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
1. (1分) (2020高二下·湖州期末) 下列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当飞机慢慢向那广袤的大地靠近时,透过舷窗,我们看到格子般齐整的草栏,还有散落在黄绿色草地上的星星点点的白色及其蜿蜒交错的碧蓝的河流,恍然间仿佛天地连接。
这秀色可餐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我们被融入一望无际的绿海。
才出市区,坐在车里,听着草原歌曲,两侧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草原的开阔和繁荣松弛了我们的襟怀,而散落在草原处处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又叫我们感到生活的平静与恬适。
(乙)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回忆,最壮观的当然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
放眼望去,河床如刀砍斧凿,曲曲折折地镌刻在平坦的草原上,铿锵的节奏和跌宕的旋律击破了草原的空旷和静谧,令人慨叹大自然怎么这样的神奇。
这是什么样的艺术家也构思不出的画面,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A . 及其
B . 秀色可餐
C . 镌刻
D . 流连忘返
2. (1分) (2019高一下·湖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举行之际,美方宣布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这使中美经贸磋商进程遭到严重挫折。
B . “快手”魔法时光机,通过精准的脸部变形技术,让人们瞬时看到变老的自己。
它不仅带来了一场社交媒体的技术狂欢,更带来了融于科技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C . 由于冷空气影响位置偏北,对于北方偏南一些的地区影响不大,许多城市和农村的百姓反而感觉比较燥热,外出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同时注意多补水。
D . 在山西省长治市郭家坪村爆发森林火灾时,7名山西籍森林消防退伍老兵主动赶赴现场支援,将昔日退伍时的庄严承诺付诸于行动。
3. (1分)下列各句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A . 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
B . 某饮料广告在广播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系成人饮品)中含有治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内循环。
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
C .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参加一寺庙大佛开光典礼,面对媒体的提问时说:“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边,罪过!罪过!谁搞‘三符合’,自是回头是岸,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D .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4. (3分) (2015高二上·武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自1987年出版《商州》,到2014年9月《老生》问世,27年间贾平凹共创作l5部长篇小说。
但其中被改编为影视剧的仅有3部,改编后成为口碑之作的更近乎为零。
作为一代名家,贾平凹似乎与时下小说改编影视剧成风的潮流格格不入。
对此,有学者提出,当今文学界紧缺的恰是敢于逆流而行,让影视剧改编无从入手的纯文学性小说。
文学评论家徐兆寿举例为证:2012年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排行榜上,莫言、余华、苏童分列前三。
“作家本身功底之外,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每人背后都有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经典电影。
”在他看来,莫言背后有《红高粱》,余华有《活着》,苏童则有《大红灯笼高高挂》。
它们既成就了张艺谋,也成全了作家在海外声名鹊起。
“国内书市同样如此,书店的畅销小说半数以上都有‘触电’背景”。
徐兆寿说,影视与文学联姻,常常能让一些作家为更多读者认识,具有更大的阅读市场,像莫言、王朔、余华、刘恒、刘震云、麦家、严歌苓等,他们的作品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在小说热销榜上扶摇直上。
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推广作用不仅中国有,国外同样有。
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就在著作《从小说到电影》中写道:“《大卫·科波菲尔》在克里夫兰的影院公映时,借阅小说的人数陡增,当地图书馆不得不在一周内添购132册;《呼啸山庄》被拍成电影后,小说在2年内的销售数量超出过去92年的总和。
”
“触电”让小说流传更深广,这几乎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反复被佐证的真命题。
但真命题却叫人爱恨交加,徐兆寿旋即话锋一转:“影视剧走红了,想当编剧、当导演的年轻人多起来,但安静写作的越来越少了。
”
徐兆寿的另一重身份是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他一直在留心具有文学天赋的年轻人,但学生们每每志不在此,徐教授很清楚,剧本创作接触到的是声色犬马的物质世界,而真正的纯文学是孤独的精神构建,“可惜现实面前,多数人倾向于物质。
”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杨扬同样用“生不逢时”来形容现时的文学环境,“20世纪是属于作家的欢歌,文学占据绝对主力。
而21世纪,图像在阅读中越来越重要”。
令评论界忧思的现状是,当代年轻人的座右铭不再是文学作品里的一句箴言,取而代之的是影视剧的走红台词。
长此以往,纯文学恐会为剧本式写作让位,就如同诗歌曾经的式微那样,那将是文学天大的灾难。
“灾难”是危言耸听吗?王小波的一段话可作注解,他在杂文《盖茨的紧身衣》中问道:“电影时代,小说怎么写?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几十页洋洋洒洒的文字叙述,放进宽银幕后只需几秒。
电影让阅读变得轻松,既然如此,何须几十页纸?几页、几行足矣。
”
永远不要责怪读者变得浅薄。
而要想想,是谁帮他们放低了文学门槛?
