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美学_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_以西方美学史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魂在肉体中的时候是生命之源 ,提供 了呼吸和再生的力量 ,如果这种力量失败了 , 那么 ,肉体就会衰亡 ……③
如果灵魂是完善的 ,羽翼丰满 ,它就高天 飞行 ,主宰全世界 ;但若有灵魂失去了羽翼 , 它就向下落 ,直到碰上坚硬的东西 ,由于灵魂 具有动力 ,这个被灵魂附着的肉体看上去就 像能自动似的 。这种灵魂和肉体的结合就叫
这种心灵既然变成污浊 ,甘心与许多物 质性的东西合在一起 ,吸收了异己的理念 ,这 样 ,它就由于混杂了较低级的东西而蜕化了 变质了 ……我们说心灵的丑是由于这种搀 杂 ,这种混淆 ,这种对肉体和物质的倾向 ,我
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西方主流美学将灵魂 当作审美的主体 ,但未对其合法性做出清晰的证 明 ,所以 ,相应的结论实际上是独断地给出的 。与 其说它是真理 ,毋宁说它是信念 。这种状态在文 艺复兴后的西方文化中日益难以为继 ———现代是 理性的时代 ,任何未经清晰证明的东西都会受到 怀疑 。笛卡尔作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奠基人就认为 一切都可以怀疑 ,新的知识大厦应该建立在不可 怀疑的基础上 。他发现 :什么都可以怀疑 ,但我在 怀疑这一点是不可怀疑的 ,而怀疑是思 ,因此 ,所 有知识体系不可怀疑的起点是我在思维这个事 实 ;思想是灵魂的功能而非肉体的功能 ,所以审美 等文化活动的主体是灵魂 。肉体的存在可以怀 疑 ,它对于人来说是偶在的 。人的本质是灵魂 ,灵 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 “: 这个我 ,也就是说我的 灵魂 ,也就是说我之所以为我的那个东西 ,是完
你为何脱离了正路而跟随你的肉体 ? 你 应改变方向 ,使肉体跟随你 。⑨ 这多于肉体的东西就是灵魂 ,灵魂是肉体的主体 , 肉体靠灵魂生活 ,因而审美的真正承担者只能是 灵魂 ,最美的存在则是人的心灵和上帝 。灵魂如 果成功地驾驭肉体 ,就会逐步上升 ,直达至美的上 帝 ,反之 ,则会被肉体所束缚 ,无法领受上帝作为 无限者的美好 。奥古斯丁的思路在中世纪经院哲 学中被延续 、强化 、推广 “, 灵魂‘统治’,肉体‘服 务’,灵魂‘在先’,肉体‘在后’,灵魂‘高级’,肉体 ‘低级’,灵魂‘第一’,肉体‘第二’,灵魂‘支配’,肉 体‘受治’”⑩的二分法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以灵 魂为审美主体并贬抑身体的传统基督教美学存在 达千年之久 。
精神美学有个共同的假定 “: 我”是精神实体 , 审美的主体是灵魂 ,身体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是 障碍性的或辅助性的 。在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将 灵魂内在化以后 ,这种假定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身 体可以与外界事物打交道却不是审美的主体 ,灵 魂是审美的主体但不能与外界物体打交道 ,因此 , 灵魂对外界事物审美的合法性实际上仅仅存在于 信念中 。笛卡尔在承认身体的实在性以后 ,认为 身体与灵魂可以通过一个叫松果腺的中介相连 接 ,灵魂因此可以部分感知外部世界 :
关 键 词 身体美学 身体主体 回归
精神美学的困境与 身体美学诞生的逻辑必然性
任何审美活动都涉及一个基本问题 :谁在审 美 ? 西方哲学家中最早对此进行深入思考者是巴 门尼德 ,其名言“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 的”①实际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既然只有思才与存 在同一 ,那么 ,审美的主体只能是思即精神 。虽然 巴门尼德对美学问题谈论甚少 ,但他的上述言说 却推动着古希腊主流美学走向了以精神为审美主 体的道路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古希 腊美学的代表性人物都继承和发展了巴门尼德原 则 ,因此 ,古希腊主流美学乃是以精神为言说主体 的精神美学 。
5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江海学刊 2005. 3
