茶坊,别人正于进餐或喝茶时,这种不雅的小动作往往令旁观者感到非常恶心。

这是很不雅的举动。

6、当众挠头皮
有些人头皮屑多的人,往往于公众场合忍不住头皮发痒而挠起头皮来,顿时皮屑飞扬四散,令旁人大感不快。

特别是于那种庄重的场合,这样是很难得到别人的谅解的。

7、于公共场合抖腿
有些人坐着时会有意无意地双腿颤动不停,或者让跷起的腿像钟摆似地来回晃动,而且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无伤大雅。

其实这会令人觉得很不舒服。

这是不文明的表现,也是不雅的行为。

8、当众打哈欠
于交际场合,打哈欠给对方的感觉是:你对他不感兴趣,表现出很不耐烦了。

因此,如果你控制不住要打哈欠,壹定要马上用手盖住你的嘴,然后说:“对不起”。

三、会客、待客礼仪
(壹)适益的空间距离
适益的空间距离,又称控制“界域”。

所谓“界域”,即交往中相互距离的确定,它主要受到双方关系情况的决定、制约,同时也受到交往的内容,交往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性别差异等因素影响。

人们所于空间分为4个层次:
1、亲密空间15~46cm,这是最亲的人,如父母、恋人、爱人;
2、个人空间46cm~1.2m,适合普通的社交场合及壹般亲朋好友之间,促膝谈心,拉家常;
3、社交空间1.2m~3.6m,适合于礼节性、社交性、商务谈判以及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
4、公众空间>3.6m,适于工作方案、演讲等场合。

(二)相互介绍
介绍的礼节是先把级别低的介绍给级别高的,自家人给别家人,年轻人给年长者,非官方给官方,本国给外籍;如果有头衔壹定要加上,如市长,博士;如果有人把你介绍错了,不要立刻打断她,等介绍完毕后再予以更正。

(三)握手
1、姿态要正确。

行握手礼时,通常距离受礼者约壹步,俩足立正,上身稍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且齐,拇指张开和对方相握,微微抖动3~4次,然后和对方的手松开,恢复原状。

2、要讲究次序。

壹般的说,男女之间,男方需待女方伸出手后才可握手;宾主之间,主人应先向客人伸手;年龄和性别冲突时,壹般仍以女性先伸手,同性中年长者先伸手,年轻的应立即回握;有身份差别时,身份高的先伸手,身份低的应立即回握。

3、必须用右手。

如有戴着手套应先取下后于和对方相握。

4、注意力度。

跟上级或长辈握手时,只需伸过手去握手,不能过于用力,身体可微欠;跟下级或晚辈握手,要热情的把手伸过去,时间要短,用力不要太轻。

异性间的握手女方伸出手后,男方应视双方的熟悉程度回握,但不能够用力,壹般象征性的轻轻壹握。

(四)会客、待客注意事项
1、你是主人时,别人拜访你的办公室。

(1)注意约会时间,不要让客人久等;
(2)由助手或你本人陪同到办公室,进门时,主人先行,然后带引路;
(3)问候时握手微笑,和客人壹同入座;
(4)接过客人拿的衣帽,且挂起来;
(5)指示客人坐于何处;
(6)闲谈三、四分钟便切入主题;
(7)给客人壹张名片;
(8)吸烟之前,先征求客人同意;
(9)除紧急情况外,不要接电话或受干扰;
(10)如客人磨蹭不走,应说“对不起,我仍有个约会”。

2、你是客人时,拜访别人的办公室。

(1)遵守约会时间,按时或提前几分钟到达;
(2)到达后,告诉接待人员您的姓名和拜访人,且递上你的名片;
(3)如需脱去外衣或帽子,要等待主人指示挂于何处,不要随意乱放;
(4)不要把东西放于桌上,不自行取桌上的物品,可将公文包放于地上,等待主人指示坐于何处;
(5)除非约会是你要求,你要等主人先问话;
(6)要求主人给名片,同时递出自己的名片;
(7)你有吸烟的习惯时,应予以克制,不要吸烟;
(8)如主人接听电话,主动问是否回避,有人进来时应主动站起来;
(9)不要逗留过长时间,事情说完应提出告辞,且站起来握手。

四、谈吐礼仪
人们交往的目的,就是为了沟通思想、情感,明确交往的主题,达到自己的意愿。

通过语言的交谈,使双方思想趋于接近、感情融洽、排除误会和干扰,实现各自的意愿。

(壹)交际用语
初次见面应说—幸会、见望别人应说—拜访、等候别人应说—恭候、请人勿送应用—留步、对方来信应称—惠书、麻烦别人应说—打扰、请人帮忙应说—烦请、求给方便应说—借光、托人办事应说—拜托、请人指教应说—请教、他人指点应称—赐教、请人解答应用—请问、赞人见解应用—高见、归仍原物应说—奉仍、求人原谅应说—包涵、欢迎顾客应叫—光顾、老人年龄应叫—高寿、好久不见应说—久违、客人来到应用—光临、中途先走应说—失陪、和人分别应说—告辞、赠送作品应用—雅正
(二)日常文明用语
1、称呼客人应称“先生”、“小姐”或“女士”;
2、和消费者、同事相遇时,应招呼“您好”;
3、要求别人帮助或签字时,应说:“请您……”;
4、表示歉意时,应说“对不起”;
5、得到他(她)人致歉或致谢时,应说:“没关系”、“不客气”、“不用谢”;
6、请客人就座时,应说“您请座”;
7、请客人用茶、用餐等时,应说:“请用茶”、“请用餐”等;
8、请客人等待时,应说“对不起,您稍候”,见面后应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9、让别人帮助时应说:“不好意思,麻烦您了”;
10、道别时,应说:“再见”、“您慢走”、“您走好”。