(选自王彦的《小说敢不敢拒绝影视改编?》,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说的“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推广作用”的一项是()
A . “触电”让小说流传更广,刘震云、王朔、刘恒、麦家、苏童等作家的作品就随着影视剧的热播而热销,为更多读者熟悉。
B . 影视推动文学作品流传,《大卫·科波菲尔》在克里夫兰公映时,因借阅该小说的人数陡增,当地图书馆的藏书供不应求。
C . 影视与文学联姻,文学作品的阅读市场更大,小说《呼啸山庄》改编成电影后,在2年内的销售量比过去92年的总和还多。
D . 21世纪,图像在阅读中越来越重要,小说常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影视剧中的走红台词已成为当代中国许多年轻人的座右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很少,他的一些小说被认为是紧缺的逆流而行的纯文学性小说。
B . 文学虽然在20世纪占据着绝对主力的地位,但是到21世纪已经式微,让位于日益兴起的剧本式写作。
C . 现在随着影视剧的走红,想当编剧、导演的年轻人逐渐增多,而安静地从事纯文学写作的人越来越少了。
D . 电影有自己的叙述特点,让阅读变得轻松。
文学作品中几十页的文字叙述,改编成电影后有时只需几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下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已成为一种潮流,对此,有学者提出小说应保持其纯文学性,小说创作不应迎合影视剧改编。
B . 徐兆寿认为,中国作家要在海外声名鹊起,就需要依托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经典电影,莫言、余华、苏童就是如此。
C . 真正的纯文学是孤独的精神构建,需要作家们耐得住寂寞,而当今的作家志不在此,没有这种精神。
D . 有人认为,如果以剧本式写作代替纯文学,将是文学的灾难。
王小波不认同这一危言耸听的“灾难论”。
5.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为什么人人都爱林书豪
当ESPN打出“chink in the armor”(穿上盔甲的中国佬)的标题时,全美哗然了。
亚洲人、西班牙人、黑人甚至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都站了出来,他们将视频上传至Youtube,告诉ESPN,“你们的说法是多么的愚蠢。
”一个白皮肤、典型的西方少年在一段视频上说,“你们这么形容林书豪,简直就是可笑的偏见在作祟。
我们这个时代,人人平等,为什么还会有这种偏见?”林书豪在事发第二天回应:“我相信他们不是有意中伤,也不会有什么目的,既然他们已经道歉,我也不会再计较。
”
翻看林书豪的篮球经历就会了解,偏见对于他,是多么见惯不怪的事情。
尽管他拿到北加州地区高中联赛的冠军和最有价值球员,却换不来一纸UCLA或者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即使到了哈佛大学,他所受到的偏见依然没有减少。
篮球世界依然是黑人和白人的天下。
“黄种人会打篮球?”这几乎是林书豪每天都会听到的讥讽和嘲笑,“不仅是球迷,连教练都会说——别让那个东方小子得逞。
”即使听到这些鄙视的话,林书豪也从不在语言上回击。
“起初很生气,回家后不想说话。
后来我知道,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是真正的回击。
”
进入NBA,林书豪在选秀时遭遇了无人问津的尴尬,虽然后来加盟勇士、火箭、尼克斯,头一个月他照样被冷落在板凳席的最末端,直到爆发的那天。
林书豪的确震惊了世界,他在用行动回击人们那种黄种人不会打篮球的论调。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林书豪说:“一直以来,人们都有固有印象,我想做的就是,越打越好去回应这些不对的想法,希望有朝一日,不会再有这样的偏见;希望有朝一日,有更多的亚洲人,或者在美国出生的亚洲人能够打NBA。
”
这样一段话,让人们突然想起了另一个人——李小龙。
人们甚至开始谈论,为什么林书豪让人想起李小龙。
两人都出生在美国,但生活时代不同,性格区别很大,成长经历也并不相似,可人们似乎总是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共同点和同样值得尊敬的地方。
当李小龙用腿将“东亚病夫”四字招牌踢断,用出神入化的拳脚捍卫正义时,美国人震惊了。
曾经采访过李小龙的老记者皮尔曾经留下这样一段录音,“当他站在你面前时,不用任何动作招式,你就会了解一个中国人的志气和理想。
”从那之后,李小龙用更加勤奋的努力和博大的智慧,影响了整个美国和西方。
时至今日,无论身在海外的东方人还是本土的西方人,仍然将李小龙视为功夫宗师,美国最大的搏击比赛UFC甚至将他奉为这一赛事的真正创始人。
科比·布莱恩特曾经学习过截拳道,还专门参与李小龙纪录片的拍摄。
在《我是李小龙》中,科比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对着镜头诉说对李小龙的敬意:“他是我终身的偶像。
”
林书豪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他不会遭遇太多的不公和歧视。
越来越多的东方人在这里取得了成功。
社会更加公平和开放,原本高高在上的白种人,也已经开始学习尊重和理解。
但篮球领域却是另一回事。
一个并不强壮的亚洲小个子对抗只有黑人或者白人的固有世界时,所遭遇的传统理念上的挑战绝对不比身体的挑衅来得少。
但林书豪告诉外界,“你越说我不行,我就越要证明给你看。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叫他“linsanity”。
(Linsanity 最早是《华盛顿邮报》给最近神奇的林书豪取的外号,现在已经成为林书豪个人的代名词。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谈论林书豪的个人意义时,会想到影响了很多代人的华人领袖李小龙。
林书豪用自己的“拳脚功夫”证明西方人在篮球领域的偏见是多么愚蠢;他的冷静、谦虚和智慧,也让人们想到了总是能说出深奥哲理的那个华人偶像。
他们都让西方人顶礼膜拜,也让东方人扬眉吐气。
李小龙曾经说:“人应该活得像水一样,可以适应和接受一切,也要像水一样,拥有极大的能量,去冲击那些固有的障碍。
”林书豪显然深谙其中的道理。
一位华裔作家曾经写道:“林书豪已经找到了展现自己的模式:一种强大到可以改变偏见的力量;一种可以将人的正反两面完全揭示的力量;一种可以让梦想如此真实的力量。
成就是惟一的尽头。
他在无情地冲击篮筐、华丽地完成进攻的过程中找到了这股力量。