做“生灵”,它可以进一步称作“可朽的”。④ 肉体是被灵魂赋予生命的 ,因此 ,它不仅不是审美 的主体 ,而且作为审美客体也在美的阶梯中处于 最低的位置 ,其意义在于显现灵魂的美乃至理念 的美 。人的美在于灵魂 ,在于心灵 “, 把心灵称作 美是对的 ,因为我们承认并说心灵所做的工作是 美的”⑤。亚里士多德虽然把个体事物当作第一 本体 ,但却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形式 ,最高级的形式 是无质料的 ,是纯粹的思想 ,因此 ,他实际上仍把 审美的主体领受为精神 。落实到身心关系上 ,精 神不是身体的功能 ,而是先于身体并且构成身体 本质的实体 :
关系的两种看法 “: 有些人说肉体是灵魂的坟墓 , 可以把灵魂看作今生就被埋葬的 ;还有一种看法 说肉体是灵魂的指标 ,因为身体把灵魂的迹象显 示出来 。”⑦应该说 ,这两种看法在古希腊美学中 是共存的 ,包括柏拉图在内的思想家都不完全否 定肉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 移 ,视肉体为灵魂累赘乃至牢狱的观点在古罗马 和中世纪的西方越来越占据上风 。古罗马大哲普 洛丁就认为人的本性完全在于灵魂 ,肉体对于心 灵的美来说乃是负面价值 ,心灵只有洗净了来自 肉体的污染后才可能显出原来的美 :
子 ,他们所说的美不过是内在之精神面对内在之 经验时所产生的直觉和判断 ,所以经验主义美学 实际上是内在论美学 。与其说经验主义解决了笛 卡尔问题 ,毋宁说他们回避了笛卡尔困境本身 。 理性主义美学则依据各种各样的上帝观念证明我 思言说世界的合法性 ,但是他们对上帝存在的证 明本身就是成问题的 ,因此 ,他们只是不断地走向 独断论而无法解决笛卡尔困境 。
我在身体上 ,并且为了身体 ,感受到我的 一切饮食之欲和我的一切情感 。最后我在身 体的部分上 ,而不是在跟它分得开的别的物 体的部分上感受到愉快和痛苦 。λ{ 身体在这里不是感觉的第一主体 ,感觉的第一主 体是“我”即灵魂 。由于身体的感觉会犯错 ,所以 , 笛卡尔对之持不信任的态度 ,随后推出了“灵魂可 以没有肉体而存在”的身心观 。这种身心观在精 神美学中是典型的 ,它注定了笛卡尔困境在精神 美学中是无解的 。要解决笛卡尔困境 ,就必须恢 复身 —心关系的本来结构 。如果不是身体属于灵 魂 ,而是灵魂属于身体 ,那么 ,所谓的笛卡尔困境 就根本不存在 。身体能够与世界打交道 ,灵魂作 为身体的功能 —活动设计这交道并将由此而产生 的种种关系收留于其中 ,因此 ,人完全有权力言说 整个世界 ,对之进行审美和价值评估 。这就是身 体美学诞生的逻辑必然性 。身体美学是以身体为 主体的美学而不是以身体为最高审美客体的美 学 。提高身体作为审美客体的地位并不能走出精 神美学的困境 。问题的关键在于将身体领受为审 美的主体 。所有已经存在的美学形态都是身体的 言说 —建构 ,只是身体主体在这些言说 —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身体美学 :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
全 ,真正跟我的肉体有分别的 ,灵魂可以没有肉体 而存在 。”λϖ 经过如此的推理 ,笛卡尔就完成了对 精神美学的合法性辩护 。这个辩护在他看来是严 密的 ,但他在此后面对一个致命的难题 :作为审美 主体的灵魂完全不同于肉体乃至整个物质世界 , 是绝对的内在性 (被肉体所关闭的) ,它有什么权 力言说与它不同质的存在 ? 思想为什么具有客观 实在性 ? 笛卡尔对此反诘的回答是 :灵魂对于世 界的总体观念是上帝放进其中的 “, 上帝在创造我 的时候把这个观念放在我心里 ,就如同工匠把标 记刻在他的作品上一样”λω。上帝是“无限的 、永 恒的 、常住不变的 、不依存于别的东西的 、至上明 智的 、无所不能的以及我自己和其它的一切东西 由之而被创造和产生的实体”λξ ,它保证着我思的 客观实在性 。但是 ,笛卡尔在进行普遍怀疑时表 示上帝本身也可以怀疑 ,因此 ,上帝的存在同样需 要证明 。笛卡尔证明上帝存在的基本逻辑是 :上 帝的观念如此完满 ,不可能不包含存在 “, 即单从 我存在和我心里有一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 (也就 是说上帝) ,就非常明显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λψ 。 这个推论显然不具有必然性 :我有关于完满者的 观念不等于完满者存在 。由完满性的观念推论出 上帝的存在 ,是由内在性的观念断言超越性的存 在 ,这种断言只有在上帝的存在被证明后才有合 法性 ( 只有上帝方能保证我思言说世界的合法 性) ,而这个断言是断言上帝存在 ,因此 ,笛卡尔在 此实际上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 。