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能治盛世
在朝堂,实行庆历新政,政局焕然一新,开 北宋改革风气之先。秉公直言,大胆进谏,三次 被贬,初心不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在地方,修捍海堰、治理水患、兴办郡学、开 仓济民,“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
武能镇山河
在戍边,整顿边防,大兴营田,招抚流亡,抵 御外患,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夏人不敢来犯。西北 边陲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 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 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李白《关山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请大声自由朗读本词,注意字音、节奏、语速。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 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任务二:赏读上阕,一览塞下秋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学习目标:
• 1、诵读本词,读出韵律,领略边塞风光。 • 2、品读词句,学习鉴赏诗词的常用方法。 • 3、知人论诗,感悟词人的家国情怀。
任务一、初读感知,体会韵律之美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任务三、研读下阕,领悟人物情思
小组合作讨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燕然未勒:用典。据《后汉书·窦宪传》 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 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体会《苏幕遮·怀旧》和《渔家傲·秋思》 在情感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回顾总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思 考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 问题是什么?
归纳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下课啦
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 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 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 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 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
——元好问
任务四、心灵共鸣,致敬一代英雄
斯人已去,但范仲淹的精神一直指引着我 们登高望远。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征战沙场、报国戍边是你的志向, 庆历新政、改革兴国是你的梦想, 真正的国之重器,在江湖亦或庙堂都闪闪发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饱蘸一腔热血,写一首担当天下的华章。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背景链接:
宋朝自建立起就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对 内加紧控制,而边疆长期放松警戒,武备松 弛,与西夏作战,屡战屡败。
范仲淹到任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 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 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 下来,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始终处于孤立 状态。
上阕中,词人运用衡阳雁、边声、千嶂、 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从听觉和视觉角 度,将所听、所见之景象连接起来,描绘出 一幅孤寂寒冷、辽阔荒僻、萧瑟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