”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1)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简要阐述。
(2)林书豪在被外界认可之前,遭遇了很多歧视和偏见,请列举出来。
(3)新闻中,作者对写李小龙着墨甚多,这是否喧宾夺主?请阐述你的看法。
6. (3分) (2015高一上·福建期中) 阅读文章,回答文章
奥斯维辛的雪
①在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的电视实况转播里,看到奥斯维辛正飘飞着鹅毛大雪,仿佛老天也为之动容,流下冬天的眼泪,洒下祭祀的白花。
远处苍茫的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些处在低洼之地的木制和砖砌的营房和毒气室,在洁白飞舞的雪花中,静静地伫立着,无言地出示着历史的一份浸透着血泪的证言。
②触动我的不仅仅是纪念活动的场景,而是所有参加这一活动的人们一致要求,一定要把活动放在露天举行,虽然天正下着大雪。
③触动我的还在于,出席纪念活动的包括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波兰总统瓦希涅夫斯基在内的40多个国家领导人,他们都和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普通人一样,坐在那里,头顶着一样纷飞的大雪。
所有的国家领导人,在讲话的时候,都要把帽子摘下来,让雪花洒满头顶。
④130万人犹太人曾经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110万人死在这里,苏联红军为了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60万人死在这里,是应该这样脱帽站立在这里,让我们的头和我们的心一起为战争中无辜死去的亡灵垂下来。
无论是以致以哀思、幽思、还是反思,是报以忏悔、遗恨、还是缅怀,是出于悲伤、愤怒、还是激动,所有的人们都应该为人类自身曾经犯下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罪行,垂下头来。
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各国领导人,都无一例外地置身在纷飞的大雪之中,所有发言者都脱帽垂下头来,看来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却将形式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而且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将纪念活动移花接木变成了一种显示自己或展示自己的盛大Party。
⑤我们常常爱说和世界接轨,从此次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中,我们应该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⑥我想起有一次在长江三峡上的经历,航船途经一个小地方停靠码头,天正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并不是雪),从码头到岸边的大路上,大约有五六百米,早早就铺好了长长的一溜红地毯,红地毯的尽头,停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都已经淋湿在淅沥沥的雨水中。
一位领导(不知是什么级别的领导)要下船,刚刚走下船梯,立刻就有一把伞花开一般张开,遮挡在领导的头顶,一行人前呼后拥着一路迤逦而去。
船舷旁围着许多看热闹的人,有人在大声呼喊着:“让列宁同志先走!”戏谑中含有讽刺和不满,自然流露的都是情绪。
⑦这样的做法,在我们这里已经见多不怪,习以为常。
我们上行下效,愿意把大小一切活动搞得形式雷同而仪式堂皇。
在官本位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更愿意把大小领导推在醒目的位置上,不管是在任何活动中,都让他们像是唱戏的主角一样风光无限才是。
因此,如果是我们来操办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我们会怎么办?自然,也许我们会操办得更好,但我们会坚持一定要把活动放在露天举行吗?虽然天在下着大雪。
我们会让各国领导人无尊卑非长幼地都站立在风雪之中吗?会不会搭建一个临时的主席台和遮挡风雪的塑料棚?会不会好心好意地为他们每个人头顶花开般张开一把伞?当然,更会不会在群众到齐顶着风雪站立老半天之后,才让各国的领导人在掌声中烘云托月般鱼贯出场?在他们出场的时候让扩音喇叭大声地播放着他们的头衔和名字?而在活动结束之后,让所有人仍
然立风雪中,而“让列宁同志先走”?
⑧也许,这真的是值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⑨奥斯维辛的雪,真冷,真白,那样的晶莹,清澈。
选自肖复兴《我的人生笔记》
(1)文章第一段对雪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四段说“将形式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这里的“形式”和“内容”分别指什么?整句话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3)文章结尾又写到奥斯维辛“冷、白、晶莹、清澈”的雪,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7. (4分) (2019高二上·双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①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
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
视纷华势利,泊如也。
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②早承厥考①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
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
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
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
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
”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
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