在笛卡尔提出 这个证明之时 ,有人就反驳说 “: 从我心里有一个 比我完满的东西的观念这件事不能得出结论说这 个观念比我完满 ,更不能说这个观念所代表的东 西存在 。”λζ如果对上帝的证明并不可靠 ,那么 ,笛 卡尔以上帝名义说出的一切就仍然是独断 ,其思 想的最终归宿必然是独断论 。从普遍怀疑出发却 回到了独断论 ,笛卡尔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无法证 明思想 (内在性) 言说外在世界的合法性 。这个困 境也是此后一切精神美学的困境 。西方精神美学 解决这个困境的方式无非有两个路向 :经验主义 和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所说的经验是向我思显现 的经验 ,也属于内在性范畴 。由于无法证明经验 与世界的关系 ,经验主义者只能在经验之内绕圈
动物的灵魂 (即有生命东西的实体) ,就 是理性实体 ,是形式 ,是特定身体的所以是的 是 。所以灵魂的部分 ,或者全部 ,或者部分 , 对整个生物是先在的 ,每一个别也都是如此 。 身体和身体的部分后于这种实体 ,只有组合 物才能分解为这些作为质料的部分 ,实体却 不能 。⑥ 既然如此 ,那么 ,何者是审美的真正主体与真正对 象 ,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已经无须多说了 。 古希腊哲学家虽然不认为身体是审美的主体 和最高客体 ,但不完全否定身体在美学中的意义 。 柏拉图在《克拉底鲁篇》中叙述了古希腊人对身心
苏格拉 底 认 为 在 神 为 人 所 创 造 的 各 个 部 分 中 ,灵魂是最重要的 。只有灵魂才能认识神 ,判定
万物是否符合神的意志 ,所以 ,灵魂是审美的主 体 ,审美最重要的对象则是灵魂即人的自我和 神 。②柏拉图同样把人的本质领受为灵魂 ,以灵魂 为审美的主体和最主要的审美对象 。灵魂在肉体 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它与肉体的结合是偶然的 , 并且在与肉体的短暂结合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 位:
身体美学 :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
———以西方美学史为例
王晓华
内容提要 20 世纪是身体美学迅速扩张的世纪 ,人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崛起之势跃升为最重要的审美对 象 。然而 ,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相应话语都仅仅把身体当作审美客体 ,这至少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 ———身体 美学作为一个词组有以下可能意义 : (1) 以身体为审美主体的美学 ; (2) 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 ; (3) 以身体 为审美主体且同时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 。将身体当作众多审美客体之一并非新鲜的主张 ,这种意义上的 身体美学的兴起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美学革命 。本文所说的身体美学首要地指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 。这种意 义上的身体美学不是美学的一个学科 ,而是所有回到了其根基的美学本身 。它的诞生意味着美学在漫长的迷 途之后终于回归了身体之根 。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迟至 19 世纪下半叶才由德国哲学家尼采冲创出来 ,并且 在 20 世纪仍未在西方美学中占据主流地位 ,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 。呈现这个复杂的逻辑因缘有助于我们建 构真正的身体美学 。
们是持之有故的 。同理 ,只有在清除了由于 和肉体 结 合 得 太 紧 而 从 肉 体 带 来 的 种 种 欲 望 ,洗净了因物质化而得来的杂质 ,还纯抱素 之后 ,它才能抛弃一切从异己的自然的来的 丑 。⑧ 肉体非但不是审美的主体 ,而且是审美的障碍 ,是 丑的源泉 ,是必须克服的东西 。此思路为基督教 哲学家奥古斯丁所承继 ,在后者影响深远的《忏悔 录》中获得了真诚的回应 。奥古斯丁认为人是多 于肉体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