(三)于交际中令人讨厌的八种行为
1、经常向人诉苦,包括个人经济、健康、工作情况,但对别人的问题却漠不关心,从不感兴趣;
2、唠唠叨叨,只谈论鸡毛小事,或不断重复壹些肤浅的话题,无自己的见解;
3、态度过分严肃,不苟言笑;
4、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情绪呆滞;
5、缺乏投入感,悄然独立;
6、反应过敏,语气浮夸粗俗;
7、以自我为中心;
8、过分热衷于取得别人好感。

(四)营销交谈的基本原则
1、以消费者为中心原则;
2、“说三分,听七分”(沉默是金)的原则;
3、避免使用导致营销失败语言的原则;
4、“低褒感微”原则;
5、通俗易懂,不犯禁忌原则;
6、语气要充满信心原则。

(五)营销语言的主要使用形式
1、叙述性语言。

主要是介绍本企业及其房地产产品。

要求:①语言要准确易懂;②提出的数字要确切;③要突出重点。

2、发问式语言。

又称为提问式语言。

可分为:①壹般性提问;②直接性提问;③诱导性提问;④选择性提问;⑤征询式提问;
⑥启发式提问。

3、劝说式语言。

或称说服式语言。

这种语言能打动消费者的四个条件是:①人们从他们所信赖的营销人员那里购买;②人们从他们所敬重的营销人员那里购买;③人们希望由自己来做决定;④人们从理解他们需求的营销人员那里购买。

(六)营销人员于介绍产品或和消费者交谈时,内容安排的注意事项
1、如果有多个消息告诉用户,应先介绍令消费者喜悦的好消息,再说其它。

2、谈话内容太长时,为了引起消费者格外注意,应把关键内容于放于结尾,或放于开头。

3、最好用消费者的语言和思维顺序来介绍产品,安排说话顺序,不要将自己准备的好的话壹股脑说下去,要注意消费者的表情,灵活调整。

4、保持商量的口吻,避免用命令或乞求语气,尽量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词句。

五、电话礼仪
打电话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壹门语言艺术和思维能力高低的表现。

(壹)打电话、接电话的基本要领
1、力求谈话简洁,抓住要点;
2、考虑到交谈对方的立场;
3、使对方感到有被尊重的感觉;
4、没有强迫对方的意思;
5、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语调要柔和;
6、尽可能使用普通话。

(二)打电话、接电话的基本礼仪
1、打电话。

任何人打电话,总有壹定的目的,或是表示问候,或是商洽业务,或是通知事情。

因此应注意:
(1)考虑好准备说什么,避免出现语无沦次、哕哕嗦嗦的现象;
(2)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做到语言亲切、精炼、清晰,音调柔和、自然、甜润,语速适当。

2、接电话。

接电话必须及时,电话铃响不要超过三声。

(1)接听电话时态度必须和蔼,语音亲切。

首先要自报家门,要应对谦和、主次分明、不要随意分心(即便有急事),通话结束时应说再见。

(2)来电于俩个或之上时,需运用待机稍候方法。

基本要求是:
A、谁先来电谁优先;
B、先征询待机壹方的意见,“能否持机稍候”且表示谢意;
C、每隔20—30秒应核实壹下对方是否仍于等待;
D、自己处理不了时应转交旁人办理,且介绍壹下来接电话的人。

(3)代接电话。

接电话时,如果对方找人,要礼貌待之,负起传呼或回答的责任。

应注意:
A、礼尚往来。

对方找的不是自己,也应保持礼貌和风度。

B、尊重隐私。

不要热心过度,充当“包打听”。

C、记忆准确。

对方要找的人不于,应准确转达。

D、转达及时。

应及时转达电话内容。

3、挂电话。

通话结束时,应向对方表示谢意,必须先等对方放下电话,然后再放下自己的电话。

(三)电话礼仪九戒
1、过度盘问是无礼的;
2、如想留言请对方回电,应先留下自己的电话;
3、如果你已经拨过壹次,但没联系上,应再拨壹次;
4、应问对方此时打电话是否方便,突然打电话没完的讲是不礼貌的;
5、使用电话免提功能时,应事先讲明;
6、妥善组织通话内容后,再打电话;
7、思想不要开小差;
8、注意身份,不要太随便,措辞和语法要切合身份;
9、适时结束通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