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
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③居贫,躬授徒以养母。
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
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②之寒馁,弗遑恤焉。
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
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
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
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
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④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
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
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
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未尝逸于法律之外。
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⑤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
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
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
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注)①厥,他的;考,指死去的父亲。
②孥(nú),儿女。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客有造竹所者造:拜访
B . 母性素严重严重:严肃稳重
C . 逮子华官翰林逮:捉拿等到
D . 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以:用来
(2)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这晚辈若不继续增进,家学就要没落了
B . 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靖节、林和靖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C . 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竹轩先生很少在家塾里教弟弟学习,而长期带他到各地去游玩
D . 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魏瀚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去陪伴竹轩老先生散步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先生天性爱竹,居室周围种满了竹,每天啸咏其间,把竹当作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因此被人称为竹轩先生。
B . 竹轩先生家里穷,就授徒赚钱来奉养母亲,并顺承母亲意愿,接济弟弟妹妹们,关心妻子儿女的生活,唯恐照顾不周。
C . 竹轩先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仪礼》《左氏传》等书;他还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D . 作者与竹轩先生两家是世交,对竹轩先生了解很深,因此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②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8. (2分) (2020高二下·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①戍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⑴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为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9. (3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广泛地学习、自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
”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
10. (1分) (2018高一上·黄平月考)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仿写句中仍含有“人生”和“微笑”两个关键词,句式与示例相同。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
________
11. (1分) (2019高一上·曲靖期末)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有了一起起血淋淋的事故的警示,自己开车出行的人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才不会出交通事故;不出交通事故就能保证自己在外的人身安全;自己在外平安,父母在家才能过上安逸的生活。
①不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出交通事故的。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 (2019高二下·广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时代,要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需要别人全面客观地看,更需要我们生动准确地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
请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